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几种过渡金属离子(Zn2+、Co2+、Cu2+)掺杂的TiO2复合纳米粒子(表示为M3d-TiO2),测定了M3d-TiO2纳米结构多孔膜电极和用CdS敏化各掺杂电极的光电流作用谱和光电流-电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M3d-TiO2电极中,只有Zn2+-TiO2电极的光电流大于未掺杂的TiO2纳米结构多孔膜电极.用CdS敏化各掺杂电极,避免了电子损失,大大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讨论了敏化电极的光电转换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伏安法分别在PH1.0和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介质中研究了Fe^2+,I^-,Fe(CN)6^3-以及苯醌和萘醌等特种在聚邻苯二胺(PPD)膜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行为。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La^3+掺杂的纳米TiO2薄膜电极.由SEM图可以看出,镧的掺杂使电极表面粒径变小;通过光电化学方法研究发现,当掺杂La^3+的摩尔分数为0.50%时光电流最大,是纯TiO2电极的2.25倍.用瞬态光电流谱研究了电极在甲醇溶液中的光电转换过程,结果说明TiO2薄膜为N型半导体,镧离子的掺杂改变了电极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4.
KIO3氧化KI的反应为指示反应,用碘离子选择电极跟踪I^-,建立了率动力学测定铜的新方法。在适宜条件下,该指示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速度可用电位的变化ΔE表示,ΔE与铜浓度在5 ̄375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ng/mL,水样的测定及回收试验均得到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了烧结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铁电极,并讨论了在不同的酸度中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得到了不同酸度中的光电流谱图,并结合XPS分析研究,发现电极表面是不均匀的,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晶粒.  相似文献   

6.
用FOSECS测定了不同温度下I2/2I^-电对的E^0及n值,由此求得了这一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和条件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7.
详细描述了磷钼杂多酸薄膜碳膜糊修饰电极的制备并通过实验证明在碳糊电极表面确实存在磷钼杂多酸的吸附层,实验发现该电极对IO^-3有催化作用并对其催经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应用Corinng一阶阳离子选择性电极Orion固态氯离子选择性电电极组成无液接可逆电池Cl^-1-ISE/RbCl(m),H2O(1-x),DMF(x)/M^+-ISE通过测定上述测量电池的标准电动热。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两种离子交换膜-壳聚糖交联膜I和壳聚糖交联膜II,研究了这两种离子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考查了槽电压,溶液酸度和溶液浓度对电渗析的影响,同时对两种壳聚糖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进行了比较,得出壳聚糖交联膜II对Sc^3+的电渗析效果优于壳聚糖交联膜I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聚吡咯亚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表征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1.0x10-1~5.0x10-5mol/L浓度范围内,电极电位与亚硝酸根离子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Nernst响应科率为51mv/PNO2-。观察了NO2-在PPy膜中掺杂=去掺杂过程,从而验证了电极响应是基于掺杂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As-Mo杂多阴离子修电极,在0.3mol/L H2SO4溶液中及0.70V~0.00V电位范围内,该电极具有三对可逆氧化还原表面波,它们分别对应于As-Mo杂多阴离子中Mo的三个2电子氧化还原过程,这三对表面波分别对NO2^-IO3^-及AsMo12O^340离子具有电催化活性,文中给出了其催化机理及浓度响应范围。  相似文献   

12.
水系镁离子二次电池在低成本与高安全性储能设备中应用前景广阔。虽然氧化锰被认为是水系镁离子电池中一种有潜力的电极材料,但其电子导电性低和循环性能差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氧化锰电极材料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氧化锰电极材料的镁掺杂工程技术,同时对构建的镁掺杂氧化锰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DFT理论计算证明了镁掺杂对调节氧化锰电子结构的重要作用,并且原位拉曼结果也证实了镁掺杂氧化锰在充放电过程中可逆的相变过程。因此,该电极材料展现出高比容量(419.8 mAh·g?1),以及优越的循环性能(100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基于这种镁掺杂氧化锰电极材料,我们成功组装了一种软包装型水系镁离子二次电池,该储能器件具有优越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实现了水系镁离子二次电池的高比能与长续航特性,揭示了其在高性能能源技术领域中的巨大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3.
用Ag_2S和CuS以8∶1(或14∶3)的比混合物做为活性物质,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首次研制了非均相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的能斯特响应范围为5.0×10 ̄(-6)~1.0×10 ̄(-2)mol·L ̄(-1),平均斜率为30mV/PCU(25℃),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电极的寿命可达三个月。用试制的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铜合金中铜的含量与经典法碘量法所得结果相吻合,还用试制的电极测定了标准精镁试样中微量铜的含量与标准值一致。  相似文献   

14.
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电极(M^+ ̄ISE)和Orion氯离子选择性电极(Cl^- ̄ISE)组成可逆电池,即Cl^- ̄ISE/RbCl(m),H2O(1-x),DMF(x)/M^+ ̄ISE 通过测定上述测量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m^0/mV),根据溶液热力学原理,运用扩展的Debye-Hueckel公式,计算求得了RbCl由H2O至(H2O ̄DMF)混合溶剂的标准迁移自由能(ΔGt^0/k  相似文献   

15.
针对TiO_2可见光响应能力不足、BiVO_4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弱的问题,制备了一种基于钼原位掺杂BiVO_4修饰TiO_2纳米管的高性能Mo-BiVO_4/TiO_2异质结光阳极.实验结果表明,钼掺杂后异质结电极材料的吸收带边约510nm,光电流密度在1.23Vvs.RHE偏压下达到1.48mA/cm2,与未掺杂钼的TiO_2/BiVO_4光电极相比,Mo-BiVO_4/TiO_2光阳极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近50%,光电流密度提高了近2.5倍,光转化效率在0.95Vvs.RHE偏压下提高了2倍,且电极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人发中的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在MIBK-AgI萃取体系中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与碘定量反应的银,从而间接测定碘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利用碘(I^-)在弱碱性介质中与银(Ag^+)生成AgI萃取到有机相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中,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有机相中银的吸收信号,从而得到相应碘的吸收值,间接求得人发中的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可用于糖精和甜密素测定的通用型PVC膜电极,PVC膜用十六烷基三辛基二辛其碘化铵作载体,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作熔剂介体,测定某种甜味剂时,用相应的物质溶液活化电极。用研制的电极分别测定了糖精和甜密素的电响应特性,并对影响电极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将电极用于饲料中合成甜味剂的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Ni^2+离子掺杂的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进行碳化处理, 树脂碳化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还考察了树脂碳化产物作为二次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2+离子掺杂的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碳化产物与相同条件下处理的未掺杂离子的树脂碳化产物相比,氢、氧含量有所提高,而硫含量则有所降低;N^2+离子掺杂提高了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脂碳化产物的石墨化程度,并且促进了碳化  相似文献   

19.
纯铁表面沉积Ti和Al膜的同时,用N^+离子束注入增强沉积,成功地形成了性能优越的表面改性层。与ZrO2陶瓷球对磨结果表明,经Al+N^+AK I+n^+离子束增强沉积后,纯铁的表面显微硬度及磨损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磨痕形貌和元素分布观察结果表明:离子束增强沉积处理前后,磨损的机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I^-,SCN^-都对Ce(Ⅳ)与As(Ⅲ)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特点,动力学荧光法测定I^-1,SCN^-含量,又利用SCN^-对上述氧化还反应的催化活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失去的特点。选择性测定I^-,进尔计算出SCN^-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