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晨曦  周舫 《科技资讯》2010,(28):240-241
电子商务的普及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一大趋势。电子商务可将一次交易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用电子方式实现,在商业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实现交易的虚拟化、无形化、无纸化,使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流动性和隐匿性等特点,使企业的贸易活动往往不再需要原有的固定经营场所等有形机构来完成,进而买卖双方更容易隐匿或取消固定经营地点,使税务的审计和征管难度加大,国际避税的问题也日益加剧,给税收征管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从而造成国家的税款大量流失。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现行税制,以电子商务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基础,坚持税收公平、中立性原则,并在不阻碍电子商务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征管机制的具体内容,以加强税收征收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Internet和PC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整个社会经济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打破了企业传统的交易模式。在交易网络化、资金电子化的前提下,如何转变税收征管方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和资金数据进行有效而精确的税收征管显得尤为重要而棘手。  相似文献   

3.
吴娜 《科技信息》2014,(10):152+154
电子商务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不断高速发展,一方面为我国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新式的市场交易活动,极大地开拓了我国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了内需,增加了国民收入;另一方面税收部门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之硬件软件方面无法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导致税收流失现象日益严重。本文从现行法律的完善以及构建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强化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诸多对策,不断优化税收征管环境。  相似文献   

4.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虚拟化,给现行建立在传统商务模式下的税收制度带来了很大冲击,使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及适用税率等税收基本要素变得模糊,导致税收监控失灵.文章从电子商务模式对税收要素、税收结构及税收征管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文献对中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力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薄弱环节的成因.利用鱼骨图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薄弱环节的不同成因对中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力造成的损失,将这些成因按属性分为继承性问题、放大性问题、特有性问题和策略性问题4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发展的最高层次,其发展的规范化一直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C2C网店经营模式实现了交易的全球化、无形化和高效化,但同时也给税收征管带来挑战。为此,应提高网店的纳税遵从程度,加强税务信息化管理,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明确电子商务要素,提高税务人员水平,净化网络交易环境,维护网络经济市场的有序竞争。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成为网络经济下贸易和商务往来的主要模式。电子商务以无纸化,无限制,无间断的交易特点被全世界许多的政府,企业,消费者所认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给传统商务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基于传统贸易模式下的税收征管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商务对我国税收的影响以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所应采取的税收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勤英 《科技资讯》2006,(29):225-226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企业运营方式,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等优越性。同时其交易方式的跨区域性、隐蔽性等特点,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收体制的影响,对如何进一步完善网络经济时代的税收工作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商务方式,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显现了巨大的现代商业价值。电子商务因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对我国的税收征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论述推广网上税务登记和电子发票等措施对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黔 《科技信息》2013,(19):447-447,477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它对传统税收公平原则、中性原则、效率原则、税收制度要素、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辖权都带来了冲击;目前针对电子商务税收,我国在考虑对策时可以借助第三方支付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课税依据、税收征管模式以及税收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从税制要素确认、税收征管难度、避税现象等方面 ,论述了电子商务对我国税收的影响。认为应从改革现行的税制、完善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积极制定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税务人员素质等方面针对电子商务税收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推广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为企业提供了前景极其广阔的全球性的电子虚拟市场。当今由互联网所进行的商业交易具有着直接、快捷和低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逐步所形成的全球化电子商务构架,则大大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益,使得电子商务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最大热点,也让传统的税收理论与原则,税收征管与稽查手段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本文试分析电子商务对于传统贸易税收的特点,跨国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并进而提出有关的对策与建议。1 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贸易的税收特点电子商务是一个通过虚拟手…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使商品交易发生了巨大的革命,不仅时间缩短,交易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商业交易的交易成本,尤其对于个性化不强的商品,对于现代经济中大量按标准生产的,有严格品种、规格、质量标准约定的产品,可以在网上实现全部商业交易活动,就此而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物流业务应用电子商务可以在四个主要环节提高效率:在选址、输送调度等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起到优化作用,它可以合理确定配送网络中的节点布局,调配货源,科学地划分各配送点的覆盖区域,并确定直接配送的种类和恰当的运输方式;通过建立一套网上的自动订单控制系统,自动处理有关的订单动态数据和内容;以计算机为主体形式的分检、配装系统,使配送点及时按用户要求自动分检配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要手段的运输工具调度配车系统,既可节省流通费用,还能及时准确地送货。  相似文献   

14.
彭社萍 《科技信息》2008,(35):74-74
随着近年来internet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商务活动形式也应运而生。电子商务高效,便捷及低成本的特点使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也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活动所要满足的要求,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耿诚 《甘肃科技》2011,27(2):89-91
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网上交易的“征税盲区”,使网上交易的税收流失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应当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把握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原则的适应性,建立健全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同时加强税收征管的电子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税收征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有效的征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税收精细化管理,要做好征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平台型电子商务在线交易主体不真实地评价在线交易活动、甚至伪造好评或恶意差评等问题,分析影响电子商务在线交易评价主体信誉的相关因素,构建在线交易评价主体信誉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统,并通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计分标准,构造在线交易评价主体信誉评估模型.实验证明,本模型实现算法简单、高效,能够在现有的平台型电子商务信誉评价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今年来电子商务正以其空前的无限的生命力推动着各种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电子商务也对传统的经济模式和方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现行税收管理模式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本文认真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税收征管问题,并积极研究和提出应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深入探讨电子商务征税的必要性,以及需要做的准备工艺,认为加强电子商务征税必须完善现行税收立法,加强征管和登记稽查工作,加强税收电子化建设以及网上宣传。  相似文献   

20.
田天  刘丽丽 《科技信息》2008,(29):164-164
税收流失的治理一直是世界性的大难题,并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而网上交易的税收流失更是新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了网上交易的"征税盲目区域",网上交易的税收流失问题目前十分严重。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网上交易的税收监查与征管,首先要成立税务监管的专设机构;其次要建立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