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偶氮胂Ⅲ(ArSⅢ)配合物在溶液中和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形成条件.给出了-ArsⅢ在溶液中和树脂中各自的吸收光谱,λmax液=650.3nm,λmax树脂=660nm。在大量硝酸盐存在下,与形成Eu(NO3)3),该配阴离子与ArⅢ显色后,能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以NO-3型树脂吸附率高且保持恒定。对溶液相及树脂相配合物的组成研究表明:溶液相Eu:AⅢ=1:1;树脂相Eu:ArsⅢ=1:6。树脂配合物一阶导数光谱峰位置为:576.0(+)nm,1.599(十)D1;655.2(-1)nm,2.114(-)D1。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砷废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合成制备了一种对As(Ⅲ)离子高效选择性吸附的螯合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该螯合树脂从含砷溶液中脱除砷的最佳条件。用该离子交换柱吸附脱砷;柱体10mm(φ)×255mm、常温、pH5.0、流速600mL/h,含As(Ⅲ)5g/L的溶液脱砷率高于99.99%,脱砷溶液中砷含量完全达标,含As(Ⅲ)溶液中共有的其它离子绝大部分不干扰螯合树脂树As(Ⅲ)离子的交换吸附,仅Hg(Ⅱ)离子在该螯合树脂上也表现出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薄层树脂相光度法测定锡的操作条件采用在0.1 mol·L-1 的介质中,以水扬基萤光酮(SAF)为显色剂,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着测定锡灵敏度比溶液光度法提高80 倍,除As(Ⅲ) 、Sb( Ⅲ) 、Fe( Ⅲ)外,其余共存离子基本无干扰实测了天然水中锡,加标回收率93% ~99%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薄层树脂相光度法测定锡的操作条件,采用在0.1mol·L^-1的介质中,以水扬基萤光桐(SAF)为显色剂,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着测定锡,灵敏度比溶液不度法提高80倍,除As(Ⅲ)、Sb(Ⅲ)、Fe(Ⅲ)外,其余共存离子基本无干扰,实不则了天然水中锡,加标回收率93-99%  相似文献   

5.
D001CC强酸性树脂吸附分离金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D001CC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从硫脲浸金液中吸附分离金和银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该树脂对硫脲金(Au(Tu)2+ )、硫脲银(Ag(Tu)2+ )配离子(Tu= CS(NH2)2)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Au 为68.8m g/g-Resin,Ag 为99.1m g/g-Resin。负载金银的树脂可分别用NaCN-NaOH 溶液和Na2S2O3 的H3BO3-NaOH 缓冲溶液定量洗脱,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金银分离  相似文献   

6.
用20—3Q%ABS树脂丙酮溶液为铸型剂,在人和一些哺乳类动物的分离颞骨及新鲜尸体上灌注内耳铸型,经过灌注、硬化、腐蚀、冲洗和修整五个步骤。所铸内耳铸型能逼真的显示内耳各部的形态结构及其在颞骨内的自然位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Eu^3+-偶氮胂Ⅲ(ArSⅢ)配合物在溶液中和在离子树中的形成条件,给出了Eu^3+-ArsⅢ在溶液中和树脂中各自的吸收光谱,λmax液=650.3nm,λmax树脂=660nm,在大量硝酸盐存在下,Eu^3+-与NO3形成与Eu(NO3),该配阴离了与ArsⅢ显色后,能为强碱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以NO3树脂吸附率高且保持恒定。对溶液相及树脂及相配合的组成研究表明,溶液相Eu:Ars  相似文献   

8.
系统介绍了树脂铸型法在木本植物导管分子结构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微血管铸型技术,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中国林蛙( Rana temporariachensinensis) 脉络膜毛细血管构筑情况. 结果表明, 中国林蛙脉络膜毛细血管排列成单层并相互吻合成密集网, 毛细血管管径10~21 μm . 脉络膜前部毛细血管网较稀疏, 网眼孔径为8 ~29 μm ; 后部毛细血管网较密集, 网眼孔径为7 ~16 μm . 脉络膜后部毛细血管终止于视神经周围, 并不参与视神经乳头的血液供应. 脉络膜毛细血管铸型表面光滑, 可显示有内皮细胞核压迹.  相似文献   

10.
图的第二个最小特征值的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G是n个顶点的简单图,λn-1(G)为G的第二个最小特征值。G的非孤立点形成的图记为G1,V(G1)=s,(3≤s≤n)。本文主要证明了:a.若G1不是完全偶图,则λn-1(G)≤λs-1(K2,s-2^-e),等式成立=G1≌K2,s-2^-^e。其中图K2,s-2^-^e为完全偶图K2,s-2去掉一边e而得到的图b.若G1既不是完全偶图,又不是K2,s-2^-e,则λn-1(G)<-√2/2  相似文献   

