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摘要:随着雨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雨水调蓄池和LID措施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选择QD市某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拟雨水系统探究集中式调蓄池、分散式调蓄池及其与LID(low impact evelopment)措施联用后的水力状况,结果表明,分散式小体积雨水调蓄池相对于集中式大体积雨水调蓄池而言,不但可以有效削减洪峰流量,有效缓解上游节点压力,减小溢流量;同时对于管径过小引起的溢流能较好的缓解,也解决了大块建设土地紧缺的问题,控制雨水洪流的效果更全面更有效;LID措施 + 雨水调蓄池的组合措施能有效削减径流峰值、径流总量且可削减调蓄池容积,减小占地。  相似文献   

2.
平时,生活污水基本都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在那里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不会直接流入河中。但遇岷田.方向,到暴雨天,雨水和污水在管道内混合后来不及送到污水处理厂,这时就需要开足水泵,将管道收集的雨污混合水截流送入调蓄池(如下图中红色箭头所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呼延调蓄工程调蓄池的防渗设计,探讨了复合土工膜作为防渗材料在坝体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调蓄削峰设施,加固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快速削减城市内多余的雨水.方法建立一整套城市雨水系统削峰调蓄方法的优选模型,采用城市的降雨资料直接推求暴雨公式,年超大值法选取降雨样本,利用SCS雨型对降雨量进行24 h雨量时程分配,采用初损-后损法计算径流量,用瞬时单位线法模拟各雨水口流量过程线,核算现有城市雨水系统的过水能力,确定调蓄设施的设置位置.根据调蓄设施的位置和调蓄容积,分别对调蓄池和调蓄管进行详细的参数计算和直接建设费估算,最终选出最优方案.结果直接计算出设计要求重现期降雨量,避开现有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不适用于大设计重现期的问题,解决了计算繁琐,计算量大且易出错的问题.结论采用初损-后损法推求设计降雨的径流量,系统即适用于大范围地区的径流量计算,同样适用于小范围地区的径流量计算.近期降雨实测资料进行推求可以摆脱样本资料年限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调蓄池能够提高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有效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的污染问题.该文概括性地介绍了调蓄池的应用前景、工作原理以及设计优化等内容,突出强调了调蓄池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雨水花园是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指导开发的一系列调蓄、管理和利用雨水的有效措施.以湖南省益阳市气候条件为基础,对城市引入雨水花园进行了模型设计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净水层中加入沸石材料后,雨水花园对城市雨水中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67.55%和80.64%;未加入沸石材料时,对城市雨水中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仅为38.45%和72.76%,这说明初期雨水经过雨水花园模型后水质能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建立调蓄池底部沟槽排沙模型,利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调蓄池底部沟槽在不同工况下的水流流态,特别是流道曲率变化处的流场,预测调蓄池在各个运行模式下,是否达到冲淤流速,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来论证.结论表明,数模计算与物理模型试验吻合得很好,降低了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8.
探讨投菌法净化调蓄池蓄积的初期雨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初期雨水中接种由特定的9种细菌和2种真菌组成的菌种可以明显提高净化效果.曝气是影响初期雨水生物处理效果重要的环境条件,只要能给接种的菌种一定的繁殖时间,即使接种菌种量较小也能获得较高的净化率.在有曝气和处理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1 L初期雨水中接种0.1 mL菌悬液时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NH3N、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2%  55.3% 51.1%和82.6%.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海绵措施在流域尺度的雨水径流减控效果,提出适用于海绵城市系统建设的最优组合模式。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构建马草河综合流域洪涝模型,结合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定量评估调蓄池、下凹式绿地及透水铺装海绵组合模式的蓄滞效果。研究结果表明:(a)海绵组合措施对10年一遇以下低重现期降雨径流量、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的削减延迟效果较好;当降雨重现期达到10年一遇及以上时,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削减比例不同程度地降低,洪峰流量削减和峰现时间延迟效果明显降低。(b)实施海绵措施后流域年径流量平均削减39%,各管控地块全部满足控制标准,现行雨水设计规范标准有助于支撑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绿地中土壤和植被最大滞蓄能力,绿地在降雨过程中对雨水的吸收滞留量.分析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对雨水滞蓄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测量和遥感方法对校园内不同植被结构类型绿地的滞蓄能力进行量化.结果校园内绿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平均为0.12 cm/min;校园内20 cm蓄水层土壤及植被可滞蓄雨水总量达到63 117.72 m~3,在50年一遇的降雨强度的情况下,校园内绿地可滞蓄雨水量达到校园内总降雨量的88.15%.结论城市中绿地对雨水具有十分明显的调蓄作用,不同植被结构的绿地调蓄雨水的能力不同,且绿地中的滞蓄能力受植被叶面积指数和土壤性质共同影响,阔叶乔木-灌木-草复合植被结构类型的绿地滞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陈璇 《科技信息》2010,(17):J0391-J0391
武汉是暴雨洪水多发地区,汛期排溃是武汉市排涝工作的重点。武汉市排渍主要依靠泵排,但是泵站排水能力不能满足武汉市的排渍需求,而武汉市湖泊众多,大部分具有规划调蓄功能。经过清淤、禁止养殖、实现雨污分流和初期雨水治理后,汛期雨季可实现湖泊调蓄雨水,从而降低湖泊所在水系排水系统的抽排压力。  相似文献   

