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动词在句中运用时,往往与时间状语连用。而动词本身又具有一定的时间内涵。如不弄清动词自身的时间内涵与时间状语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错。现就几种常用的时间状语谈谈它们与动词时间内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郭锡良先生《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是对古汉语虚词进行个案研究的一篇力作,但中对甲骨,金中“于”字用法的归纳还有可补之处,喻遂生师据此作《甲骨介词“于”用法补议》,对甲骨“于”字的用法做了详细的补充。此对西周金“于”的用法做以下补充;于带谓词宾语;于引进时间;于字结构的状语用法;于字结构的连用,另附于的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3.
吉安方言动词的完成体和已然体,同普通话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别从完成体和已然体两个方面描述它们的异同。在动词的完成体方面,普通话的“了1”可以表示动作的发生、完成,也可以表示动作产生的某种结果,吉安方言中用“哩”和“【pu】”来表示这两种情况,同时,“【pu】”除了表示动作的结果以外,还表示说话者对说话内容的强调。在动词的已然体方面,普通话的“了2”,吉安方言用“哩”表示,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了1”和“了2”同时出现的句子当中。  相似文献   

4.
分词是三种非谓语动词之一,有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两种,除了与be和have构成进行时、完成时和被动语态外,还可以用作表爵、定语、宾语补足语和状语等。笔者拟根据分词的语法功能,结合自已的教学体会,谈谈使用分词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时态”和“时间”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过去的英语语法书过度地强调了动词时态形式的时问范畴,很多外语学习者认为:过去时态表示“过去”,而现在时态表示“现在”。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动词现在时态形式和过去时态形式的不同语用功能,以期对其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中,动词或动宾词组在句子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谓语,此外,还常常充当状语,表示谓语动词的方式、情态等.  相似文献   

7.
吉安方言动词的完成体和已然体,同普通话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别从完成体和已然体两个方面描述它们的异同。在动词的完成体方面,普通话的“了1”可以表示动作的发生、完成,也可以表示动作产生的某种结果,吉安方言中用“哩”和“眼pu演”来表示这两种情况,同时,“眼pu演”除了表示动作的结果以外,还表示说话者对说话内容的强调。在动词的已然体方面,普通话的“了2”,吉安方言用“哩”表示,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了1”和“了2”同时出现的句子当中。  相似文献   

8.
日语授受关系的动词用法很复杂。授受关系动词可以分为用于给与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动词、用于给与第一人称的动词和表示领有、获取的动词三类。在表示给与的对象和物体领有的来源时,尽管用同一动词,但由于人称上的差别,所表达出的意思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从语法功能看“莫”的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法功能来看,“莫”是作主语和状语的。“莫”字后面出现“者”字词组的时候,“者”字词组便充当名词谓语,“莫”字作主语。“莫”作主语时,是代词;作状语时,是副词。  相似文献   

10.
“稍微”+动词+响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稍微”及其呼应成分修饰动词时的语法结构,说明各自的意义、用法和特点。根据动词的可饰范围,将动词分为六类进行考察,阐述各类动词与“稍微”及其呼应成分的组合关系。指出动态动词可饰范围广,可以接受“稍微”及其各种响应成分的限制;静态动词可饰范围窄,一般只接受一部分补语修饰,有的动词则与“稍微”及其修饰构造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1.
在时量补语句中,当谓语动词具有持续性特征时,句末的“了_2”表述了动词的未完成体意义;当谓语动词具有瞬间性特征时,句末的“了_2”表述的则是动词的完成体意义。就时量补语句言,其谓语动词必须是动作动词,时量补语必须表时段,否则,就不是本文所论述的时量补语句,“了_2”的两种体意义也无从表述。  相似文献   

12.
情态动词should在虚拟语气句型中有时可以省略,有时不能省略,其用法常常使许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将时态理解为“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说话时刻关系的动作词语形式”,便于我们从全新角度认识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和祈使句式。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语义及句法结构两方面比较分析了should一词在两种虚拟语气句型中的不同用法,并且探究了该词的用法来源。  相似文献   

13.
英语动词时态形式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态"和"时间"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过去的英语语法书过度地强调了动词时态形式的 时间范畴,很多外语学习者认为:过去时态表示"过去",而现在时态表示"现在"。从语用学角度分析 动词现在时态形式和过去时态形式的不同语用功能,以期对其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定规模的语料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这么’+动词”格式和“‘这么一’+动词”格式既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这么’+动词”中出现的动词种类多,有心理动词、行为动词、能愿动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这么’+动词”可以单独出现,此格式除了表示已然动作、未然动作,还可以表示正在持续的动作。“‘这么一’+动词”中出现的动词少,仅为行为动词和心理动词“害怕、想”,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这么一’+动词”不能独立单说,不能表示持续动作,由于“一”的存在,此动作都是已然的。  相似文献   

15.
A、问题的提出 由张克礼编译的《英语语法难题集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第261页上列举了这样的例子: George has closed the door every evening for three weeks。 问题:1.频度时间状语 every evening能否修饰此句中谓语动词 close的现在完成时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行为表述时,与中文相比,日文的动词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对于比较强调“行为者”的中文而言,日文的动词除表示“行为”本身外,还具有包含“行为者”和情感表现的功能。同时,通过对中、日文具有替代其它动词功能的“来”和“行く”进行考察后得知,中日文行为表述中的“行为”指向性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17.
广南方言助词“歇[liε^31]”是极具广南汉语方言特色的一个虚词,它常常附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性质状态的实现;助词“歇[liε^31]”的应用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既可以充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补语,也可以与之结合充当句子的状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归纳了英语以动词表达将来时间的主要语法手段:“shall/will”,“be goingto”“be to”,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体,将来进行体;然后对各种用法及其意义作了说明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得”字句的状语,着重描写了“得”字句里谓词前作状语的词语的词类性质,认为作状语的词语主要有:副词、助动词、形容词、状词、固定短语、介词短语、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性词语。简要地说明了各类词语在作状语时的作用及其移位能力。此外,还分析了“得”字句谓词前有多个不同词语作状语的情形,指出这是增加信息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英语动词新的词法体系突破了传统的拉丁语法模式。该体系提出了英语动词有现在和过去两种“时”的形式,同时还有进行和完成两种“体”。“时”和“体”是两个独立存在的语法范畴。新体系还认为英语并不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的动词形式,然而这两者都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