11.
用光镜对初孵扬子鳄端脑基底中枢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基底中枢可分为背侧区、中心区、腹侧区、隔区及周围神经核:嗅前核、侧嗅束核、嗅结节、Broca斜角带核、横核等.本文对这些区域及核团进行了定位,并就其特征同其他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一种合成马来海松酸单酰氯的简单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并用马来海松酸单酰氯与各种二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双酰胺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方法简单可行,反应条件温和,得率高。  相似文献   

13.
用含镁较高的石灰质原料生产水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采用萤石-石膏复合矿化剂在较低温度下有可能烧成安定性合格的高镁硅酸盐水泥.作者用化学分析、反光显微镜等方法,探讨了熟料中氟硫含量、氟硫比、硅率以及煅烧温度对熟料中MgO的分布、存在形式和微观状态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初孵扬子鳄大脑皮层组织学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用光镜对扬子鳄大脑皮层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 .扬子鳄大脑皮层可分为外网状层、细胞层和内网状层三层 ,神经细胞绝大多数集中于细胞层内 ,内、外网状层中零星分布一些小细胞 .从内侧到外侧 ,大脑皮层可分为海马、新皮质和梨状皮质三部分 ,三者之间无明显界线 ,细胞排布有所区别 .本文对扬子鳄的大脑皮层同其他脊椎动物的进行了比较讨论 .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五个花岗岩风化壳中残留长石的表面结构特征.在风化作用过程中,长石晶体表面发生了显著的不均衡溶蚀,并形成多种富特征性的溶蚀痕迹;双晶接合面、解理面、条纹长石中的主、嵌晶界面、构造破裂面等部位是长石晶体上优先溶蚀的部位.风化残留长石表面结构特征形成的因素包括长石的结晶学性质、研究区的气温、降水条件及长石晶体被风化的程度.建议在沉积岩成岩作用等研究工作中,应注意陆源长石碎屑表面可能存在的风化溶蚀痕迹对有关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松柏纲、红豆杉纲植物中发现导管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圆柏 Sabina chinensis(Linn.)Ant.、兴安圆柏Sabina davurica(Pall)Ant.、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a Sweet、长叶竹柏Nageia fleuryi(Hickel)de Laubenf.、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 de Laubenf.、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ook.f.和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Fu的茎或茎、叶进行组织结构离析,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发现各种类的组织中均具有导管.每个种的导管类型中均有环纹、螺纹、网纹和孔纹导管,部分种类有梯纹导管.此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这些类群的系统进化过程,以及为何在大部分裸子植物已经灭绝的情况下,这些类群依然能经受得住各类严酷的环境胁迫,而顽强地生存、繁衍至今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如裸子植物的系统学、解剖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渔船液压机械在满足工况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系统效率节省能耗,已广泛引起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两种适用于渔船机械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能够提高效率并改善调速性能的负载压力适应控制回路的工作特性和节能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精制的乙交酯(GA)、丙交酯(dl-LA)为单体制得了聚乙交酯(PGA)、聚丙交酯(PLA)和乙交酯与丙交酯以不同组成比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该系列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GA和PGLA910熔体的粘弹性,这为选择合适的纺丝条件提供依据,并将该系列聚合物埋入动物体内进行体内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无毒性,60天后可被动物体吸收。这是一类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生物降解材料,可用作可吸收医用缝线,外科植入材料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气相沉积法(CVD和PVD)获得的TiC/TiN涂层,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x射线相结构分析,以及硬度、结合力、开裂情况的测定与分析,弄清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提出了涂层的形成机制。测定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在高速钢基体上由PVD法沉积的TiN涂层约为7.09kgf/mm~2,在T10钢基体上由CVD法沉积的TiC涂层约为93.82kgf/mm~2。还探讨了涂层的断裂机制,讨论了涂层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上述研究,为稳定、高效制备优质TiC/TiN涂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套血管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组织工程小血管托架材料进行了分析,从而开发完成了一套用于构建直径为2 mm的小血管托架;通过收集人的原代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和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进行体外扩增和培养,并选用第3代细胞与聚羟基乙酸酯(PGA)复合后置于血管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在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4周后,对材料复合物进行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和扫描电镜等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血管色泽明亮,有一定的弹性,细胞分泌的胶原基质排列较规则,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血管含有平滑肌弹性肌动蛋白的成分.说明改进的血管生物反应器能模拟血管的力学环境,并能利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扣脂肪基质干细胞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小血管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