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陶芙蓉  范彩霞 《甘肃科技》2013,(21):132-133
探讨了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重要性.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了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对照组各52例.2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干预组1~2次/d排便的比例(53.8%)显著高于对照组(15.4%),且便秘(7.7%)、心律失常(1.9%)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7%、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对预防AMI患者便秘、解除患者焦虑、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AMI组、AMI药物(心得安)治疗组。AMI磁场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和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cAMP、cGMP,血清Mg 含量。结果表明:AMI磁场治疗组血浆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明显低于AMI组(P<0.05),与药物治疗组近似,略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磁作用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磁作用对照组最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AMI磁场治疗组血清Mg+.含量明显高于AMI组(P<0.05),与药物治疗组近似。略低于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磁作用对照组最高,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证实了磁场对动物实验性AMI,心肌的保护作用,为磁场用于AMI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朱玉霞 《甘肃科技》2021,37(20):149-150,125
分析细节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60例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在2018年9月-2019年11月内,随机分为细节组(30例)和参考组(30例).其中参考组给予透析患者常规护理,细节组给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细节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细节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较参考组36.67%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细节组SDS评分及SAS评分较参考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GQOLI-74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细节组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细节护理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社区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希望社区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以有效的心理、饮食、生活等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分别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可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延缓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探讨磁场对AM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空白对照组、磁疗对照组,AMI组和AMI磁场治疗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两天和六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心肌中MDA含量。结果:在第二天测定时,AMI磁疗组与AMI组血浆和心肌的MDA无显著差异(P>0.05),AMI磁疗组和AMI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磁疗对照组。当第六天测定时,AMI磁场治疗组MDA明显低于AMI组(P<0.01)。结论:磁场能降低血浆及心肌中MDA含量,减少体内氧自由基,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这也为磁场用于AMI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马尾松花粉硫酸酯化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通过高糖高脂饲料联合35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成模.成模后将小鼠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200 mg/kg·d PPM60组、200 mg/kg·d SPPM60组、200 mg/kg·d二甲双胍组),口服治疗4周.第4周末检测体重、血糖、胰岛素水平、口服糖耐量测试、胰岛素敏感指数等,组织学分析各组小鼠胰岛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和糖耐量水平受到损坏.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胰岛形态受损明显.经PPM60治疗后高血糖症得到改善(P<0.05),但是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变化差异性不显著.经SPPM60和二甲双胍治疗后高血糖症(P<0.01)、高胰岛素血症(P<0.01)以及胰岛素敏感性(P<0.01)得到改善,胰岛形态受损情况得到一定恢复.SPPM60组与PPM60组相比,各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振荡的影响。方法将86例AN/患者分为倍他乐克组和对照组各43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测量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心率振荡的两个参数:振荡初始(1D)和振荡斜率(TS)。结果两组治疗后TO明显降低,而偈则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倍他乐克组治疗后T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倍他乐克早期使用可以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心率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化疗的42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用药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化疗前按常规予以健康宣教;实验组除常规宣教外,由责任组长负责全程护理干预.两组均在实施白血病缓解期巩固化疗半年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并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 未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不遵医行为、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减少了化疗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思诺思对照组和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8天后,对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3.3%(P〈0.05).针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为73.3%,西药对照组为43.3%(P〈0.05).针刺治疗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思诺思,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 FRP5)与心肌损伤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心肌损伤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各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s FRP5及CK-MB、c Tn I的差异;对比分析s FRP5水平与病情的关系,并对AMI组患者血清s FRP5与CKMB、c Tn 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s FRP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s FRP5与血清CK-MB、c Tn I呈负相关;s FRP5在轻度AMI患者中的含量高于中度AMI,中度AMI高于重度AM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损伤患者血清s FRP5水平较对照组低,与心肌损伤实验室指标(CK-MB、c Tn I)呈负相关,提示s FRP5可能是心肌损伤患者的保护因素,可作为AMI诊断及心肌损伤病情评估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1例(高龄组)和同期接受PCI治疗的40~6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7例(中年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Syntax评分、植入支架的数量及长度、近期效果和主要并发症,并提出护理要点.结果高龄组与中年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病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三支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完全再血管化率、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长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TIMIⅢ级血流、急性或亚急性血栓、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PCI治疗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与中年组无差异,整体护理是保证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15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75)和安全管理组(n=75)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安全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管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6.0%,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3%,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包括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安全管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0例运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干预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恐惧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配合治疗的程度。结果干预组病人,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无创性机械通气病人的恐惧,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例危重病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结果病人的肝肾功能肠外营养后与营养前相比有意义(P<0.05及P<0.01)。病人状况根据KPS评分有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则改善不明显。结论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病情及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服务效果.方法选择102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理念,优化、完善日常护理服务及相关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受、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感受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可以改变、优化当前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日常护理服务,确保相关护理服务措施可以贴合患者现实的疾病状态,解决患者日常的疾病问题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对改善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与干预前,干预3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评定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末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的总分及各纬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在干预后仅在歧视、病情掩饰的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干预3个月末的总分和歧视、病情掩饰、积极效应3个维度分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在干预3个月末,WHOQOL-100评分如下:观察组独立性、社会关系心理状态及生理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患者按住院日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入院时,实行首接护士负责制,病房护士到门诊接患者;住院期间,每个护理服务环节实行人性化理念,如工作流程人性化、创造温馨病房、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尊重生命等;出院时,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换,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加强跟踪随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62例具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前囟张力监测,做好皮疹、发热、并发症的护理。结果60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患儿死亡。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早期干预,做好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可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12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63)和综合护理组(n=63),并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护理疗效、血清FT3、FT4水平、SAS、SD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心功能分级Ⅰ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Ⅲ级比例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6.8%(61/6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1.0%(51/63),P0.05),血清FT3、FT4水平、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运动减肥人体体态与血脂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0名青少年单纯性肥胖者,经12周的运动减肥,研究了运动对单纯性肥胖者减肥人体体态与血脂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实验前后测量和测定有关体态和血脂指标,采用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平均减轻5.26kg)、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值下降(P<0.05);血脂TG、TC、LDL-C、Lp(a)及ApoB下降(P<0.05),且与体态指标正相关(P<0.05或0.01),HDL-C和ApoA1上升(其中HDL-C显著P<0.05),且与体态指标负相关(P<0.05或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