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卷张力模糊控制器的局部遗传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糊技术的开卷张力控制系统中,张力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往往依赖于专家的先验知识,为提高张力控制水平,控制器应按动态性能指标进行优化,其中隶属度函数的优化是控制器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基于经验学习的遗传优化技术,对开卷张力模糊控制器隶属度函数的局部动态优化问题,作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冷轧带钢钢卷在平整机上开卷时,带钢表面有时会出现横折印缺陷. 为了减小带钢表面的横折印缺陷,通过建立平整机开卷过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冷轧带钢钢卷在开卷过程中应力的大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开卷张力、板厚、粘结程度和钢卷半径等与产生横折印的关系,提出了减小带钢在打开过程中的反弯和罩式炉中的粘结程度来克服带钢表面横折印缺陷的途径,并发现增大开卷张力有利于减轻或避免横折印的产生,消除了关于开卷张力与横折印关系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3.
上料是开卷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开卷设备采用人工上料。为解决人工上料操作麻烦、上料时间长和上料精度低等缺点,研制了一种基于三菱PLC控制的自动上料系统。该系统通过卷料的上升定位和平移定位,应用光电传感器进行位置检测,用编码器移位检测和PLC控制来实现快速、准确上料。通过光电开关与编码器的简单组合实现了开卷上料自动操作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技巧,对于类似自动控制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开卷张力控制中钢卷直径的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一种通过间接计算来得到钢卷直径的具体方法。借助高速数字控制器的应用,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如滑移等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得到准确的钢卷直径实时数值,为开卷机张力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何吉利 《科技信息》2011,(36):443-444
卷染机的恒张力控制问题一直都是传统印染机发展的技术瓶颈,本文对织物张力的技术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其受力状况模型;采用液压恒张力控制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仿真技术进行系统动态特性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张力控制精度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1993年春投产的无锡梁溪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的推式酸洗作业线为背景,介绍了该作业线上电控设备的组成及运行状态,卷取机(开卷机)维持恒张力的复合控制法,磁场控制闭环的设计及调整,直流电机容量选择以及有关系统设计和现场调试的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现有开卷机构造原理的基础上,介绍轻型主动式开卷机的结构特点,省去了一般主动式开卷机的一对引导辊及其间隙调整机构,给出了这种开卷机驱动功率的估算方法及实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线张力”的概念,分别用力学和热力学的方法导出固体表面上液滴平衡时接触角应满足的条件,即对Young方程进行修正.并得到了液滴系统自由能随接触角变化的曲线,从理论上说明在理想固体表面上线张力可以造成液滴接触角的多值现象.结果表明,由液滴形变作用引起的线张力变化是影响接触角测量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深入认识线张力在液滴运动以及滴状冷凝传热过程中的作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恒张力控制系统方案,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能达到恒张力的控制效果,该系统方案已应用于铝加工生产线。在应用之前,我们针对实际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系统的实际应用已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测量络纱动态张力变化过程的系统 .系统中设计了一种双孔梁力传感器和简易的测量电路板 .该系统能够对络纱动态张力进行定量测定并绘制张力变化曲线 ,对研究络纱张力变化规律 ,分析影响张力变化的因素以及控制络纱张力波动 ,实现恒张力络筒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1.
70分以上的学生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都能取得较好成绩,40分以下的学生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都不能过关,开卷对40分到70分之间的学生显出绝对的优越性,因而从卷面成绩看,数学开卷考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连续拉丝机系统启动与停车时张力波动过大的问题,提出了模糊自整定双控制器PID张力控制方案.利用模糊自动整定PID参数改善PID控制器的性能;为了进一步减小系统张力波动,特别是抑制超调,采用前后两台机架双控制器进行张力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品质,解决了系统启动与停车时张力超调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的张力补偿装置可使承力索和接触线在气温变化时保持工作张力恒定,是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影响列车运行的重要装置,也是保证机车受流状态的关键因素。结合实际施工安装和运营情况,阐述了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的分类及特性,对常用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包括滑轮补偿装置、棘轮补偿装置、涡卷弹簧补偿装置及日本的弹簧补偿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一引进卷绕张力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卷径检测及卷径扰动补偿的张力控制新方法,并介绍了按此方法研制的装置结构.试验证明,该装置对解决系统的故障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卷绕系统的卷径检测和张力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引进卷绕张力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卷径检测及卷径扰动补偿的张力控制新方法,并介绍了按此方法研制的装置结构。试验证明,该装置对解决系统的故障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玻璃池炉碹顶拉条的张力检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文探讨了用频率法测量碹顶拉条张力的原理,根据碹顶拉条的结构特点确定了频率和张力的具体算法,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开发了一套拉条张力测试系统。对系统的现场性能测试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企业进行拉条张力测试的精度要求,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玻璃池炉碹顶拉条的张力检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文探讨了用频率法测量碹顶拉条张力的原理,根据碹顶拉条的结构特点确定了频率和张力的具体算法,基于L abV 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开发了一套拉条张力测试系统。对系统的现场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企业进行拉条张力测试的精度要求,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双机架可逆冷连轧卷取机卷取张力控制中存在的张力波动问题,引入预测控制算法,在间接-直接张力复合控制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器代替原系统张力PI调节器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动态特性改善,保证了张力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凹版印刷中料带张力的控制精度,需要对凹版印刷中的张力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更加精确的张力模型,重点研究电子轴凹版印刷烘干温度对印刷部分张力系统的影响。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包含温度因素的印刷部分张力模型,该数学模型首次考虑了干燥系统造成的料带温度不均匀分布状态;然后从系统输入和输出关系出发,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张力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并在电子轴凹版印刷设备上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张力模型和数值仿真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烘干温度对张力系统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烘干温度对张力系统稳态性能没有影响,而对系统的瞬态特性影响显著,瞬态过渡过程时间随着烘干温度增高而增长;在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工作条件下,烘干温度为60~80℃时,瞬态过渡过程时间相比于无干燥系统增长了41%~82%。该研究成果为电子轴凹版印刷张力系统和套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电子轴凹版印刷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箔绕机中以直流电机产生箔带张力的张力系统和以光电模拟量传感器为检测元件、伺服电机为执行元件的箔带自动纠偏系统,其中,用直流电机产生箔带张力的方法在箔绕机中属首创,对提高我国的箔绕机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