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6,(1):113-115
在"书院制"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管理思维向"以生为本"转变,辅导员队伍日趋专业化,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此背景下不断创新模式。潍坊学院明志书院作为山东省首家实行全员书院制改革的试点,其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由此催生的辅导员特色团队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这些尝试不仅推动了书院的文化建设,发挥了高校"全面育人"功能,而且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延续性培养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多样化,高校共青团建设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但目前高校共青团建设普遍面临形式单一,组织效率低及学生归属感弱的问题,学生归属感弱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高校改革的趋势中,书院制改革被认为是一大创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书院制改革的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书院制改革将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归属感,同时提高组织效率,丰富团建形式。书院制的优势将是团建很大的一个补充。基于实地调研的数据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团建和书院制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了一套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组织体系、学习体系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9,(5):69-72
书院制教育是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以书院制改革为切入点,将书院制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有机结合,推动学生在知识的广博与专精上融通合一、在求学与修身上相得益彰,探索高校德育新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首次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与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既借鉴了国外的住宿学院制,又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高校书院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即书院与学院在育人功能上强强联合,互为补充,把以教学区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转移至宿舍区,以期为书院制在国内高校落地生根、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比较研究香港中文大学与苏州大学书院制,分析了两所高校书院制的共性与差异,进一步深化内地高校对书院制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推进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的书院制学生事务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制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可以有效消除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但同时也产生了部门增加、职责不明、管理效率降低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书院制学生事务管理系统,为书院制高校的事务管理提供一套更加契合书院制的通用解决方案。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在处理学生事务的过程中优化职能分配、加快信息交互、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显著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浙江地方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推行及"中国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方式、方法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浙江省地方高校如何在书院制视域下实现以"中国梦"统领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作,建构职业化及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许多高校开始实行书院制改革,实现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从原本的学院制到书院制管理,不同学科的学生混居、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及学习,虽在对学生的学习和社会能力及社交能力方面有很大的益处,但同时对在校的辅导员来说,处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应对校园危机也是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简化书院制模式下高校事务处理流程,便捷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设计了"掌上书院"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并应用于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系统为学生活动报名、请假、上课签到和图书借阅提供了线上方式,并推送学生需要的生活信息;同时还提供离返校情况的统计和搜寻,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管理方式。实践结果表明,系统减少了信息征集与传达过程中的出错率,显著提高了事务处理效率。本系统与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有机融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综合发展,为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和注重综合素养的全人教育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张力  郭莹莹 《华东科技》2023,(12):137-139
<正>本文结合黄淮学院拙匠书院的书院制人才培养实践,讨论其在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一般经验以及特色创新,并总结了其书院制在通专结合的教育内容、双院协同的组织机制、师生共管的学生工作制度、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策略,以期为国内应用型高校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