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九龙牦牛毛绒的开发和利用,连续五年对九龙牦牛产毛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母牦牛剪毛量为1.25kg~1.51kg,3岁以上母牦牛剪毛量具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公牦牛剪毛量为1.27kg~4.31kg,存在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直到6岁以上剪毛量趋于稳定.幼龄牦牛含绒率显著高于成年牦牛(P<0.01),净毛率为80.43%~94.79%.两类系(斜卡和洪坝)间产毛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它牦牛品种研究结果比较,表明九龙牦牛具有产毛量高、含绒率高和净毛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体质测试、文献资料研究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新疆汉族、哈萨克族13—17岁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汉族、哈萨克族、男、女13—17岁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五项指标均规律性地显示,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其增长速度因年龄、性别、地区、环境、饮食、生活习惯不同而不同。五项指标的年增长值、增长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各别年龄组的生长发育速度时快、时慢,增长速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3.
测量了201例乌孜别克族成人的头水平围、胸围、腹围、臀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大腿围、小腿围的围度值,分年龄组研究了随年龄增长的9项围度值的变化状况,进行了男女间围度的比较,并与我国其他人群的围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随年龄的增长,男性与女性的躯干围度呈明显增加趋势.(2)四肢围度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在40-岁组.(3)男性在40-岁组,女性在50-岁组头水平围值最大.(4)随年龄的增长,躯干围度值变化范围明显大于四肢围度值变化范围,而头水平围值变化很小.(5)除大腿围外,男性其余8项围度值大于女性.50岁后,女性腹围值超过男性.(6)随年龄增长,除小腿围外,女性其余8项围度值增加的绝对值与相对值均大于男性,男女围度的差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小.(7)聚类分析显示,乌孜别克族围度值与柯尔克孜族最接近.我国16个人群围度比较,表明乌孜别克族围度值较大.  相似文献   

4.
肉质性状是畜禽最主要的经济性状.为阐明九龙牦牛(Bos grunniens)肉质的特性,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九龙牦牛(n=107)肉的部分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5岁犊牦牛背最长肌的蛋白质、肌内脂肪(IMF)和肌红蛋白(Mb)含量、剪切力等均显著低于成年牦牛,而这些指标在成年公牦牛与成年母牦牛之间差异不大.不同年龄成年九龙牦牛背最长肌IMF含量接近,提示其IMF沉积受年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牦牛背最长肌剪切力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与成年黄牛相比,牦牛背最长肌IMP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熟化后p H下降幅度小.本研究还建立了九龙牦牛肌肉双向电泳方法,为阐明肌肉差异表达蛋白提供了方法.九龙牦牛肉的蛋白质、IMF和Mb含量以及剪切力等与黄牛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麦洼牦牛184天乳量与相关性状的线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34头成年麦洼母牦牛犊牛初生重、最高月产奶量、乳脂率以及产犊前6个月时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评分8个性状与184天产奶量的直线相关及上述8个性状与后者的偏回归和标准偏回归关系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最高月产奶量与184天产奶量有明显的直线正向关系(p<0.01),两者的偏回归关系为明显的同向绝对量增长态势(p<0.01),前者对后者产生较大的正直接作用(p<0.01),对后者的相对决定程度最高,是最为重要的早期选择性状。发现乳脂率与184天产奶量在线性范畴内相对独立,此结果区别于普通奶牛,可作为该二性状同时正向选择的科学依据,体重、体长、胸围分别与184天产奶量呈明显的正直线相关(p<0.05或p<0.01),可作为产奶量趋向性预测的早期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保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现状和发育特征。方法:采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手册》规定的方法随机整群抽样,以保安族主要聚居区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的4所学校(初中1所、小学3所)6~14岁保安族中小学生为测试对象。对所有被试者进行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测量和派生指标统计学分析。结果:6~14岁保安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BMI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胸围/身高X100指数随年龄呈U形增长特点。女生增长突增年龄较男生早一至两年。结沦:保安族6~14岁中小学生形态生长发育符合一般发育规律,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育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民族学院26至61岁男女教工109人心血管机能分析研究.发现脉搏的变化是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下降过程有起伏.收缩压、舒张压和心功指数的变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上升过程有起伏.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有阶段性.不同指标各阶段下降情况与锻炼身体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中东部蒙古栎(Quercusmougolica)天然林和人工林平均优势木的树干纵向解析材料研究表明:蒙古栎不同林分个体的生长变异与成、幼龄生长性状的相关系数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其中天然林生长变异增长率和相关系数增长率均在35a时最高,以后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并趋于平稳,而人工林为18a.综合分析蒙古栎不同性状的生长变异规律、早晚期相关及选择效率,初步确定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最性早期选择年龄分别为35a和18a并用此时的胸径生长量对伐期的材积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9.
对394例(男182例,女212例)宁夏回族成人体质进行了调查,其中活体观察项目7项,活体测量项目32项.按年龄组分析了项目值的年龄变化规律.测量项目随年龄变比的趋势可分为4种情况:(1)测量值变化不大,如头宽、面宽等;(2)测量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如鼻高等;(3)测量值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如唇高、眼内角宽等;(4)测量值在30~39岁时最大,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如体重、身高等.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公务员亚健康罹患状况,探讨公务员亚健康人群的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河南省1685例公务员(亚健康1110例,健康575例)围度进行了测量,并对亚健康与健康公务员的围度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亚健康人群的围度值变化情况.结果:河南地区公务员亚健康罹患率为65.85%,不同性别、年龄、职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对亚健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亚健康公务员的平静胸围、腹围、臀围、上臂围均高于同性别健康公务员(P<0.05);男女亚健康公务员躯干、四肢围度均在50岁以上组达到最大值.结论:亚健康公务员躯干围度值变化较明显,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牦牛数量性状主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数量性状主基因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是目前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用偏离正态分布检测法探索了牦牛体重、体高、体长、胸围、产奶量、乳脂率等6个数量性状的主基因。结果表明:体重、体高、产奶量、乳脂率4个性状有主基因的作用;在牦育育种中应充分考虑主基因的问题,并结合主基因分析讨论了开发利用牦牛遗传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非连续性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和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检测100头九龙和麦洼牦牛的血清运铁蛋白(T_f),后白蛋白(Pa)和红细胞血红蚕白(Hb)三个遗传位点的蛋白多态。发现 Hb 在麦洼牦牛中存在 FS 和 SS 两个型,九龙牦牛中则未见多态型(电泳表型均为 FS)。T_f 和 Pa 分别由等显性等位基因 T_f~A、T_f~D、T_f~E 和 Pa~A、Pa~B所决定。三个基因位点的多态型及其在两个品种间差异明显,说明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研究43头2岁九龙牦牛 T_f 和 Pa 两个位点的不同多态型在体高、胸围、体重、含绒率、毛长、毛细、绒长和绒细八个性状上的差异性。结果初步表明,Pa 与上述经济性状均无显著关系,T_f 则与体高、胸围、体重、毛细和绒细五个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TEE 纯合型个体在生长发育和毛绒品质特性方面均优于其它牦牛。  相似文献   

