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碳足迹理论建立铅冶炼系统生命周期内各工序的投入产出模型,对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评估。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建立1个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相结合的预测模型。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首先将温室气体排放时间序列分解成一系列相对比较平稳的本征模函数分量,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对各分量分别预测,最后进行叠加求和,将铅冶炼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均方根误差为2.896 1%,所提出的方法可实现铅冶炼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精确评估与预测。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温室气体排放过量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始使用碳足迹作为低碳研究的重要工具,尝试从新角度来量化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能源消费碳足迹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蕴含的潜力不容忽视。研究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有利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利用IPCC公布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定量研究2000—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数值,并针对近年碳足迹呈现的变化趋势,详细分析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构成、人均碳足迹、碳足迹强度以及碳足迹生态压力等4个方面动态变化。研究表明:目前干部考评机制有待完善、能源消费结构不甚合理、能源观念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生态环境恶化等是中国碳足迹升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从完善生态效益指标角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改善能源结构、减少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能源消费量;改变生产和生活中的传统习惯和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增加绿地面积,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降低中国能源消费碳足迹。  相似文献   

3.
基于EIO-LCA的燃料乙醇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2007年EIO-LCA模型和PLCA构建了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计算了木薯乙醇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并将间接排放分解到43个行业部门。研究显示, 木薯乙醇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为96.2 g/MJ, 其中直接和间接排放量分别为130.2和36.9 g/MJ, 光合作用吸收CO2 70.9 g/MJ。间接排放中, 排放最多的部门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占间接排放总量的32.2%。另外, 相对于传统汽油, 木薯乙醇的减排效果并不明显。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能更全面的计算燃料乙醇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反映间接排放在生产链各部门的分布情况, 对相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城市碳足迹核算框架及方法学模型,系统地核算及追溯了碳排放在开放的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足迹,主要涵盖城市地域边界内的直接生产碳排放以及跨境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所需的关键支撑物质、排放的主要废弃物,以及跨境交通分别在上游、下游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选取深圳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深圳市碳足迹总量为6566.19万t CO2e,具体为:1)城市内主要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的能源活动及非能源活动引起的直接碳排放量(Scope 1)为3282.38万t CO2e,占深圳市碳足迹总量的49.99%,其中工业能源部门占比最大,为36.95%;2)城市外调电力消费引起的间接碳排放(Scope 2)占城市碳足迹总量的18.89%;3)跨境运输、关键支撑物质的上游产业链以及废弃物在下游处理过程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Scope 3)占城市碳足迹总量的31.12%,其中5.37%来自跨境交通,22.26%来自主要物质上游供应链,3.49%来自下游废弃物处理.由此可知,2015年深圳市在城市上下游跨边界的间接碳排放量与城市内部的直接排放量相当,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可为厘清城市自身碳排放现状及应对碳中和战略提供政策建议及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7,(10):1609-1614
基于碳足迹理论,采用IPCC法对1990—2014年宝鸡市各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初步核算和动态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0—2014年,宝鸡市温室气体排放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前期工业生产(16.23%)增幅最高,后期能源消费(17.82%)降幅最大.由此可见,能源消费以及工业生产是其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宝鸡市温室气体排放等级在25年里从很低(Ib)升高到中下等级(IIa)又降低到较低等级(Ic),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总体有所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温室气体排放显著,目前中国尚无全面的沥青路面建设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根据新建沥青路面工程建设过程划分了沥青路面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边界,提出了各建设阶段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研究了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测算方法,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沥青路面建设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针对中国典型路面结构进行了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拌和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首位,占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原材料生产阶段;节能减排措施应以机械设备能耗控制为主,选用节能高效的机械设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原材料生产阶段排放最大,约占总排放量的98%,其中水泥排放占92%,节能减排措施应以原材料控制为主,选用高效节能方法生产水泥产品。  相似文献   

7.
微藻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统柴油为比较基准,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分析了微藻生物柴油的生命周期化石能耗、石油能耗和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Emissions,GHG)排放.结果表明: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上游阶段的化石能耗比传统柴油的高,石油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较低;微藻生长阶段是化石能耗强度最集中的过程(如大量肥料的使用和电力等过程燃料的投入),其次为油脂提取阶段;使用微藻生物柴油(M-BD100)可减少石油资源消耗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在现有条件下,微藻生物柴油掺混20%(体积比)的传统柴油可降低生命周期化石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8.
<正>交通能源消耗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是交通领域的油耗大户,也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城市大气中82%的一氧化碳、48%氮氧化物、58%的碳化氢和8%的微粒来自汽车尾气。而来自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更加剧了全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环境正面临着温室气体不断增多的威胁,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频繁发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发生,保持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标准化活动推动节能减排,减少"碳足迹",防止地球变暖,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是时代赋予标准化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国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中国2007年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从生产和需求两个视角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在部门间的分布结构。此方法将两个分析视角整合在同一个框架内,能更好地认识温室气体排放与部门生产和最终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生产角度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排放量最大,占20...  相似文献   

