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研究了60Si_2Mn渗硼不同原始组织、渗硼后不同热处理工艺及不同渗硼时间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出不同情况下耐磨性最好的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2.
普通烧结钢通过固体渗硼处理,可获得高硬度、耐磨性好、硼化物致密程度高的渗硼层,渗层与基体结合紧密、硼化后产生的尺寸变化与烧结钢的密度关系特别小,零件的外观改变也很小。本文通过对Fe—Cu—C系不同密度的烧结钢与相当合碳量的65碳钢进行固体渗硼对比,得出温度和时间对烧结钢固体渗硼与一般金属材料固体渗硼具有相同规律,而且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烧结钢固体渗硼的渗层厚度、致密度及与基体的咬合性,均优于一般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3.
张沂滨 《山东科学》1989,2(4):18-21
本文介绍的胶膜渗硼工艺是一种新的渗硼方法。将渗硼所需要的供硼剂、活化剂与塑料等混制成塑料薄膜,用粘接剂将其粘贴在金属表面,加热至高温渗硼。用该方法可以得到与固体法、盐浴法相同的渗硼组织和耐磨性。渗硼胶膜还可以用于感应加热,激光加热渗硼共晶化。  相似文献   

4.
对蠕墨铸铁膏剂法硼铬共渗的工艺和性能研究表明,该法可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使抗氧化性和热硬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球墨铸铁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对球墨铸铁进行了固体渗硼处理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硼层的厚度和渗硼层的组织,并测定了渗硼层的显微硬度,研究了渗硼对球墨铸铁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墨铸铁经渗硼处理后,其渗硼层由Fe2B单相组成,渗硼层呈齿状嵌入基体中。渗硼层的厚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球墨铸铁经渗硼处理可获得较高的表面硬度,可达6.49 GPa。渗硼处理能明显改善球墨铸铁的耐磨性,是球墨铸铁的相对耐磨性的2.45倍。  相似文献   

6.
高兴华 《科技资讯》2010,(24):82-83
本文通过改变渗硼温度及渗剂中稀土的含量,试验研究W18Cr4V钢固体渗硼的可行性,测定W18Cr4V钢在不同的渗硼工艺下渗硼层的深度、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脆性。研究了稀土在渗硼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W18Cr4V钢中合金元素对渗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模具表面的磨损性能,采用稀土催化共晶渗硼工艺对45钢模具表面进行了处理,研究了不同稀土加入量对共晶渗硼层组织、渗硼层厚度、硬度梯度及其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稀土活化催渗机理和材料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共晶渗硼层组织为硼化物与γ铁的混合物;稀土加入量为9%时共晶渗硼效果最佳,渗硼层厚度比传统固体渗硼层增加近1倍,渗硼层硬度显著提高且硬度梯度减小;稀土元素具有活化催渗硼原子、促进硬质相形成以及细化晶粒、强化晶界的作用;经稀土催化渗硼的试验材料两体磨损性能比传统固体渗硼材料提高约18%,且耐磨行程提高近12倍;试验材料磨损失效主要以显微切削为主;渗硼层厚度增大、硬度提高、硬度梯度减小是稀土催化共晶渗硼材料磨损性能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利用硼砂进行固体渗硼的方法。具有渗层均匀,重复性好,渗剂可翻新连续使用十次以上,渗硼层具有高的硬度(H_(v100g)1200—1600)和高的耐磨性,在饱和氨盐水、盐酸、硫酸中具有较好的抗蚀性能;工艺、设备简单易行,成本低,对小直径、深孔零件也适用等特点。生产实践证明,经渗硼的精纺机“钢令”、饱和氨盐水中使用的阀杆,使用寿命提高三倍以上。文中阐述了渗硼剂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对渗硼剂的选择,渗硼工艺,渗硼层的组织和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前言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玉门石油管理局机械厂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首先创造了液体碳氮硼三元共渗,并运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液体碳氮硼三元共渗所用原料便宜,设备简单,操作也较为方便,是强化材料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热处理新工艺。目前,液体三元共渗已应用在石油机械、汽车齿轮以及工模具等方面,对提高某些另件的使用寿命效果显著。最近,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又试制成功了气体三元共渗,解决了液体三元共渗法尚不能解决的某些问题,使这项新工艺得到了重大发展,为它的广泛使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自保护硼氮共渗膏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文兵 《广西科学》2003,10(4):273-275,281
为研究自配制的自保护硼氮共渗膏剂的性能,对Q235钢、45钢、T8钢和GCrl5钢等试样进行共渗试验。实验表明,45钢以选用890C共渗为宜;钢中的碳阻碍硼的渗入;涂层厚度以4mm为宜;膏剂硼氮共渗试样的耐磨性与固体硼氮复合渗相当,而比固体渗硼试样则好得多;经膏剂硼氮共渗的试样耐100%HCl和30%H2SO4的腐蚀性与固体硼氮复合渗处理过的试样相当,二者均比1Crl8Ni9Ti钢要好;Q235钢高温缓冷后易出现Fe3N相。表明该膏剂共渗性能与固体硼氮相当,而优于固体渗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钢渗硼时出现富碳过渡层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对比几种渗硼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硼砂、硅和碳酸钠为渗硼剂,使钢件在渗硼过程中适当脱碳,以控制硼化物层内侧碳元素含量的无毒固体渗硼的方法。文中对渗硼剂的选择,渗硼机理,渗硼组织特征,影响渗硼质量因素等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通过热力学分析指出,这一渗硼方法是可行的。试验表明,45钢经950℃渗硼后可以获得预期的过渡层组织,过渡层不增碳。这一渗硼方法,由于渗硼剂具有对基体材料脱碳——渗硼的特性,可以控制碳钢硼化物层内侧组织,对高碳钢或某些高合金钢渗硼也能获得梳齿状硼化物层,对提高工业纯铁软磁性元件的表面耐磨性能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而且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因此,可以预期它对发展渗硼工艺的应用,将会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为提高喷嘴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而进行的渗硼热处理 ,从渗剂配方、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试验研究表明 ,渗硼后喷头内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渗剂配方为 :5 %B -Fe ,5 ?C ,80 %SiC ,1 0 %Na2 SiF6 渗硼效果最佳 ;时间、温度对渗硼有不同的影响 ,合理的渗硼工艺为 :95 0℃× 8h。图 4,表 2 ,参 3。  相似文献   

