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小波变换方法获得与带噪图像具有相同尺寸的各尺度与方向的图像域子图,并对各细节子图进行阈值化处理;然后,将去噪的各图像域细节子图与低频子图相加得到初级去噪图像;最后,对初级去噪图像执行图像域维纳滤波,进一步去除噪声斑点.讨论图像域阈值参数的估计方法,提出一种与小波域BayesShrink对应的图像域BayesShrink阈值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小波域阈值或者小波域阈值与图像域维纳滤波组合的方法相比,对于非高度细节的图像,除去低噪声细节相对丰富图像的情况外,图像域阈值与维纳滤波组合在去除平坦区大部分噪声的同时,能更好保留边缘与纹理细节,得到更好的图像质量与更高的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波变换和傅里叶变换去除图像噪声时各具不同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模型的混合傅里叶-小波图像降噪方法.首先在傅里叶域中估计原始图像的功率谱密度,运用维纳滤波器降噪,降低原始图像噪声水平;再在小波域中通过基于上下文模型的自适应阈值法去除剩余噪声;在小波域中使用平稳小波变换分解图像信号得到分解后的系列小波系数,根据小波系数间的相关性,利用上下文模型求取小波系数的方差,将其代入由GGD模型估计出的阈值表达式得到自适应阈值,再用软阈值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小波逆变换完成去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滤除图像噪声,而且能够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信号,抑制降噪引起的吉布斯现象.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高低帽变换对固定阈值二值化算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车牌识别系统大多工作在复杂的光照环境中,如何解决不均匀光照对车牌图像的影响仍然是车牌识别领域的一个难题。数学形态学中高低帽变换的重要用途就是校正不均匀光照对图像的影响,但如果直接将其用于车牌图像的二值化处理,因为图像的灰度值变换不大导致部分边缘损失,不仅不利于确定良好的阈值,而且检测结果也不理想。利用高低帽算法的特点,首先用形态学膨胀算法调整结构元素尺度,改进传统高低帽变换的边缘检测算法,然后利用检测图像边缘熵确定权值进行融合,再对其进行固定阈值二值化处理。实验证明这一方法有效提升了车牌图像的边缘灰度,减小了光线不均对车牌图像造成的影响,增强了车牌识别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用小波变换结合BP神经网络对织物疵点进行检测和分类.采用平纹坯布作为试样,对油渍、缺经、缺纬疵点进行识别.摄相机摄取256×256图像,将拾取图像进行小波分解,然后把小波分解后的图像灰度值作为特征参数输入到BP神经网络进行检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识别织物疵点,识别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5.
针对煤矿井下岩层监视监控系统中图像模糊的问题 ,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进行图像增强处理 .通过分析了一种基于Mallat的传统的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方法 ,提出了综合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化去噪方法和计算增强系数的实用算法来实现含有噪声图像增强的算法 .通过实例综合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化去噪方法和计算增强系数的实用算法 ,实现了对煤矿井下锚杆钻孔内岩层图像的增强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方法能够较好地增强煤矿井下锚杆钻孔内图像中的细节特征 ,从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视觉效果 .  相似文献   

6.
岩土材料微结构图像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岩土材料微结构特征参数提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运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技术提取并重组了同组图像序列中的清晰部分,进而得到了高清晰度的图像,随后对3种常用的阈值分割方法在岩土材料微结构图像预处理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技术重组岩土材料微结构图像,能够有效增大图像信噪比,减小灰度方差,优化微结构数字图像的质量;应用平均灰度法和最大方差自动取阈法处理岩土材料微结构图像,能够有效分割图像并保证特征参数提取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分割算法广泛用于公路路面裂缝的检测,然而低抗噪性是这类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双树复小波变换和直方图方向梯度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路面裂缝检测算法.该算法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路面裂缝图像进行子带分解,对各子带图像进行直方图方向梯度矩阵计算,阈值化后确定裂缝边缘.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边缘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目标识别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及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有效地检测高频图像,提出了基于提升小波和动态两阈值分块的角点检测算法。该算法根据图像中像素点周围像素灰度的相似性和角点的特性,引入提升小波变换理论,首先对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变换,得到图像的高频区域;再对高频图像进行分块,对每个图像块分别采用动态两阈值算法对角点进行准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大地提高运算速度,并能够实现角点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9.
