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菌侵染后水稻抗氧化酶类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稻瘟菌70-15小种表现抗病和感病反应的近等位基因系两水稻品种(C101和C039)为材料,对其接种稻瘟菌,结果表明:POD酶活性与抗稻瘟病正相关;而水稻抗瘟性与病害早期的SOD和CAT活性呈负相关;同时还发现,在不亲和反应的水稻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上升,并显著高于亲和反应水稻的MDA的含量,这表明水稻叶片中有膜脂过氧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旱作条件下对3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开花后8~40d剑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开花后8~40d剑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品种52-7剑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较适宜旱作。相关分析表明,SOD活性与MDA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负相关,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MD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过程中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褐藻酸降解菌为病原体研究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的小孢体不同时期体内的活性氧-超氧负离子自由基(CO2^-)、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抗坏血酸(ASA)等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海带活性氧(O2^-)含量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初期表现为升高,随后表现为下降。并且,随着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浓度的升高,活性氧(O2^-)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推测活性氧(O2^-)是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有效防御手段之一。SOD,CAT,ASA在感染的初期起着积极的抵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作用;APX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前期没有发挥其抗感染的作用,而是在后期显示出一定的抗感染作用。此结果可为海带病害的机理及幼苗集约化培养过程中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莫尔特尼李和泰安水杏为试材,对李、杏属间杂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属间杂交组合的SOD活性均随着授粉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呈现波动性变化,不同组合之间存在差异,而对照的SOD活性的高峰出现时期均早于处理;属间杂交授粉组合的POD活性也呈波动性变化,但其酶活性高于对照,并且该酶活性高峰期也较对照提前;李×杏杂交组合授粉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一直处于缓慢的上升趋势,而反交组合在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过程后才开始缓慢上升;属间杂交组合的MDA含量均随着授粉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而对照的MDA含量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可能与杂交不亲和性的存在以及花粉与柱头的识别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陇油6号和天油2号两种油菜为供试材料,研究两种油菜叶片在不同浓度H_2O_2胁迫后对不同生理指标(叶绿素、MDA、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H_2O_2胁迫下,两种油菜中MDA含量均大于对照组,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在陇油6号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天油2号中呈下降趋势.CAT、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PX活性呈上升趋势;APX活性在陇油6号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天油2号中呈上升趋势;POD活性在陇油6号中为上升趋势,在天油2号为下降趋势.表明外源H_2O_2不仅影响油菜幼苗膜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而且影响其生理生化代谢,通过对两种油菜叶片生理指标的分析,陇油6号表现出更好的抗H_2O_2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铁皮石斛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愈伤组织,检测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APX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胁迫下,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均高于对照;各浓度PEG胁迫1d后,SOD活性均高于对照,当PEG浓度为30%时,胁迫2d、3d后却低于对照;POD活性随着PEG浓度的增强先上升后下降,在25%PEG胁迫下达到峰值;当PEG浓度为30%时,APX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PEG浓度低于30%时,APX活性呈上升趋势。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可通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和保护酶的变化来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抗氧化酶系统对干燥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进行常温脱水处理,研究干燥胁迫对螺旋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细胞脱水反应不敏感,脱水过程中其活性保持不变,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能很快对干燥胁迫作出响应,两者活性均上升1倍左右,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干燥胁迫30 h后各抗氧化酶活性均下降,其中POD失活.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波动较小,脱水过程中略有下降,干燥胁迫30 h后又有所上升.螺旋藻的抗氧化酶系统能抵御细胞脱水所引起的氧化伤害,其中CAT和APX的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检验螺旋藻脱水耐受力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抗、感病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中活性氧及相关酶的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后两种抗性水平不同的杨树(Populus spp.)树皮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与杨树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接种时间的延长,两种杨树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有上升趋势,抗病杨树毛白杨(P. tomentosa Carr.)出现了较明显的"氧化爆发",感病杨树北京杨(P. beijingensis Hsu)则不明显;POD活性持续上升,毛白杨的上升幅度大于北京杨的;S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北京杨两种酶活性在后期受到的抑制更明显;APX活性则在两种杨树中变化较大,毛白杨的变幅明显比北京杨的大;MDA含量增加,表明"氧化爆发"启动了膜脂过氧化,北京杨在接种后期MDA含量大幅上升,并且MDA含量与O2.-产生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两种油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种油菜品种天油2号和陇油6号作为供试材料,研究这两种油菜叶片在盐胁迫下各个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两种油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SOD、CAT和APX的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GPX的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天油2号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陇油6号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会对两种油菜叶片细胞造成氧化损伤,通过对两种油菜叶片各生理指标测定值的分析,随着盐胁迫浓度的不断增大,陇油6号油菜表现出了更好的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夜间低温胁迫对番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夜间低温胁迫对不同番茄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保罗塔(T1)、太空黄钻(T2)两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经过夜间(20:00至翌日8:00) 0℃处理10 d,检测分析不同时间番茄叶片SOD、POD、CAT、APX酶活性及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利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评价两个品种的耐寒性。结果表明:经过0℃低温处理后,番茄各指标均有一定的差异,SOD、CAT、APX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逐渐上升;太空黄钻SOD、POD、APX活性较对照(CK2)分别增加27. 2%、147. 5%和339%,且显著高于保罗塔(P 0. 05),CAT活性逐渐升高,但最高峰出现较晚。而两个番茄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且保罗塔高于太空黄钻。综上所述,在低温胁迫下,两个番茄品种的抗寒性为太空黄钻保罗塔。因此太空黄钻可以作为青海西宁地区设施越冬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