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共生理论视角下集群式产业转移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集群式转移成为主要的产业转移模式,它是指集群产业链中纵向关联或横向关联企业的抱团迁徙,企业之间抱团迁徙的发生正是由于集群企业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强共生关系。集群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极其相似,因此本文引入共生理论,构建集群式产业转移进化博弈模型,探讨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下集群式转移达到进化稳定的条件,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制定产业承接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公司创业投资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其作为激励创新的有效形式是创业投资的一种特殊形态,已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大企业种群与创业企业种群以CVC为共生界面形成CVC生态群落,通过复杂动态的相互影响作用形成互惠共生关系。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年的创业投资实践,运用Logistic扩展模型,通过大企业与创业企业的专利创新数据来验证双方的共生演化关系。同时,从直接和间接投资模式角度对两种群的共生作用系数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组织特征总结分析演化过程中所呈现的共性和差异性变化,从政府、大企业及创业企业3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廖青虎  陈通 《系统工程》2014,(1):102-107
提出了处理n人非合作动态博弈的纳什极值搜索算法,利用并联电路模拟农业扩散混合系统的运行机制,结合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构建了农业扩散混合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框架,以探讨绍兴黄酒产业集群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绍兴黄酒产业集群具有收敛的趋势,但没有达到稳定平衡态的最优值。在绍兴黄酒产业集群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排位第一的是GI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的结合程度,其后依次为食品安全事故等发生的概率、产品边际成本和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排名。最后,提出了稳定绍兴黄酒产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集群中企业协同竞争创新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协同竞争是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构建集群中企业协同竞争博弈模型,并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提出集群中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四个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集群中企业合作创新的五种策略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方程建模(Equation-based Modeling,EBM)与基于Agent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ABM)这两种建模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管理科学仿真研究中.首先比较EBM和ABM两种建模方法的概念、建模流程和对应的建模工具,然后通过产业集群智猪博弈和产业集群内企业价格竞争具体应用例子,探讨了EBM和ABM在管理科学建模研究中的相同点与差异处,以及应用关系.最后,认为2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可以相互进行比较达到验证的目的,并给出关于这两种建模方法比较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食物链算法及其在供应链计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工生命两个重要特征是突现和与环境进行动态交互作用,即人工生命个体间微观的相互作用将在整个生命系统中产生突现集群的现象;同时食物链也是生命系统中重要而有又广泛存在的重要现象。基于上述思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人工生命的算法,称为食物链算法。并把它应用于供应链计划中企业联盟的企业伙伴挑选与生产能力分配问题。该算法模拟了在未来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是如何不但调整自己的生产能力,以及供应链如何挑选成员企业组成企业联盟的。该算法较好的解决了既有企业联盟伙伴挑选又有生产能力分配,这一具有分布特征的问题。并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其他的问题,比如选址.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反映企业集群产业链结构的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投入产出表的绘制方法,分析了产业链上相关环节的投入产出关系,并着重指出了静态投入产出价值表在集群产业链构造和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网络角度研究包含二维知识的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和扩散过程,将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增长分为自主创新和交易学习两种途径,并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对集群知识增长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仿真,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生产函数中的技术比例、知识交易机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等因素对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提升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西食品工业区域集群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产业演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地缘现象和产业组织形式,其对地区和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利用2004年山西省第1次经济普查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对山西食品工业区域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优化山西产业组织结构、提高食品工业竞争力,加快山西食品工业化进程。表5,参2。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集群新进企业合作伙伴搜寻的空间约束性,研究空间约束下的新进企业不同合作伙伴搜寻方式对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及创新扩散效率的影响。运用多智能体仿真的方法,构建基于空间约束的集群新进企业合作伙伴搜寻的动态模型,分别比较分析局部搜寻网络、全局搜寻网络和混合搜寻网络这3种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特征及创新扩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搜寻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和网络直径大于全局搜寻网络,而平均聚类系数、平均度、网络密度均小于全局搜寻网络;从创新扩散深度、创新扩散速度、创新扩散深度的波动性和创新扩散速度的波动性来看,全局搜寻网络更利于集群创新扩散,全局搜寻是更利于集群创新扩散的新进企业合作伙伴搜寻方式。集群中采用全局搜寻模式搜寻合作创新伙伴的新进企业数量越多,集群创新扩散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群的生态系统竞合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喻小军  谭建 《系统工程》2007,25(7):108-111
依据生态系统种间竞争与相互依存特征,建立了企业集群的竞争与合作相互作用的模型,并讨论了企业集群的竞舍效应,为企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切换拓扑结构下的集群编队控制问题,设计只需个别无人机获取虚拟长机信息也能保证集群连通性的编队控制算法。当队形变换或部分通讯网络故障导致网络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时,以距离为原则对集群进行联盟划分,各联盟内部成员以信息浓度大小为标准同其他成员进行竞争,由信息浓度最大的无人机获取虚拟长机信息,其联盟成员通过与该无人机通讯间接获取虚拟长机信息。该算法使得每架无人机在任意时刻都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取虚拟长机信息。引入集群对虚拟长机的反馈机制,与传统反馈算法不同的是,本文中反馈无人机的数量和组成成员都是变化的,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收敛速度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编队的损伤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层的分布式递归自修复算法,解决了网络分裂状态下的自修复及修复后队形变化过大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动态联盟使企业具有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能力。企业组建动态联盟 ,首先就面临着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由于盟员选择过程的复杂性 ,一些非结构化的优化方法得到应用。本文讨论了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和基本方法 ,并研究了应用遗传算法和聚类方法实现盟员选择 ,指出了遗传算法选择盟员的不足之处以及聚类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智猪博弈恶化及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健  范佳凤 《系统工程》2006,24(4):31-34
智猪博弈均衡是低成本集群中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博弈的常见结果。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集群企业协作创新智猪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智猪博弈均衡存在的条件及恶化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种预防智猪博弈恶化以及促进合作均衡实现的策略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聚类的竞争者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凌 《系统工程》2004,22(7):31-34
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确定识别竞争者的指标,并采用AHP方法确定权重,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同一行业的企业进行分类,进而识别企业的竞争者,最后对某企业的竞争者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又有着深刻联系,本文在系统探析二者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综合应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作为一种全新的任务执行形态, 正逐渐成为生成体系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而自组织集群行为建模技术是实现集群高效率协同的关键所在。基于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特点梳理总结了关键技术问题, 从复杂系统图形化建模、集群多编队协同、集群队形变换、集群决策控制等4个方面, 对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行为建模技术现状和存在难点进行了全面总结, 提出了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 展望了当前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行为建模技术研究应当关注的若干发展方向和可预见的显著效益, 为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行为建模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合作意愿在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企业是产业集群这个复杂适应系统中的能动主体,其合作意愿反映了其本质属性——主动性。通过两阶段博弈分析及相关模型推导,提出了提高合作意愿度可增强企业间网络关系,促进企业煎相互学习,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基于此构建了合作意愿作用模型,并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了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要依靠简单愿意合作,更需要通过企业集聚后以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为中介的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效应经济的虚拟企业集群模式演进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效应经济所引发的虚拟企业集群克服传统企业集群的空间、信息、资源等要素聚集的地域限制。分析网络效应机理,可以将企业集群演进分为资源空间型、供应链型、虚拟企业型等模式。基于网络效应空间特点的考察,虚拟企业集群发展应主要采取规模效应递增、技术标准运作、转换成本锁定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