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具有阻带抑制特性的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传输线理论分析了并联微带开路线产生传输零点的原理,设计了一个基于双模谐振器结构,中心频率为1.9 GHz、分数带宽为2%的改进型微带发夹式带通滤波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较为一致,表明该类型的滤波器具有显著的上边阻带抑制特性,可以应用于高性能微波滤波器和双工器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针对寄生通带降低了耦合微带带通滤波器选择性的问题,设计了1/4波长型阶跃阻抗谐振器(SIR)的微带带通滤波器.以平行耦合微带线为基础。从上层微带线结构着手,对SIR的谐振特性和设计参量进行了推导,根据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指标,在馈线端端接相应的SIR谐振结构。使带通滤波器在寄生通带处的衰减达到了.45dB,提高了带通滤波器的选择性.采用插入损耗和网络综合的方法,利用ADs仿真工具对该滤波器进行优化仿真设计。结果表明。基于SIR结构的滤波器克服了寄生通带对设计通带的影响,提高了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简便且精确的阻抗分析法,它对探讨简便、快捷的微带滤波器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体积小、重量轻的新型高性能滤波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阻抗分析法对连续变化的微带滤波器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设计了连续变化的带阻和低通微带滤波器,给出了滤波器的形状和结构尺寸.实际制作并测试了几种典型的微带滤波器,理论结果与测试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4.
基于微带SIR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紧凑的微带多耦合带通滤波器结构,介绍了通过控制微带SIR谐振器的阻抗比值来调整二阶通带中心频率的位置,从而实现二阶杂波抑制和改善滤波器上边阻带衰减特性的原理.最后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3.65 GHz,分数带宽约为3.5%的微带多耦合SIR带通滤波器,仿真表明其频率响应在1阶杂波频点处有-10 dB左右的衰减,使得滤波器在上边阻带的衰减更陡峭,通带更对称.制作的电路在中心频率处的插入损耗测试结果为-3.2 dB,带宽大约为120 MHz,和仿真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种新型的微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5个微带发卡单元构成,中心频率为2.4 GHz,利用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特性,在通频带上、下边沿分别插入一个传输零点;同时将二次谐波推向更高的频段,离开中心频率近3.5 GHz.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既提高了带内性能,使得通频带的边沿非常陡峭,同时又抑制了二次谐波.实测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实现了谐波抑制,且没有出现频偏现象,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但带内性能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制作了中心频率为2 007.5MH z,带宽为15MH z的6阶T l2B a2C aCu2O8高温超导微带滤波器.采用在谐振器之间插入微带条来微调耦合间距的办法,提高了设计的精确度.实测结果表明滤波器的最小插入损耗为0.25 dB,带外抑制约60 dB,带内波纹为0.16 dB,中心频率、带宽以及边带陡峭度等都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与制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无线电频谱越来越拥挤,这就使滤波器变得愈发的重要,对滤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主要设计了一种以发夹滤波器与交叉耦合滤波器为理论基础的L波段微带带通滤波器,以增强滤波器带外抑制能力和降低寄生通带的影响,从而提高窄带滤波器的性能。利用ADS和HFSS,设计了L波段滤波器,并制作了滤波器实物,实测其通带频率范围7.8-8.7GHz,带内插损3.25dB,带外抑制性能均大于21.5dB,所设计的带通滤波器各项性能均优于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无线电频谱越来越拥挤,这就使滤波器变得愈发的重要,对滤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设计了一种以发夹滤波器与交叉耦合滤波器为理论基础的X波段微带带通滤波器,以增强滤波器带外抑制能力和降低寄生通带的影响,从而提高窄带滤波器的性能。利用ADS和HFSS,设计了X波段滤波器,并制作了滤波器实物,实测其通带频率范围7.8~8.7 GHz,带内插损3.25 d B,带外抑制性能均大于21.5 d B,所设计的带通滤波器各项性能均优于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通信系统中,滤波器对滤除带外信号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的平行耦合线滤波器和发夹线滤波器来说,存在体积较大以及寄生通带的问题。【方法】使用微带扇形枝节设计出一个小尺寸Ka波段带通滤波器。首先针对扇形枝节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然后使用全波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对滤波器进行建模仿真,并通过调整扇形枝节的半径和角度等参数,对初始模型进行优化改进。最后使用RO5880基板对滤波器进行加工。【结果】实际测试得到滤波器中心频率约36.9 GHz,带宽约为4.57 GHz,达到了设计指标。【结论】本设计相较于同频段的平行耦合线滤波器占用更小的体积,且在低频段对带外信号的抑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原型,应用饲置转换和Richards变换进行微带滤波器设计,得到的滤波器具有较强的二次通带抑制能力。对设计结果进行的仿真表明,滤波器3dB通带范围4.1~4.9GHz,对二次谐波处寄生通带的抑制大于50dB。本文的设计方法简单高效,具有通用性;得到的微帝滤波器结构小巧,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多采用外差技术来获得大气风场在雷达径向方向上的速度大小和正负.本文基于镜频抑制技术,使用全光纤90°相位控制器研制了连续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本振光或接收信号进行相位控制,得到正交的IQ信号,采用镜频抑制技术,探测得到径向风速的大小和正负,相对于使用外差技术的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具有信噪比更高、雷达存储能力更强、在相同的ADC采样速率下测速范围更大等特点.