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片名翻译的异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翻译中异化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电影片名翻译中对文化因素处理所采取的异化方法,并结合实例进一步分析了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电影片名翻译的异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翻译中异化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电影片名翻译中对文化因素处理所采取的异化方法,并结合实例进一步分析了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 ,拟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策略的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出发 ,对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并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强调异化 ,不是否认归化 ,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必要性、目的和现状,并探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指出电影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电影名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是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最终目的是让观众接受,得到艺术的熏陶,同时又保证电影的票房收入。  相似文献   

5.
异化与归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种主要策略.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探索出翻译的本质,从读者的阅读认知过程来重新阐释在文化翻译中如何处理异化与归化策略问题,指出异化法优先,其次异化加释意(注释),最后在前两种方法都不尽人意时用归化法的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6.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不同的处理语言形式和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在导游词翻译中,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动态统一的关系,应该把归化和异化策略结合起来,处理好源语与目标语的关系,减少文化冲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贾红瑜  岳世良 《科技信息》2008,(19):260-260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差别主要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还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的还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的。异化与归化各有利弊,应辩证地运用。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初学翻译的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愈来愈多的中文影片跨出国门,直杀好莱坞、嘎纳与柏林。影片的片名毫无疑问首当其冲,是点睛之笔,起导视与促销的作用。因此,影片片名的翻译相当关键。笔者以100部中文影片的中英文片名为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中文影片片名的英译现状,包括片名翻译的特点、策略(归化与异化)、技巧(音译、直译、意译与另译)等。  相似文献   

9.
归化法和异化法是处理原语文化时采取的两种策略,翻译有着丰厚文化内涵的汉语习语时,译者更要面对归化法和异化法的选择。本文着重阐述了汉语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及处理对策,发展趋势,及与文本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归化法和异化法是处理原语文化时采取的两种策略,翻译有着丰厚文化内涵的汉语习语时,译者更要面对归化法和异化法的选择。本文着重阐述了汉语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及处理对策,发展趋势,及与文本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焦月 《科技信息》2012,(22):159-159
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翻译的过程中,有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着其策略的选择,本文从二者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并分析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对当今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心虎 《科技信息》2013,(12):180-180
谚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更多的是文化层面。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根据谚语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其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后得出异化的翻译策略要优越于归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于利波 《科技资讯》2010,(1):241-241,243
归化和异化一直以来是翻译界争论的问题,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如何对两种翻译策略的恰当选择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将从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社会文化,语用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准确把握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中对文化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前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而后者则以原语文化为归宿。随着后殖民研究的兴起,翻译研究也有了新的视角,国内也出现了一种"贬归化,扬异化"的势头。从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身份研究入手,探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归化和弄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策略。电影字幕翻译必须寻找两种翻译策略的平衡点,做到归化和异化的融合,以避免文化因素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在两种文化间搭桥梁,体现了一种文化渗透溶合到另一种文化中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异化译法、还是归化译法还是两者井用?这是译界长久争论的一个问题。那么作为深厚文化承裁者的谚语的翻译,本人试着从谚语套用,归化译法、异化译法、归化、异化相结合三个方面举例进行阐述,以探究谚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前者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后者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问题是中国翻译界激烈争论已久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化差异是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兼用两种翻译策略,实现让读者理解文化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翻译界,关于翻译过程中如何选用归化与异化策略的争论由来已久。大部分的译者倾向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并用。近年来,更多的译者倾向于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因此,探讨异化策略的优势所在,指出异化并非万能,分析过度异化的缺陷及过度异化的可能成因,以期提醒译者在选用异化策略的过程中把握异化的度,从而真正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在文学翻译中存在着异化和归化现象,而文学翻译又主要采用“异化”,“归化”是“异化”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菲 《科技信息》2010,(26):I0164-I0164,I0166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从这两个术语的来源和概念入手,分析两者的对立矛盾及其辩证统一的关系。然后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并用互补。从而得出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