13.
经对定边种羊场45只陕北细毛羊的11个数量性状与净毛量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证明净毛率和污毛量是直接影响净毛量的两个关键因素,周 岁体重、体长、胸围、体高等性状则是通过污毛量与净毛率的互作而间接影响净毛量的。因此提高陕北细毛羊净毛量,首先应对净毛率和污毛量进行选择提高,同时应兼顾周岁体重、体长、胸围和体高等性状。  相似文献   

14.
高原型藏山羊产绒量与体形性状主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偏正态分布检测和多峰分布检测方法对高原型藏山羊产绒量、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6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绒量、体重、体高、体长、胸围5个数量性状中存在主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寒地区西杂和荷杂犏牛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南地区和环湖地区的西杂和荷杂公牛与牦牛杂交所生犏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并与同龄牦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初生、6月龄、18月龄、30月龄荷杂犏和西杂犏所有体尺体重指标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牦牛(P<0.01);初生、6月龄、18月龄荷杂犏和西杂犏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初生体重大于牦牛,生长发育快,杂种优势明显,至18月龄,两种犏牛平均体重比牦牛高51.05 kg;到30月龄时,两种犏牛平均体重比牦牛高90.0 kg,比牦牛体重高出51.50%。  相似文献   

16.
以偏离正态分布检测法分析了金堂黑山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深、胸宽和管围七个数量性状。结果表明: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胸深五个数量性状有主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蛋白酶处理牦牛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牦毛牛在纺织工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文将酶减量加工的工艺应用于牦牛毛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氧化剂,不同蛋白酶的对比研究,发现过氧化氢预处理,再用1398中性蛋白酶处理工艺较适合对牦牛毛的加工。加工后的牦牛毛柔软程度有一定提高,增加了它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用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对氧化程度和粘合剂性能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牦牛胎盘粉饲养果蝇,研究牦牛胎盘活性因子对果蝇繁殖力和体重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①牦牛胎盘活性因子对提高果蝇的繁殖力有显著作用,当牦牛胎盘粉浓度为0.6%时效果最显著;②牦牛胎盘活性因子对果蝇体重有影响.培养在牦牛胎盘粉浓度为2.4%培养基中的雄果蝇体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培养在浓度为0.2%培养基中的雌果蝇体重与浓度为0.6%、1.2%、2.4%培养基中的雌果蝇体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