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地铁十四号线朝阳公园站为两端明挖中间盖挖的岛式车站,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形式,围护结构同时作为止水帷幕堵水,帷幕采用旋喷桩工艺。本文结合该工程实际,介绍了车站明挖基坑段帷幕的施工及设计概况,对帷幕止水效果欠佳造成渗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渗漏水处置措施,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验证盖挖逆作法施工相对于明挖顺作法对该工程适用性更优及在变形控制方面的优势所在,针对长春火车站南广场交通枢纽中心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场地十分复杂,同时开挖面积大、形状不规则,基坑形式复杂的特点,在同等控制前提下采用盖挖逆作法和明挖顺作法进行施工.通过FLAC3D模拟两工法下的施工过程,分别探究基坑周围地表和结构自身的变形情况,对比分析更具优势的工法.分析结果表明,在地下结构变形控制方面,原工程选用盖挖逆作法要优于明挖顺作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地铁隧道明挖施工中坑中坑分区开挖和内支撑转换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问题,依托郑州地铁5号线西沙区间明挖段二期工程,对坑中坑分区开挖和内支撑体系转化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得到:调整各小基坑宽度、开挖和换撑顺序对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而改变各小基坑共用围护墙插入深度对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开挖会引起邻近地铁结构变形,影响地铁运营安全,因此在工程实施前应对基坑设计及施工方案对运营结构的影响进行有效的评估分析。以某城市一邻近既有运营地铁明挖区间的地铁车站基坑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进行模拟,分析了车站基坑施工对邻近既有地铁明挖区间的变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降低影响,以满足运营要求。研究结果可指导本工程及类似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上海地区某邻近明挖暗埋隧道基坑工程案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深基坑开挖的过程,并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针对隧道与基坑之间的连接墙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连接墙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相邻地连墙竖向位移以及其两侧土体位移,得出地连墙与隧道之间以及墙土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根据地连墙墙体轴力分布,研究墙体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形态,揭示临近基坑开挖对地下结构(明挖暗埋隧道)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明挖隧道与基坑共墙的情况,隧道的隆起主要由地连墙以及连接墙的共同影响所致.明挖隧道受到基坑地连墙变形的影响明显大于受周围土体位移的影响.地连墙发生竖向隆起的原因为坑内土体提供的摩擦力大于坑外土体提供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桥梁明挖基坑围堰施工技术在桥梁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对围堰施工工艺参数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分析,为进一步的桥梁施工质量提供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滕玉龙 《甘肃科技》2004,20(5):39-39,19
在旧河床高水位砂砾层基坑的土方开挖中 ,进行分层开挖土方及利用管井与基坑明排水相结合的方法 ,达到快速降低基坑水位 ,创造“挖干土、排清水”的施工环境 ,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8.
杨君 《科技资讯》2011,(5):87-87
简述了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不同渗漏水情况的处理施工方法,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堵漏、注浆、防水材料的合理选用和施工方法,总结车站主体结构各种原因造成的渗漏情况的不同,采取合适的堵漏方法,从而保证地铁工程的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洛阳地铁1号线武汉路站半幅盖挖深基坑工程中混凝土支撑轴力异常增大,甚至远远超过设计控制值的现象,结合监测数据和施工现场实际工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引起混凝土支撑轴力增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基坑明挖侧荷载、钢支撑位置、钢支撑轴力均对混凝土支撑的轴力大小产生显著影响,造成本基坑混凝土轴力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明挖侧的施工机械和运载车辆等所产生的较大荷载,因此工程中应控制基坑边的荷载值,并且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架设钢支撑和及时补充钢支撑的轴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江漫滩高承压水地基,以南京市某工字型地下6层地铁换乘站基坑为依托工程,采用FLAC3D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分别对半顺作半逆作开挖法和明挖顺作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基坑开挖及降水的应力渗流耦合作用对周围地表沉降、连续墙侧移和支撑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漫滩高承压水地基深基坑开挖工程,地表沉降值和连续墙变形值均较大;2)工字型深基坑开挖工程,地表沉降、连续墙侧移最大值出现在上下横边中点处;3)半顺作半逆作法的地表沉降、连续墙侧移、横向支撑轴力值均小于明挖顺作法,更有利于控制基坑侧壁变形,降低基坑开挖风险。  相似文献   

11.
紧邻基坑同步施工下坑间隧道的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采用非线性平面有限元方法研究紧邻基坑同步施工下坑间土体与隧道的变形特性.将该方法运用到上海某基坑工程中的隧道位移预测,实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其可行性.通过参数分析,讨论了基坑之间的距离、开挖宽度对坑间土体竖向位移的影响,并由此推算出了使得坑间地表土体平均竖向位移接近零的最优基坑间距与开挖宽度的关系.同时讨论了盾构隧道、明挖暗埋隧道与基坑的距离对于隧道竖向位移、支护结构侧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开挖完成后,坑间盾构隧道的沉降比周围土体的沉降略小,而有围护结构的明挖暗埋隧道则表现为上抬,距离基坑越远,上抬量越小.
  相似文献   

