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在英语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潮呈现出波涛汹涌之势。英语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与发展,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两种讨论。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下探索。  相似文献   

2.
杨柳 《科技信息》2010,(7):200-201
目前,不少相关人士谈“中国式英语”色变,主要原因是不明白中国式英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试从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在今后的英语学习和言语交际中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  相似文献   

3.
郑德虎  尹衍杰 《科技信息》2011,(36):I0075-I0075
中国英语是英语的变体形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英语的定位,并且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引入中国英语的教学,同时还提出了将中国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潮呈现出波涛汹涌之势。英语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与发展,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两种讨论。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下探索。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英语变体一中国英语。然而,使用一些语言特点和语言使用的标准来检验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使用的英语,中国英语却缺乏存在的证据。本文将探讨确立语言变体的因素,并将使用它们对在印度和中国使用的英语进行分析。通过与公认的英语变体一印度英语的比较,可以对在中国使用的英语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全球化引起了英语广泛的本土化,产生了中国英语这一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并且它在一定意义上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意识以及促进现代英语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芳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02-105
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ChinaEnglish)。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存在区别,也有其联系。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由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形成;中国英语表现在语音、词汇、及语篇层次上,这启示我们在英语学习与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中国英语这一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8.
史煜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137-138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文化和思维方式角度分析中国英语产生原因,进而说明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是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的英语表达,以及长期使用所形成的地域特征等,是英语的一种变体。而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母语的影响所犯的一些错误,具有个体性特征,是一种过渡语。了解两者的差异有助于中国英语的研究发展,提高中国英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解释“中国英语”的概念,并就中国英语的语音、词汇、句子及篇章特色进行概述,提出了“中国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面向中国。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发展影响下,中国英语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英语变体。本文从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入手,研究中国英语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中国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这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语是讲汉语的人使用的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和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它的运用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世界的交流,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式英语是受汉语影响的不规范英语,它的运用会阻碍中国同世界的交流。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大力发扬中国英语,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及其表达形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中国英语”研究的回顾,分析了具有汉语语言和中国化特点的英语表达形式,说明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余新兵 《科技资讯》2006,(20):184-185
中国英语不同于中式英语,中国英语曾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必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交流功效,而且,其本身是不断成长的。  相似文献   

15.
方亚琼  黎纯阳 《科技信息》2010,(30):I0166-I0166
本文以"Have you had your meal?"为例,分析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及英语教学中该怎样看待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提倡英语教师应该以用联系的眼光和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以上问题,强调英语学习与教学所应追求的目标为使用英语这门国际语言,传达自己的文化身份,与不同文化的英语使用者进行真正的跨文化沟通。  相似文献   

16.
秦艳荣 《科技信息》2010,(22):I0127-I0127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跨文化交际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英语在我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它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黎纯阳 《科技信息》2010,(24):I0141-I0141
本文通过对中国英语、中国式英语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内涵进行分析,从跨文化视角探讨中国英语在世界英语中的地位,同时也阐述了中国英语的构成,并探讨了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并指出既要承认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又要充分尊重英语的语用原则和民族文化习俗,这样才能完成以英语为媒介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9.
周妍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B06):116-117
本文分析了Kachru和Yono's同心圈理论,得出对中国英语的启示并由此出发对中国语境下如何教英语以取得理想效果。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Englishes而非仅English,随着地球村的到来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不再是某国的特有产物,笔者认为英语应是一种承载着各国文化,精华的特殊交际工具,应存在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将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郑德虎 《科技信息》2009,(4):131-132
本文回顾了英语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从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角度来分析了“中国英语”的产生的过程及客观性、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