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路面加热机是整个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基础,加热机加热路面后的效果对路面再生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以热风循环式加热机工作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圆形喷嘴射流冲击模型对其作业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理论计算得出了喷嘴的排列方式、喷嘴孔直径、加热板离地高度、射流速度、热风温度等参数与沥青路面表面换热系数的关系。计算表明:三角形交错排列和矩形排列对路面换热系数的数值影响基本一致;再生作业中,当热风的冲击速度较大时,随着加热板离地高度的增加表面换热系数降低;当热风的冲击速度较小时,加热板离地高度对表面换热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病害情况,进行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以恢复路面继续使用,本文结合保定市北二环进行沥青旧路面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包括实施流程、施工机械及质量控制指标、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质量和加热效率,基于传热学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沥青路面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红外辐射加热方式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对比研究热风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的性能,提出一种合理的间歇式红外辐射加热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红外辐射加热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但连续加热容易引起路面起火焦化,采用间歇式红外加热工艺可以得到较好的加热效果,同时还可降低能源消耗;不同的间歇加热方式对沥青路表温度的影响较大,在间歇式加热过程中应尽量使沥青路表每次出现的温度波峰值相接近,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加热过程中沥青路面表层的最高温度;采用热风加热路面不易发生老化现象,但加热时间相对较长,影响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后评估指标,建立相对独立的就地热再生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体系.方法基于辽宁省黑大线维修改造工程沈棋路至棋盘山风景区路段,以《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15)为依据,结合就地热再生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将其作为指标权重值的修正值,进而计算就地热再生项目的路面质量指数(PQI),对就地热再生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得出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车辙深度指数(RDI)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的权重分别为0.478 7、0.243 2、0.204 5和0.073 5,路面质量指数(PQI)为90.623 1,评价等级为优.结论利用修正后的指标权重计算得出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更适用于辽宁省公路的具体情况.对路用性能后评估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时高温加热(大于200℃)对不同深度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各个加热阶段的路表温度,分别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测试高温加热后不同深度老化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加热后的路表温度高达240℃,同一横截面上存在温度离析;高温加热主要使上面层表面2 cm沥青(RS2)发生二次老化,加热后不同深度沥青老化梯度增大;高温加热后RS2的温度敏感性增加,高温性能增强,低温性能衰减较快。结论可为优化就地热再生老化沥青胶结料性能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路面加热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种红外热风复合式加热新方法.基于传热学和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沥青路面平面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对路面的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沥青路面红外加热法、热风加热法和红外热风复合式加热法的加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沥青路面内部对其进行加热明显提高了路面的加热效率,在同等要求条件下,红外热风复合式加热的加热时间比红外辐射加热缩短了21.5%,比热风加热缩短了43.4%.将热风引入路面内部并对其进行加热,明显提高了热能传递效率,改善了层间温度梯度大等问题.红外热风复合式加热法具有加热均匀性好、加热效果好、效率高和可达软化深度深等优点,保证了再生混合料质量和路面热再生质量.  相似文献   

7.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资源循环链最短、原路面材料价值利用最高的养护技术,可以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再利用,且再生后的路面可以直接作为上面层使用。文章主要介绍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通过案例分析针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就地热再生的适用性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求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合理的加热方式,依托卡罗泰康就地热再生机组,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加热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加热方式、环境因素、加热机的操作参数及加热功率对沥青路面加热温度场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卡罗泰康就地热再生机组的理想加热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程连续式的加热方式,间歇往复式的加热方式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不同的环境温度和风速对加热温度场的影响均比较显著,太阳辐射对加热温度场的影响较小;加热机往返加热的往返距离、运行速度和往返次数共同影响着加热温度场,且存在最佳的组合;不同加热机的加热功率也存在最佳的组合.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方便地分析就地热再生的合理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9.
