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船舶气象仪通信功能的设计方案。将S3C2440A与DM9000AE两种芯片结合使用,设计了船舶气象仪通信板。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船舶气象仪和其他船载设备之间的以太网通信,完全满足船舶气象仪对以太网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文设计了基于以太网通信的立体仓库监管控制系统,用于工业生产中对仓库监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该系统由上位机、运动控制器NJ、三轴直角坐标机械手组成。上位机和运动控制器NJ之间通过以太网通信,上位计算机向运动控制器NJ发送命令并实时采集现场的各种信号;运动控制器NJ和伺服驱动器之间通过以太网通信,伺服驱动器根据运动控制器NJ中的命令来驱动伺服电机。采用欧姆龙组态软件CX-Supervisor进行上位机监管软件的开发,使用SQL数据库进行现场数据记录。该系统能够满足立体仓库监管系统的各项要求,从而实现立体冷库的智能监管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智能建筑中,以网络为依托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视频监控领域中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智能建筑中基于以太网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以太网通信确定性和实时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以太网通信实时性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DSP的手势识别电视遥控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传统电视机遥控器的按键操作比较机械且缺乏娱乐性,设计了一种以DSP2812为核心的手势识别算法。通过将用户手势运动的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红外信号,从而实现手势遥控电视机更换频道和调节音量的目的。该系统主要由双端口RAM通信的双DSP并行处理器、CMOS数字摄像头、红外遥控模块、上位机调试软件和以太网通信模块组成。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用户手势图像的采集、手势动作的识别、红外遥控及以太网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在已广泛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不能支持以太网通信的缺陷,尝试将μC/OS-Ⅱ和μIP TCP/IP协议栈相结合,并通过μC/OS-Ⅱ实现对μIP TCP/IP协议栈各个任务的调度,解决了采用“线性”设计的μIP 0.9难以满足工业现场设备实时性要求的不足.实验表明,将μC/OS-Ⅱ和μIP结合后的软件模块移植到一个嵌入式的数据采集系统后,实现了系统的以太网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扩展性并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
王尚杰 《甘肃科技》2012,28(17):18-19
介绍了以太网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机电系统、隧道监控及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以太网通信协议为基础,介绍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网络系统,并对其设计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种以太网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并以此方法构建出能直接和远程数据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嵌入式网络系统,通过图像数据传输实例验证了其通信效果,此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网络家电和数据采集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以太网通信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与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特点以及该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该系统充分利用了以太网高速通信的特点,实现了对立体仓库的实时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鉴于电气化铁道馈线保护的重要性,文章研制的馈线保护装置从IEC61850体系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思想出发,利用嵌入式ARM处理器强大的以太网通信功能和DSP处理器高效快速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熊利祥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9):49-51,95
介绍了由89C52控制的RTL8019AS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以太网通信节点的框架以及RTL8019AS和89C52组成之间的硬件连接和软件实现,并探讨了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  李明 《科技信息》2009,(23):I0087-I0087,I0027
介绍千兆位以太网发展历程,并针对千兆以太网的特点,根据传输模式的不同,详细分析了千兆位以太网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方式,随着传输模式知识的不断丰富完善,千兆位以太网系统将有望提高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段涛 《科技信息》2013,(25):76-76,118
目前,千兆以太网已经发展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千兆以太网已经发展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大到成千上万人的大型企业,小到几十人的中小型企业,在建设企业局域网时都会把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首选的高速网络技术。千兆以太网技术甚至正在取代ATM技术,成为城域网建设的主力军。大型企业,小到几十人的中小型企业,在建设企业局域网时都会把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首选的高速网络技术。千兆以太网技术甚至正在取代ATM技术,成为城域网建设的主力军。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VITESSE公司VSC7390的千兆交换机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由于WWW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数据、声音、图象文件在网络上传送,造成局域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基于Web的Internet/Intranet应用也要求更高的通信带宽。万兆以太网可用于局域网的主干和城域网建设,并实现与光纤广域网的连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光突发交换(OBS)作为一种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承载IP数据的理想光交换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iSCSI协议的提出则为构筑以IP传输为基础的企业级存储区域网络(SAN)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千兆以太网的iSCSISAN网络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OBS的iSCSISAN体系结构.通过对OBS技术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充分利用了OBS作为承载IP数据的光交换技术的高数据吞吐量的优点,以及iSCSI协议所提供的SAN与IP网络的紧密结合技术,为构筑企业级高性能IPSAN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光突发交换(OBS)作为一种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承载IP数据的理想光交换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iSCSI协议的提出则为构筑以IP传输为基础的企业级存储区域网络(SAN)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千兆以太网的iSCSI SAN网络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OBS的iSCSI SAN体系结构,通过对OBS技术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充分利用了OBS作为承载IP数据的光交换技术的高数据吞吐量的优点,以及iSCSI协议所提供的SAN与IP网络的紧密结合技术,为构筑企业级高性能IP SAN开辟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校园主干网技术已从以双环 FDDI、1 0 0 Mbps快速以太网技术为主导发展到以 ATM、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为主导 .为了满足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对信息网络建设日益高涨的需要 ,几年前所建成的校园主干网的更新换代、升级提速已是势在必行 .文中以西安石油学院校园网为例 ,在全面分析、对比的基础上 ,从高速、可靠、实用、安全、易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用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改建、升级校园主干网的构想 ,并设计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校园主干网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宽带网络接口板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ATM、POS和千兆以太网为代表的宽带网络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设计工作稳定、网络管理功能强大和接口标准的接口板,成为宽带网络技术应用的关键。论文介绍了一种有效的2.5GATM/POS接口板和双通道千兆以太网接口板的设计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10 G以太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当今以太网的发展概况 ,着重论述了 10G以太网的特点及其总体框架 ,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最后指出了 10G以太网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存储区域网(SAN)采用光纤通道协议,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的网络存储技术方案.随着千兆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研究基于以太网的低成本网络存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基于以太网TCP/IP的网络存储协议中,iSCSI最有可能代替光纤通道协议工作,但它存在协议层次多、协议处理开销大、通信效率低的缺点.而HyperSCSI是一种直接建立在以太网协议基础上的网络存储协议,具有协议层次少、通信效率高的优点.文中首先介绍了该协议的实现机制和性能分析结果,然后在以PC机构建的网络存储系统中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协议适合于建立中小规模的基于廉价以太网技术的网络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20.
建造校园网群的目的是:提供单一、通用和公共的网络构架,以高速有效地传输数据、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满足师生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校园网群建设的几种关键技术(包括IP over SDH、IP over WDM和千兆以太网技术)及校园网群信息中心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校园网群网络系统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的层次化设计,以及数据中心分层设计、虚拟桌面方案,并实施于实际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