12.
为减轻公路运输事故中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径流对敏感水体的影响,并净化桥面降雨径流,探索了跨越敏感水体公路桥梁桥面径流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含了桥梁纵向排水管槽设计和径流收集池设计2个部分内容。根据城市雨水管道设计原理,结合桥面径流排水特征,提出采用半开放结构的明槽作为排水管槽,并依据暴雨重现期为1年的径流量计算桥梁纵向排水管槽尺寸。基于暴雨强度的概念,探讨初期降雨历时及桥面初期雨水径流量的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径流收集池池容的设计方法。基于桥面雨水径流细小颗粒物的污染特性和桥面事故径流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特性,提出径流收集池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采用Stokes公式并结合沉淀要求的表面水力负荷,通过实例验证了提出的收集池与传统的事故径流收集池容积对初期雨水危险化学品沉淀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径流收集池包含初期雨水收集池(池1)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收集池(池2),降雨初期桥面径流先进入池1,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物在池1中经过充分沉淀去除;当径流超过初期雨水量时,将超量径流引入池2,池2采用廊道式设计且第3道隔墙底部过水,轻密度危险化学品借助密度差被隔离在前3区上部空间,以达到降雨期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收集而减轻对敏感水体污染的目的。该双池结构不仅可保障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物在沉淀池中充分沉淀去除,同时,也可有效收集降雨期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减轻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生物滞留池不仅在改善雨水水质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城市道路表面的洪峰和径流。该文分析了城市道路雨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并以道路雨水径流为研究对象,初步论证了生物滞留池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对道路污染物的削减效应。针对有利于城市水文和生态良好的城市道路雨水净化技术,提出了适合城市地区道路雨水利用模式,为建设水源涵养型城市的水文循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城市内涝、缺水和水污染问题,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现有低影响开发设施,提出了适用于岳阳市得胜北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收集岳阳市近30 a的降雨资料,对岳阳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改进,并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大部分小于5%;实体工程下沉式绿地的实际调蓄容积满足岳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调蓄容积的要求;海绵城市系统可促进雨水下渗及在干旱时存储雨水,发挥"渗水"与"储水"功能.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是全国14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针对该情况,昆明市天骄北麓小区项目拟设计配套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方案总结提炼伦华地产已有的雨水收集和雨水处理的先进经验和丰富实例,紧密结合天骄北麓工程现状,以雨水就地蓄渗处理为核心技术路线,实现雨水的储存直接利用、入渗回补和调蓄排放,达到水资源有效和循环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对已建办公建筑按照三星级标准进行绿色建筑给排水改造。本工程室外设计了下凹式绿地、种植屋面、透水铺装以对雨水进行调蓄及渗透,采用智能灌溉,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建筑内改造原有供水系统、管材附件、洁具等,根据用途不同设置计量水表,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7.
生态校园建设的提出,是在微观层面上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的积极探索,通过运用生态适应、低影响开发、弹性设计的建设原则,具体探析实现校园场地如海绵似对雨水进行调蓄管理的"海绵"设施的设计方法,从而实现校园区域内雨洪的自然积存、渗透与净化,有效改善校园及其周边的水生态和水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常规的雨水花园系统主要通过搭建绿色屋顶等雨水滞留设施,实现对径流水量的控制,因其缺少对排水管道拓扑结构的分析步骤,导致径流控制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在线监测的雨水花园系统径流水量控制方法。使用传感设备实现对径流水量的实时监测,并增加蓄存功能。以监测结果为基础,对排水管道拓扑结构差异展开分析,并通过调整模拟降水量、调蓄容积等参数实现对径流水量的控制。实验结果:方法可以达成较高的地表径流衰减率,具备良好的径流水量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生物炭易制备、成本低、孔隙发达、稳定性高、吸附性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以芦苇和玉米芯制备的生物炭作为雨水滞留池填料,通过模拟渗水实验,研究其对雨水的吸持和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玉米芯生物炭填料的水力性能优于芦苇生物炭,其渗水速率达到0.45 mL/(cm·s),储水量达到106 mL;芦苇和玉米芯生物炭均能提高雨水的pH值、降低其氧化还原电位,其中玉米芯生物炭的作用更大;芦苇生物炭对雨水总磷的去除率为55.48%,对Zn~(2+)和Cu~(2+)的去除率分别为74.62%,98.65%,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率为94.12%,这些指标优于玉米芯生物炭.因此,芦苇和玉米芯生物炭有望成为雨水滞留池的新型填料.  相似文献   

20.
北方资源型及水质型缺水、南方洪涝灾害和季节性缺水、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空间不匹配等是我国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十年来,尽管我国在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掌握很多关键技术并研发出一些成功的模式,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外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出雨水及表(浅)层岩溶水资源收集-储存-利用、岩溶含水层水资源调蓄与循环利用、中小流域岩溶水资源综合开发与管理、跨流域(区域)尺度岩溶水资源协调开发,以及岩溶大流域水资源梯级调蓄与综合开发等国外岩溶水开发的成功模式。基于上述模式对我国岩溶地区水资源规划、保护、管理和开发所带来的启示,提出借鉴国外跨流域(区域)尺度岩溶水资源协调开发经验,实施水资源跨流域协调开发,有效解决岩溶地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空间不匹配的问题;按照大流域岩溶水资源梯级调蓄与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在西南岩溶区利用梯级分布且具有密切水文联系的岩溶大洼地,实施集防洪与调蓄水资源等多目标的大岩溶流域梯级水资源开发工程,解决南方岩溶区季节性缺水的难题;重视我国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普遍超采造成岩溶含水层被疏干的水环境问题,启动向岩溶含水层回灌补水计划,增强北方岩溶含水层调蓄水资源的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地下水环境;推进极端干旱岩溶区收集-储存-综合利用雨水、表(浅)层岩溶水或坡面流的技术创新,为我国岩溶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