13.
外加电场对固体渗硼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燕  刘克家 《贵州科学》1998,16(3):203-206
本文应用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固体渗硼装置中外接电场,使之构成腐蚀电源。实验结果表明,腐蚀电池的电化学应用增强渗件表面吸附硼的能力,提高固体渗硼的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渗硼工艺参数对Cr12钢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浆料包渗法在Cr12钢表面制备渗硼层,对试样获得的渗硼层进行组织结构观察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研究供硼剂含量、渗硼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渗硼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随着硼剂含量、渗硼时间和渗硼温度的增加,摩擦系数增大,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45#碳钢固相渗础工艺和配方,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等研究渗硼组织结构。结果表明:45#钢渗硼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优良的耐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能。通过调整工艺改变渗硼层厚度可满足工件不同使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渗硼、高浓度碳氮共渗、超细化和正常处理等不同热处理工艺对GCr15钢耐磨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浓度C-N共渗无论在较高接触压力还是较低接触压力下,耐磨性均较好;渗硼处理在较低接触压力下耐磨性与高浓度C-N共渗处理的相近,而在较高接触压力下其耐磨性有所降低;超细化和正常处理的试样无论在哪种接触压力下,耐磨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钛合金膏剂法渗硼的工艺和性能,并讨论了加入稀土元素的影响,试验表明:膏剂中加入稀土元素,能增加渗层深度、提高渗层表面硬度和耐蚀性,降低渗层脆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稀土对Cr12MoV钢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硼-稀土共渗层的组织、显微硬度、脆性、耐磨性比单一渗硼明显改善,尤其是耐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硬质合金(YG14)和45钢渗硼层、硼铬共渗层的耐磨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具寿命对比试验,确定了合理的模具选材和表面强化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渗硼Q235钢焊接后接头的耐磨性,选择三种焊条对渗硼钢进行焊接,分析所得到的渗硼层和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渗硼Q235钢表面峰值显微硬度可达16.17 GPa,经D256、D107、J422焊条焊接后,接头内显微硬度最高分别为3.21、4.90、2.94 GPa,相对耐磨性分别为渗硼钢的2.50、0.96、0.46倍。D107和D256焊条适宜焊接渗硼Q235钢,其耐磨性近于或优于渗硼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