在小波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双重稀疏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和字典学习的SAR图像压缩方法.利用SAR图像的统计分布特性,结合空间树结构对小波域的小波系数进行阈值化处理,利用递归最小二乘字典学习算法(RLS-DLA)将小波系数表示为字典稀疏,以在增大字典稀疏度的同时抑制斑噪声,并提高图像的重构效果.结果表明:在低比特率条件下,所提出方法比经典压缩方法的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压缩和混沌置乱的图像处理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图像压缩和加密相结合处理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特性,对灰度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得到低频近似分量和三个方向的细节分量;根据人眼视觉特性,对细节部分系数矩阵进行阈值调制,实现对图像的压缩;利用混沌系统伪随机、遍历性等特性,对集中了原图大部分能量的低频近似系数矩阵进行混沌置乱,实现对图像的加密;用阈值调制后的细节系数矩阵和置乱后的低频加密矩阵进行小波反变换,得到最终的图像.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在压缩和加密的结合处理上,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隐藏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人眼的视觉模型和小波包的分频能力, 给出 一种新的灰度图像数据嵌入方法, 嵌入图像可以达到原始载体的1/4, 通过调节尺度 因子α可使本方法用于数据隐藏和数字水印. 此法对一些图像处理(如JPEG压缩等)有一 定的鲁棒性. 实验结果显示, 此法对秘密信息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适应Gabor小波包的超声心动图像纹理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纹理的医学图像检索中,由于提取的图像特征向量过长,大大影响检索速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包的自适应纹理提取方法:以信号能量集中度作为自适应选取小波包的优化参数,建立反映图像内容的纹理特征向量以及空间信息结构码.这种方法有效降低了纹理特征向量的维数,显著提高了图像分析的效率.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实验中,以两类典型的超声心动图像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95.1%的平均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Pillingonfabricsisaquiteunpleasantfeaturewhichaffectsthevisualquality.Pillingisgenerallyformedinfourstages:fuzz,entanglement,growthandwearoff[1].Dailywashingandwearingarethecommonsourcefortheformation.Thedurabilityofagarmentisthereforedeterminedbythetimeusedtoformsuchsmallfuzzballsonsurface.Inthelaboratory,fabricsarecutintosizeandplacedintopillingtesterstosimulatethesituation.ASTMprovidedseveralguidelines[2—5]fortheinspectionwhileAATCCgaveageneraltestingprocedure[6]onpillingre…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模糊与同态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红外图像对比度差、视觉效果模糊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模糊与同态增强算法。首先,采用正交小波变换对红外图像进行处理,将空域图像转换到频域,得到小波各层的分解系数;然后,运用同态滤波法对红外图像的低频子带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同时对红外图像的高频子带小波系数进行模糊增强处理;最后,经正交小波逆变换重构得到增强后的红外图像。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增加红外图像细节,提高图像对比度,符合人眼视觉直观感应,能够有效达到红外图像增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The analysis of underwater topography ultrasonic image, which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B-scan ultrasound imaging technique, is the basis and important work in topography stud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self-adapted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submerged topographic line. Since the distribution of gray values in the image has a mutation process, this feature is used to appropriately track the topographic line of imaging band, and wavelet denois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denoise the obtained lines. The described method also takes the continuity of topography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tracking proced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ion error is within 2-pixel width(approximate 1 mm).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extraction of current model topographic line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elf-adaption, high speed and high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图像融合方法.先使用小波变换的方法来分解配准后的各个源图像,进而得到各个源图像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再把得到的低频和高频系数进行融合处理,使用高斯加权平均的低频融合规则来处理低频子带,利用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融合规则处理各高频子带,链接系数为图像的清晰度.融合后的小波系数取决于点火图和点火次数的多少,最后的融合图像由小波逆变换得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有效地提取原始图像的特征信息,在主观视觉效果以及客观性能指标上较传统算法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体视学原理定量描述孔隙组构的数学框架,采用归一化思想重新定义组构张量,提出了砂土孔隙组构描述的新方法.该方法用平面张量的第二不变量定义幅值参量来描述孔隙各向异性的大小,用其分量定义方向参量来描述各向异性方向,用这两个标量描述平面孔隙分布规律.采用多种图像处理技术消除砂样SEM图的一些干扰因素,优化得到清晰的二值化图像.砂样SEM图像分析表明:不同角度的平行测试线可以用于测量平均孔隙率,但无法测定其平面孔隙分布,环形测试线则可较好描述孔隙的空间分布规律.新方法用两个标量来描述平面孔隙分布,随孔隙空间几何关系变化,自然退化为现有张量的描述形式.图像分析验证了新方法描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首先选取最优小波基对织物疵点图像进行分解,并对分解后的水平及垂直高频系数进行灰度值归一化,然后分别求出水平和垂直细节图像的最大熵及平均熵,通过比较判断出疵点类型,最后对平均熵大的细节图像进行最大熵原理的分割,得到最终的疵点检测结果。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常见纬向和径向类织物疵点的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面运动载体所获得的可见光序列图像及图像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既适应于海天背景下的小目标而又适应于海岸背景下的大目标的目标快速自动检测方法.首先,量化子图像的区域复杂度以及单元区域上、下邻域的灰度差异,以预测并定位海界限区域,摒弃不含海界限区域的图像;采用周围纹理抑制方法改进的Canny算子提取海界限区域的主要轮廓,并进行Hough变换而提取海天线或海岸线;依据海界线上的灰度环境判断背景,在划定线附近的局部区域,凭借该区域内海面灰度的平缓特性而对其进行聚类提取目标;分析剩余海面灰度的统计特征,求取属于海面区域的灰度范围,快速区分海面区域和非海面区域;最后,进行后续处理,以剔除伪目标并标记真实目标.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单帧图像的平均耗时在100 ms以内,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20.
Human dresses are different in thousands way. Human body image signals have big noise, a poor light and shade contrast and a narrow range of gray gradation distribution. The application of a traditional grads method or gray method to detect human body image edges can't obtain satisfactory results because of false detections and missed det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peculiarity of human body image, dyadic wavelet transform of cubic spline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ct the face and profile edges of human body image and Mallat algorithm is used in the wavelet decompositio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