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乳化重油的粘度变化对重油掺水乳化燃烧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很大影响 对粘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实验发现 :乳化重油的粘度与其温度、掺水率有关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随掺水率的增加而增加 ;对机械乳化的乳化重油 ,其粘度随搅拌速度的增大和搅拌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加 ,从而从实验方面论证了粘度增加的本质与能量观点的一致性 ;并且验证和推广了前人提出的经验公式 ,得出了新的实验公式 图 5 ,表 2 ,参 8  相似文献   

2.
在W /O乳化重油黏度变化影响因素系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掺水重油在乳化过程中黏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机械搅拌进行乳化的掺水重油 ,其黏度的变化与温度、掺水率、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等因素有关 ;在重油掺水机械搅拌乳化过程中影响黏度变化程度最大的因素是温度 ,其次是掺水率 ,然后是搅拌时间 ,影响程度最小的是搅拌速率 .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掺水率的增加黏度是逐渐增加的 ,二者对黏度的影响程度相当 (温度的影响略大于掺水率的影响 ) ;随搅拌速率的增大和搅拌时间的延长 ,掺水乳化重油的黏度也是呈增加的趋势 ,二者对黏度的影响程度也相当 (搅拌时间的影响略大于搅拌速率的影响 ) .表 5 ,参 6  相似文献   

3.
为了节能,近年来,烧油的单位逐步减少,但在玻璃、搪瓷、灯泡、热水瓶、陶瓷等硅酸盐系统和造纸的碱回收以及小发电行业,燃油用量仍很可观。燃油掺水是节油的一项有效措施,但在实际使用中推广一直不快,原因主要是对此项节油措施缺乏理论上的认识,和工具设备、操作条件上的不相适应。燃油掺水可以提高油的雾化效率,改善燃烧,降低油耗。但要进一步提高燃油掺水燃烧的效果,关键在于改进油和水的乳化质量。目前乳化方法虽不少,唯以超声乳化较受人们重视,最近设计并经试用成功的“悬臂簧片式超声波乳化器”,是一种较理想的乳化工具,它具有工作压力要求不高,不需增添其他动力设  相似文献   

4.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功重油掺水乳化剂,并通过专家验收。目前。我国燃烧用重油达1000万吨左右,按重油掺水燃烧时添加量为千分之五计,则全国需用乳化剂量达5万吨左右。目前国内重油缺口量很大,据统计,仅1994年缺口就达370多万吨,因此,该项成果推广前景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当前,由于能源短缺情况加剧,国内外均采用新型工艺裂解重渣油,以降低成本。因此,用于加热的燃料重油越来越紧缺,而且直接燃烧重油时,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燃烧不充分,锅炉的燃烧效率也较低。这种重油掺水燃烧乳…  相似文献   

5.
汽油掺水     
为了节省能源,国内外都很重视汽油掺水燃烧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据报道,国外已取得较好的节油效果。我国也在试验推广这项新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汽油掺水,并不是简单地把水倒入汽油中就可使用。俗话说,油、水不相容,油与水在分离状态下是不能燃烧的。必须把汽油和水很好地混合,使油把水滴小颗粒包起来,成为乳化状态才能燃烧,而乳化工艺是汽油掺水的关键。目前,美、日、英等国应用汽油掺水燃  相似文献   

6.
重油掺水燃烧及其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油掺水燃烧可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并能减少燃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但油和水的掺和比例不能是任意的.燃烧效率并不是一味地随着乳化油中水的含量增大而增大,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燃烧效率是随着乳化油中水的含量增大而增大,超出该范围,燃烧效率不是增大,而是减少.文中提出了估算油水比例的“类欠阻尼系统”法及估算公式,提供了一种较为经济实用、运行可靠性高的工业锅炉重油掺水乳化燃烧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重油的物理性质变化,燃烧机理和空气过剩系数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利用乳化装置将水掺入到重油中的节能技术机理。现场测试表明该技术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乳化燃油的特性及其在内燃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 ,研究开发新型代用燃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内燃机中燃用掺水乳化燃油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节油效果 ,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氮氧化物、固体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因此被视为一种降低油耗、改善排放的有效手段 但乳化油的稳定性差、在掺水量较大时难以保证柴油机的正常着火起动又是推广燃油乳化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所作的研究 ,就乳化油的稳定性、节油机理、降低排放机理以及着火延迟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 ,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乳化油节能降污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叙述了乳化油在燃烧过程中不同燃烧反应机理,实验证明了燃烧乳化油具有节能、节油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1997,(12)
台湾瀚阳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性的公司,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开发燃煤、燃油的节能新技术,以延长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使用期,并减少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90年代初,瀚阳公司开始在祖国大陆推广应用其融合油技术,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所谓融合油,是将70%的重油和30%的水相混合,利用专用添加剂作触媒,在特定的装置中,在较低工作温度下进行高速射流雾化,强力使之混合。由于触媒的催化作用,融合油在制备和燃烧过程中完成物理的、化学的反应过程,实现热效应迭加、能量增益,从而达到节油的效果。此种重油、水、触媒体融合而成的生成物,即为融合油。由检测得知,融合油发热值高于所含相应比例的重油和同比例掺水  相似文献   