11.
氢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使用从油井到车轮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以煤基原料提供动力的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的循环的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未采用CO2捕集与封存技术时,电动汽车在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优势明显。随着CCS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氢动力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将优于电动汽车,但这需要以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费的增加为代价,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对电动汽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地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区域,城市系统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地.由于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差异,城市系统中存在碳流动过程的特异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等问题.在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的基础上,从城市碳流动特征出发,构建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空间分区体系,即根据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结合城市碳流动三要素进行一级分类;其次,基于现有的城市用地类型,根据一级分类结果对城市不同功能区用地进行二级分类.通过分区,可实现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定量化、空间化和可视化,为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猪粪管理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其中,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是其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量化识别了影响猪粪管理规模化程度的主要因素,并预测了2025年湖北省猪粪管理规模化程度。探讨了先进管理技术对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猪粪能源化及肥料化等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在此基础上,本文设置了三种情景分析未来猪粪管理规模效应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减排潜力。结果显示,2025年经过生猪养殖规模扩张的湖北省猪粪管理规模效应的预计可实现约17万吨的温室气体减排,猪粪能源化及肥料化的技术进步预计可实现约893万吨的温室气体减排。若能实现猪粪管理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则使用先进技术规模户的增加可以产生更多减排潜力,相较于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减排量的简单叠加值,协同作用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可增加11%。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在综合固体废物管理的背景下,根据我国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现状,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措施,缓解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系统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低碳运行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该文基于北京市污水处理流程,构建了污水处理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对2010—2020年全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规模进行核算,并预测了2035年不同情景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0—2020年北京市污水处理系统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明显上升,年均增幅达6.03%;污水处理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环节,其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占整个系统的51.27%;不同处理标准和处理工艺的排放强度差异明显,北京地方标准的排放强度大于国家标准,处理能力较高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排放强度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的1.77倍;在基准情景、高标准出水情景、低碳排放情景下,2035年北京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均会增加,其中低碳情景的增幅最小,但投资和占地面积分别需要多增加49.95亿元和192万m2。基于该研究结果,从源头、过程和终端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温室气体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城市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提供基本方法和数据,以天津市为例,把温室气体排放源分为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和废物等4个单元,提供了一套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并对城市主要碳源和碳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天津市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持近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或可达到国务院提出的“十二五”减排目标;但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要实现减排目标还需挖掘减排潜力;天津能源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总排放量的72.2%,而按行业计算,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总排量的77.9%.因此对主要工业碳源推行试点碳审计,制定行业碳排放标准,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中国原生铝工业的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借鉴国际铝协提出的铝工业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框架和方法,对中国原生铝工业进行了相应的核算。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原生铝工业消耗6 578万t标准煤,占全国能耗的2.9%;原生铝电解环节的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分别占原生铝工业总能耗及总温室气体排放的67.7%和82.7%;电能消耗分别为原生铝工业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贡献71.9%和69.2%。改善电力结构可以有效降低中国原生铝工业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命周期的家电产品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收集某款家电产品的主流生产水平数据的基础上,采用GaBi数据库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依据ISO 14040制定的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框架,采用PAS 2050准则开展家电产品碳排放评估的研究,制订了碳排放评估模型;以豆浆机产品为例,讨论不同生命周期过程对碳排放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浆机在使用阶段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对人类健康、生态品质和资源消耗的影响,并得到其在生命周期内CO2等温室气体以及S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提出了环境效益曲线的概念,基于工程实例,分析对比了冷水机组和家用空调的环境效益,得到相应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评价螺杆式冷水机组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效益主要以环境影响和气体排放为指标;电力的使用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原因,要降低其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冲击和危害,应重点放在节约电力以及开发新能源的使用上;主要排放气体有CO2,CO和SO气体;冷水机组方案的环境效益比较稳定,更适合长期投资;使用冷水机组时,年运行时间超过1000h,才能更好地体现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多个省份的10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碳源调查与分析并结合IPCC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6》提供的温室气体计算参数,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能源类型的沥青路面施工期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模型,得出了施工期高排放环节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减排措施.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施工期温室气体排放较高的环节为集料加热、沥青加热及沥青混合料拌合,分别占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4.66%、14.63%和13.21%;集料加热和沥青加热环节温室气体排放较高的原因在于使用了含碳量较高的煤和重油作为能源,应加大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使用.研究成果明确了低碳减排研究方向的同时,对于绿色施工、建设低碳环保型沥青路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