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水体以及空气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加重是现阶段众多工业化国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随着污染的加重,寻找高效、经济,且对环境扰动小的治理方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修复即利用微生物降解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减少污染物浓度的一种修复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广泛开展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污染环境的试验研究,并且应用于污染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的修复中。  相似文献   

2.
李丙法  刘洋 《科技信息》2012,(1):105-106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重金属污染在土壤污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文中先针对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后从工程措施、物化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自然修复、及组合修复技术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给出了今后进行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污染土壤根际环境的调节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根际环境调节,回顾了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4.
乐安河沿岸土壤多年来由于德兴铜矿污水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严重,而且面广。为此,我们通过对污染土壤的分析评价和盆栽实验,合理的筛选出修复植物和忍耐力强的园林苗木来进行生态修复。采用生态修复能有效地逐步净化土壤,使重金属污染土壤得到治理和利用,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石油污染物对土壤的破坏及环境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双扣  彭雪梅  朱建芳  郭莉萍  石晓刚 《科技信息》2009,(20):I0075-I0075,I0078
随着石油的勘探开发和区域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石油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在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冶炼、运输、使用和处理过程中,污染、遗漏、井喷、输油管道泄漏等事故频发,导致严重的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困扰环境领域重要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因此,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恢复其生态功能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概述当前土壤石油污染的危害及其现状,介绍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适用范围。同时指出在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过程中,应注意传统方法与生物修复方法相结合。发挥各自优点,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洁  刘琪璟 《江西科学》2005,23(6):820-824
随着工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响应,并评述了根际环境在土壤修复中的作用,以期为生物修复工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土壤硝酸盐污染的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反硝化细菌Klebsiellasp.DB-1为实验菌株,分别利用玉米秸秆、稻草、芦苇、蒲苇作为固体碳源,进行土壤硝酸盐污染的生物修复实验研究,目的是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土壤硝酸盐污染生物修复相结合,寻求一种简单而廉价的土壤硝酸盐污染修复方法,为大面积修复硝酸盐污染的土壤提供实验基础。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Klebsiellasp.DB-1能够利用这4种秸秆进行硝酸盐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都较好,其中蒲苇最佳;最佳蒲苇添加量是每100 g土壤中5 g;在土壤中w硝酸盐氮为200~250 mg/kg情况下,菌株能将其降低到20 mg/kg以下(108 h);保持土壤中性环境更利于菌株利用秸秆碳源去除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   

8.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几种典型矿区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发现金属矿区的重金属污染较煤矿区污染更为严重,往往为多金属复合污染,修复较为困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并重点评述了应用于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到土壤淋洗技术、土壤固定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复合修复技术为现今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今后的矿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研究重点为高效环保的土壤添加剂的研究,超累积植物或大生物量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筛选和培育以及土壤修复技术的高效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新兴的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绿色植物来固定、提取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降低或清除其对环境的毒害;与传统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相比,该技术由于具有成长低、不破坏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易为大众接受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系统地介绍了植物修复的类型、机理、优缺点、基因工程在提高植物修复能力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最后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常用的重金属污染土修复技术基于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结合的修复技术。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来源以及常用修复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和所存在的优势和缺陷,并且从修复成本、修复时间以及长期效果三个方面对常用的修复技术的适用性作了比较,为该领域学者的研究和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制定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天津郊区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天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形成环境问题,本文利用基于改进AHP法确定权重的加权平均评价方法对天津郊区菜田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宁河、静海、宝坻、蓟县和武青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均为2级,属于尚清洁水平,东丽、西青和津南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均为3级,属于轻度污染水平,北辰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为4级,属于中度污染水平.由此说明天津市东丽、西青、津南和北辰等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开始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应及时给予修复,以保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对长春师范学院校园内的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发现第一食堂、学生第八公寓和第一教学楼路旁土壤的自然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低于人工林地和校园草坪土壤。家属区人工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与居民人工施肥有关。从长春师范学院校园不同取样点土壤的垂直剖面来看,土壤亚表层的有机质低于表层土壤,但是自然含水量高于表层土壤。从整体来看土壤的pH值呈中性,各样点差别并不明显。长春师范学院的校园土壤污染加重,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已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和影响因素,其中主要的修复技术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修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修复以及联合修复技术等,对于复合污染的土壤,多种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是现在土壤修复的研究趋势;此外对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土壤及土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共识。为了更好地增强人们保护土壤的意识,本文综述土壤的概念、作用、特点、当前中国土壤类型、当前土壤为什么会“不清洁”、土壤污染现状及该如何保护土壤资源等,以期为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土壤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世界大陆沿海的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上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共产生与演化对人类生活的生产活动的影响十分深远。本所论及的沿海地带的典型污染问题对于人们认识世界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与危害,促进人类主动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土壤砷污染的淋洗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土壤砷污染的现状、来源和危害,介绍和比较了土壤砷污染的修复技术,重点总结和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土壤淋洗法的研究应用,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炼砒遗址土壤及植物总砷分布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炼砒遗址的河流两岸,土壤受砷污染严重,含砷量比一般土壤高1~2个数量级。该区域的植物含砷量也比其它地区高。但砷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在植物各部位的分布仍然是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治理进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重金属是土壤环境污染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机理,并针对污染途径提出了"减源""截流"和"修复"治理措施,控制流入环境中的重金属的绝对值;重点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总大肠菌群,异养细菌总数为指标说明温州九山河的微生物现状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九山河污染较重,微生物数量在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并提出防治污染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典型地膜残留区——河南省开封县郭庄西瓜种植区的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残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分析,并对食用西瓜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含量是国家标准值的3.25倍,处于中度污染级别,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由膳食途径所致的健康风险评价中,化学致癌物质Cr的年健康风险值较大,为4.39×10-3a-1,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化学致癌重金属的个人年风险占总年风险的87.7%,且与非致癌重金属的个人年风险值相差4个数量级,这表明开封县西瓜中的重金属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