11.
The energy pile is a kind of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using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and its heat exchange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its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heat exchang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full-size cast-in place energy piles, an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heat exchange amount and the heat exchange rate was analyz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1) the heat exchange rate of the cast-in place energy pile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2) increasing the pile length can increase the heat exchange amount,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heat exchange rate;(3) the increase in the heat exchange amount by heat exchange pipes in series i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refore the parallel-type heat exchange pip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4) the appropriate circulating water flow velocity gives the best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2.
使用耦合了平板海洋的三维大气环流模式, 探究理想条件下极地增温放大现象的产生机制。实验中关闭海冰和云的辐射效应, 固定地表反照率, 并将海洋经向热量输送设置为零。通过控制地表蒸发的有无, 模拟湿大气和干大气两种情形。模拟结果显示, CO2浓度加倍后, 湿大气环流模式中存在极地增温放大的现象, 而干大气环流模式中不存在这种现象。在干大气环流模式中, 地表增温幅度基本上不随纬度变化, 即均匀增温。湿大气环流模式中, CO2浓度加倍导致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水汽反馈导致的辐射效应都是热带比极地更强, 唯一能够解释湿大气中极地增温放大原因的是从赤道向极地的大气能量传输增强。在干大气环流模式中, 从赤道向极地的热量输送及其变化比湿大气弱很多, 因此无法支持极地增温放大现象。干大气中的均匀增温是CO2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普朗克效应相互竞争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与水汽相关的经向热量输送是地球极地增温放大的关键因素, 而在基本上没有水汽的火星上, 可能不会出现极地增温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BMIMH2PO4)与杂多酸,即磷钨酸(PWA)和硅钨酸(SiWA)为原料,制备了非水复合质子导体.研究了该复合质子导体在80~180℃不加湿条件下的电导率,探讨了PWA/BMIMH2PO4复合体系的质子传导机理.研究表明,在PWA/BMIMH2PO4中掺杂P2O5可以提高体系的质子电导率,而共存的离子液体具有促进质子传导的作用.在160℃非水条件下,当PWA与BMIMH2PO4摩尔比为1∶3时,复合质子导体PWA/BMIMH2PO4的电导率为2.6×10-3S/cm,而掺杂P2O5的质量分数为10%时,PWA/BMIMH2PO4/P2O5的电导率则...  相似文献   

14.
Membranes formed by polysulfonamide (PSA) and phosphotungstic acid (PWA) supported on nano-silica have been prepar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FTTR) and thermogravimctric analysis (TGA)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obtained membranes. The analyses of water uptake, proton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mbranes revealed that PWA and silica produced a beneficial effect on proton conduction of the membranes. The membranes with 50 wt% of PWA-SiQ2/PSA were mechanically stable and gave proton conductivity of 2. 57 × 10-2 S ?cm-1 at 90℃and 100% relative humidity.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results, PWA and SiO2 doped PSA 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相似文献   

15.
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以双酚A(BPA)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水环境中代表性可溶组分(腐殖酸(Humic acid,HA)、Fe3+、NO- 3 和Cl-)对BPA光解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HA、Fe3+是影响BPA光降解的显著因素,其次是NO- 3和Cl-。HA、NO- 3和Cl-对BPA的光解起抑制作用,而Fe3+为促进作用(P < 0.05)。这些代表性可溶性组分共存于水体中时表现出交互作用。作为显著性因素,Fe3+分别与Cl-或HA复合时抑制BPA的光解,HA-Cl-以及HA-NO- 3共存时则表现为促进作用。作为非显著性因素,NO- 3和Fe3+以及NO- 3和Cl-之间显示出拮抗作用。自由基猝灭实验证明,作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HA对BPA光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激发三重态进行的。利用天然水样得到的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之间显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估算BPA在所用天然水样中的光解,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新建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如何对其节能效果进行客观、准确、合理地评价,一直是建筑节能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基于可拓理论,提出了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效果评价方法——可拓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评价方法的步骤。以实际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居住建筑节能效果综合评价指标及其量值标准,采用简单关联函数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有效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可拓学,构建了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效果可拓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关联度和等级度计算,客观全面地给出了居住建筑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结果。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节能效果评价的质量和效率,实际操作简便,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声波对前驱体进行预处理, 采用逐层组装法(LbL)合成由磷钨酸(PW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成的新型可见光光致变色无机-有机多层膜. 在可见光照射下, 无色膜变成蓝色, 当薄膜在黑暗中与氧气接触或在空气中加热时发生褪色. 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中, 进一步将超声辅助LbL膜的W中W6+还原为W5+, 表明PWA颗粒与PVP基质间发生光还原反应. 超声辅助分散PWA颗粒可增强两光致变色性能, 将PWA的尺寸减小到量子点尺寸(10 nm至3.4 nm), 诱导质子转移效应和介电限制效应. 在相同的照射时间内, 吸收峰的强度增加(0.23→0.45), 激发能变小(2.51 eV→2.23 eV), 扩大了吸收波长的范围和特征峰吸收强度, 从而获得较高的着色速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磨细处理改善固硫灰水泥胶砂物理力学性能和膨胀性能的可行性,利用实验室气流磨对流化床固硫灰进行了磨细处理,研究了细度对固硫灰水泥凝结时间、胶砂强度和线性膨胀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磨细处理后固硫灰水泥净浆标准稠度需水量降低,但初凝时间提前;细度对固硫灰水泥胶砂前期强度影响很大,掺加30%中位径为15 μm的原灰时28 d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只有纯水泥对比样的47%,而掺加30%中位径为3 μm的磨细灰时水泥胶砂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纯水泥对比样的85%以上,但在90 d时掺加固硫灰的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均可达到对比样的82%以上.磨细处理能降低固硫灰水泥净浆的总膨胀能,并能将膨胀能提前释放.结果证明磨细处理是利用固硫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了解硫化矿石自燃的影响因素,从人-物-环-管四个方面找出18个硫化矿石自燃的影响因子.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影响因素的6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ISM),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研究表明,多层递阶ISM能有效地表达硫化矿石自燃影响因素的结构,18个影响因子可以分为6个层级,直观地反映出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及相互关系;AHP法求解出影响硫化矿石自燃的各级指标权重,表明矿石自身特性是影响硫化矿石自燃的决定性要素,管理则是深层次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