文中最后通过与风速计的大量对比试验,进一步对连续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的数据的可信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得的风向正负与风速计完全一致,风速大小的偏差为-0.03 m/s,标准差为0.63 m/s,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加窗全相位DFT数字滤波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全相位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数字滤波器的直接频域实现网络结构,对输入或输出数据加窗,导出了一种新型的加窗全相位DFT数字滤波器.其频率特性比不加窗的又有较大提高,幅频响应等于或逼近频率采样值,通带纹波极小,阻带衰减极大,过渡带陡峭,零相位,滤波性能和实现的简捷性超过其他传统方法.它除了可以采用通常的卷积结构外,也可采用直接频域网络实现,此文给出了它的直接频域网络组成及其简化算法,这种网络具有实时自设计功能,可构成时变系统,用于滤波器传递函数实时可变的场合,便于集成为频响和长度均可编程的通用零相位数字滤波器,它是数字滤波器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实现结构。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陷波器的科氏流量计信号频率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对科氏流量计信号频率随机缓慢变化的持续跟踪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式ANF的科氏流量计信号频率跟踪方法。针对频率、幅值和相位均按照随机游动模型变化的科氏流量计时变信号模型,采用一种利用Steiglitz-McBrid系统辨识方法发展来的新式ANF对信号进行陷波滤波,快速检测信号频率并持续跟踪信号频率的变化;通过计算机仿真与格型ANF方法的跟踪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方法可获得很好的频率跟踪效果,具有收敛速度快、长时间持续跟踪信号频率随机缓慢变化的稳定性和精度更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乌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8103-8105,8115
根据格型自适应的结构原理,运用了一种频率响应非对称的修正自适应格型陷波器(improved adaptive lattice notchfilter,I-ALNF)在科氏流量计上的应用,并把零极点参数全部引入自适应算法中,使得算法与陷波器完全匹配,且使陷波器具有更好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修正格型自适应陷波器比格型自适应陷波器的频率跟踪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4级交叉耦合的拓扑结构,并用其设计了一个多层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非相邻谐振腔间的交叉耦合使滤波器产生了2个有限传输零点,改善了滤波器的性能.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滤波器进行设计和仿真,并用8层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对其进行加工.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证明了所给滤波器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对微波低通滤波器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信号流图法对滤波器进行了性能分析;经过调试,实验验证的结果较好。其中用信号流图法对滤波器反射系数的幅频特性分析有助于混频器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多标准无线发射机中的双通道基带模块,每个通道由一个10位电流驱动型数模转换器(DAC)和一个可重构的四阶巴特沃斯型低通滤波器级联构成.该模块能够适用于GSM,TD-SCDMA,以及WCDMA共3种标准的无线发射机.在这3种标准下,DAC的工作频率以及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分别为16 MHz/250 kHz,6...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2个传输零点的微带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 BPF).该滤波器采用2个新型慢波谐振器,具有较宽的上阻带带宽.该滤波器设计简单,由于利用"N+2”耦合矩阵的方法而呈现出较高的频率选择性.测量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在中心频率2.4 GHz处的插入损耗为1.66 dB,上阻带频率达到7.0 GHz.实测和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开口谐振环-基片集成波导(complementary split-ring resonator-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CSRR-SIW)结构的复合左右手带通滤波器,可应用于5G频段。采用互补开口谐振环(complementary split-ring resonator,CSRR)代替传统开口谐振环结构,有效地减小了中心频率,通过改变端口馈电方式展宽了带宽并改善了高频端带外抑制特性。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结构将电磁波限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传播,使得该款滤波器较为紧凑。将4个具有左手特性的互补开口谐振环单元加载到带通滤波器中,通过调整优化,可在通带处产生2个传输零点,并进一步缩小滤波器的体积。测试结果显示: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4.92 GHz,3 dB带宽为240 MHz,带内插损最大值为1.7 dB,且在5.88~13.80 GHz的带外抑制大于20 dB。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工作于2.4 GHz的环状蝶式双模滤波器进行了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不断改变微扰金属贴片的尺寸优化得到环状蝶式双模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2.4 GHz,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能很好地满足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应用要求,同时环状蝶式双模滤波器的几何尺寸比传统的由其他谐振器构成的微带滤波器的几何尺寸减小了40%以上;为了进一步的优化,采用四极微带双模谐振器来设计滤波器,滤波器由通带向到阻带的过渡十分陡峭,具有更加优异的选频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