12.
针对隧道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本文建立了明挖隧道基坑安全监测自动预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计算机和控制装置、测量机器人和监测网。对隧道基坑的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进行了设计。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隧道基坑的监测内容进行预测,确定了该网络模型的结构和相关参数,并建立自动预警系统。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对其进行效率对比试验、数据预测试验和自动预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监测效率有效提高,可以实现对隧道基坑的安全监测,并自动预警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明挖施工中会打破原有岩层状态而影响邻近管线安全性,为控制地铁的明挖施工导致邻近管线变形,结合福州某工程案例,利用两阶段法及整体数值分析法,研究明挖动土对邻近管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的两阶段分析简化公式及整体数值分析法的精准性与实际监测相吻合,即随着地铁基坑开挖,距车站边缘8—10 m位置出现较大沉降,且横向位...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论述了在桥涵明挖基坑围堰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大地加速施工进度及节约了成本也为今后此类基坑的开挖提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先盾后井与半盖挖法相结合的特殊基坑施工方法下关键结构的稳定性及变形特征,结合先盾后井半盖挖基坑工程实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盖板和盾构管片的变形特征、盖板下内支撑内力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基坑施工对盾构管片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半盖挖基坑盖板的最大变形出现在盖板纵向中线附近,明挖侧变形量明显大于暗挖侧;盖板下内支撑内力的变化主要受支撑两端竖向位移变化的影响;半盖挖法与明挖法相比对管片的变形影响较小,灌沙回填对于抑制盾构管片的隆起变形作用明显;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吻合度较好,研究所得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土岩组合深基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是基坑设计与施工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主要以青岛地区土岩组合地质条件为背景,依托青岛地铁1号线明挖车站深基坑工程,根据不同支撑体系参数对基坑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对土岩组合地层明挖基坑桩撑体系进行设计优化,并结合现场实测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首道支撑位于0.5 m时,其对墙体位移和内力的控制效果最优;支撑水平间距在1.5 m时,对墙体的侧移控制效果最好,但6.0~9.0 m时更加利于施工,且更经济;首道支撑位置和水平间距对坑底隆起影响较小;支撑道数为3~4道时,对墙体变形控制效果最好,更加有利于施工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盾构区间顶部土体开挖卸载会造成基坑底部土体回弹位移,该土体回弹进而造成盾构区间整体上浮变形,会对运营中的地铁线路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地铁运营安全。目前,国内外对明挖隧道与正交下卧的轨道交通盾构区间相互影响研究较多,但明挖隧道与平行下卧轨道交通盾构区间相互影响国内外少有研究,分析明挖隧道与平行下卧的轨道交通盾构区间的竖向影响规律,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站房及成都沙河堡地铁7号线车站深基坑的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介绍车站明挖深基坑监控量测方案,并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还对该次工程实践归纳总结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单排桩支护明挖隧道基坑桩侧土抗力系数特性,首先,建立了考虑桩侧土体受力状态的基坑桩侧土压力力学模型和位移模式;其次,根据虚功原理和位移场模式,建立排桩支护明挖隧道基坑桩侧土体功和速度场计算公式,引入极限上限方法,提出了考虑桩-土界面粗糙度系数的排桩支护明挖隧道基坑排桩的水平承载力系数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计算实例,通过与已有理论计算方法对比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最后,利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分析了桩间距、桩-土接触面系数以及埋置深度对基坑排桩水平抗力系数的规律.结果表明:排桩的水平承载力随着桩距的减小而减小,直到达到一个最小值.排桩的水平承载力系数Np随着桩-土界面粗糙度系数α的增大而增大;当桩-土界面粗糙度系数α一定时,水平承载力系数Np随着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埋置深度率Z/D7时,水平承载力系数Np随着埋置深度的增加趋于定值.  相似文献   

20.
以新苔井山隧道右线明挖段近接小区高层建筑(构)为背景,通过FLAC3D模拟明挖隧道近接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主要对围护结构、地表沉降、建筑沉降、基坑底部隆起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将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围护结构的变形属于复合型变形,最大水平位移为23.32 mm;(2)地表沉降为动态变化过程,无建筑侧沉降变形形式符合正态函数;(3)建筑距离基坑距离越小,沉降值越大,反之越小,最大沉降值为5.39 mm;(4)底板的施作对于基坑隆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整体变形表现为M形,周边土体的整体变形趋势都是向应力缺失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