就地热再生作为高速公路养护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公路养护。文章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庐铜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原路面旧沥青混合料材料性能的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等,结果证明: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养护,能有效改善路面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适用性,依托衡大高速公路,通过对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和集料进行试验分析,分析旧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掺入不同比例的再生剂进行性能试验,确定再生剂的用量;通过对旧集料进行筛分试验,分析旧集料的碎化情况。基于连续两年跟踪观测,从路面抗车辙能力、破损状况、抗滑性能和行驶质量四个方面评价就地热再生的养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热风加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关键技术———加热系统的结构、工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并对其加热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大量的试验 ,设计出适用于再生加热机组的控制系统 ,并对加热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加热实验 ,得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2.
江成云 《科技信息》2013,(8):379-380
本文简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就地热再生加热过程中沥青路面温度场的计算精度,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温度影响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的规律、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预估模型及沥青路面传热模型进行研究。研发基于一维稳态传热原理的单防护平板法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装置,测试不同温度下集料、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以及沥青形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分析温度影响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的机理,对比不同模型预估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的精度;将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引入沥青路面传热模型,对沥青路面传热模型进行优化,并通过模拟加热试验,对优化前后沥青路面传热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逐渐由固态转化为液态,SBS沥青的软化点在50℃附近,导致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在低于5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于5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Williamson模型、并联模型、串联模型和陈则韶模型中,Williamson模型预估的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与试验结果吻合度最好;考虑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规律的沥青路面传热模型更精确,预估的沥青路面加热功率曲线与试验结果重合度好,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过程中加...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养护现状,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维修养护的应用,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系统,为就地热再生工艺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中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加热效果的影响,设计了一套室内加热实验方法,通过记录试验板不同深度处温度变化,得出沥青路面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分析油石比、加热源温度、加热源高度及风速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加热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石比和加热源温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加热板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果;加热源高度和风速的提高会降低加热板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果;并通过研究试验板的散热规律得出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摊铺到碾压完成所需时间应尽量缩短。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特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流变试验确定了再生剂最佳掺量,并对就地热再生混合料(RAC-13)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SMA-13)在4种温度及6种频率下进行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同时结合时温等效原理和CAM模型构建了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与相位角主曲线并分析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随频率增加(或温度降低)而增大,相位角随频率增加(或温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在标准设计条件(20℃、10Hz)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分别是AC-13、SMA-13的1.6、1.1倍,其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抗变形能力且低温抗裂性与SMA-13相当。CAM模型可以拟合得到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与相位角在宽频范围内的发展规律,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率与均匀性、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质量,针对沥青路面养护车加热滚筒不同结构的螺旋叶片,利用Fluent仿真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和分析,建立沥青混合料的流动及加热三维分析模型,采用混合模型、标准k-ε双方程模型、P1辐射模型的方法,研究不同螺旋角螺旋叶片对沥青混合料加热效率及加热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螺旋叶片的螺旋角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率以及加热均匀性影响较大,其中68°螺旋叶片加热效率最高、加热均匀性最好,为加热滚筒螺旋叶片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赵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2,(33):118-118
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目前已成为道路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该文则是以试验段工程为依托,进行对高等级沥青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同时还对试验路应用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采用就地热再生施工后的路面的表面功能特性得到明显改善,路面车辙病害也得到治理,其平整度比施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赵兴贵 《科技信息》2013,(7):392-392
本文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研究背景,阐述了就地热再生的技术原理,并且突出说明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优点,随后,主要论述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车用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孔道内的加热再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加热再生过程中过滤体孔道内微粒燃烧与壁面温度沿轴向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再生条件下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滤体的壁面温度从过滤体前端向后端逐渐升高,且整个过滤体的峰值温度出现在过滤体后端;提高过滤体初始温度,适当地增大再生气流质量流量、气流含氧量以及微粒沉积量都可加快再生过程,但过大的含氧量和微粒沉积量会造成壁面峰值温度过高,过大的气流质量流量会减慢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