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本文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指出实践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结果同样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作用在于它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办法,或叫根本方法,根本手段、根本途径,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人们的认识与认识对象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突出实践特色,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原则。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成就事业的永恒主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观点,践行科学发展,必须破除书本崇拜、权力影响、经验束缚和从众局限。在实践中,要把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大胆开拓创新结合起来,把贯彻上级精神与形成自身特色结合起来,把正视发展困难与发挥能动作用结合起来,坚持紧贴实际、付诸实干、增加实惠、突出实绩。  相似文献   

3.
数学真理性的标准问题,数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验证数学真理性的“最后标准”是形式逻辑.也有人认为,形式逻辑和社会实践二者都是验证数学真理性的客观标准.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检验数学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而不是形式逻辑.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分析实践验证(或称实践证明)和数学中的逻辑证明的特点、作用及其二者的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4.
在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看来应该从感性的活动,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所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要把客体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主体的改造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和客体就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和认识和被认识的双重关系。艺术设计活动是自人类进入文明以来就有的活动,是我们所特有的实践方式,是我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手段、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5.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阐明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正确理解实践概念的科学涵义,直到今天仍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有一种意见认为,实践是社会的人(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客体)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总和。这个定义的优点就是很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区别开来。但是这个定义有不足之处,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因为人类的活动是丰富的复杂的。如果只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算是实践活动的话,那…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的实践活动,是通过客观的实验、试验及理性的分析、归纳,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或反复的实践检验,揭示、发现及积累、运用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理性客观、可证伪、普遍必然性等特性,已成为一种日益强盛的  相似文献   

7.
一文艺是文学和艺术的统称,它包括文学艺术的各个部类,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属于社会的精神现象,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范畴。文艺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如何呢?马克思主义认为:第一、文艺有认识世界的作用,文艺作品有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作用。恩格斯就说,他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第二、文艺有改造世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净化人们的灵魂,塑造人们的灵魂,然后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文艺的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的真正内涵是:实践是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是认识的对象、源泉;是认识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客观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之于对象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桥梁,也无需桥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同时又认为意识对于物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的表现,第一,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第二,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的这种能动作用,正如列宁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毛泽东同志说过:“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的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包括对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检验。实践检验价值认识与检验事实认识不同,它有自身的特点。实践检验价值认识以价值标准为尺度,价值标准的具体性、多层次性、历史性决定了实践检验价值认识的特殊复杂性;“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检验价值认识的最高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1.
谢征 《科技信息》2008,(22):220-221
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求真务实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以主体的能动活动建构主—客体统一的关系,从而使其实践活动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求真务实理论的“求真”,即追求真理,“务实”,即创造价值,它是以真理性和价值性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求真务实理论要求人们从主体出发,进行“合目的性”的自觉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邓小平实事求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揭示胡锦涛同志求真务实理论的价值内蕴,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假说是依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事物的现象与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这种解释是真理还是谬误,是需要检验的,这个检验的过程,就是所谓假说的验证。假说的验证,从根本上看,是用实践检验假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过程。我们确信,实践是检验假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然而,具体的检验过程却是相当复杂的,是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结合运用的过程,需要借助科学的思维方法。关于这后一个问题,不少学者已开始研究,但与对前一个问题的研究相比,是很不够的。本文旨在探讨后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它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客体对象在主体头脑中的反映是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而取得的。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中介,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认识就内容来说是客观的,而客观的内容所以能够在主体头脑中得到反映,特别是正确的反映则依赖于实践。就认识得以产生的意义上说,实践是基础,离开实践的认识便是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4.
<正> 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这不仅说明任何具有真理性的理论都来自于社会实践,而且说明任何具有真理性的理论都不是静止的,永远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样如此,也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逐步得到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从倡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提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他不仅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更加深化和具体化,而且还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高度辩证地统一起来,为我们判断理论上的是非和检验实际工作的成败得失提供了更科学、更具体的综合标准  相似文献   

16.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申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这一基本原理,指出任何理论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去检验,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当时,这篇文章有力地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讨论的结果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打破了禁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期间,我国进行了一次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迄今已经十年了。通过那次大讨论,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全党和全国人民统一了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得到了纠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  相似文献   

18.
邹彤雯 《科技信息》2008,(7):141-142
人类在其实践活动中要想有效地改造世界,离不开正确地认识世界,而正确地认识世界又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科学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事件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因为理论知识的枯燥和抽象,而无法真正的掌握其精髓,更很难应用到生活中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所以,若能把所学的原理与我们日常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对于学习和正确的把握知识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科技革命是由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包括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观念)的飞跃进步所引起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当代科技革命,又称新技术革命,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标志。截至目前,当代科技革命已经在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李纲  袁宏松 《科技资讯》2014,(30):245-245
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展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高度评价,再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极强地显示出了它的真理品质。但值得警惕的是,近几年来,有些人误解实践的科学含义,甚至把它绝对化,在现实中表现为"先开枪,后瞄准"的冒险主义,并常常造成一些消极的实践后果。该文旨在通过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实践","惟一"的含义以及实践检验和逻辑推理关系的再认识,希冀为进入到理论误区的人们提个醒,避免发生检验谬误的盲目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