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4'-正-烷氧基联苯基-4-甲酸和2,5-二羟基苯醌为原料,通过酯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品性2,5-双E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1)和2,5-双E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酚(化合物2).化合物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品行为用示羞扫捕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2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品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于数增加,化合物2的熔点(Tm)和液品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一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2.
以4′-正-烷氧基联苯基-4-甲酸和2,5-二羟基苯醌为原料,通过酯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1)和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酚(化合物2).化合物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2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2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3.
以4′-正-烷氧基联苯基-4-甲酸和2,5-二羟基苯醌为原料,通过酯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1)和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酚(化合物2).化合物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2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2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4.
以1-溴代正烷烃、4-羟基-4′联苯基羧酸和氢醌为原料通过醚化、氧化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对烷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3).化合物3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3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3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芳香羧酸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方法确证。化合物5的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5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向列相的丝状织构和纹影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5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液晶态温度范围变宽。  相似文献   

6.
联苯类液晶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4种液晶单体M1~M4和对应的聚合物P1~P4.所合成的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与液晶性能通过了FT-IR,DSC,TGA,POM和XRD的表征.研究表明,单体M1和M2呈现互变向列相,M3呈现向列相和近晶A(SA)相、近晶C(SC)相和近晶B(SB)相,M4呈现向列相和单变SA相、SC相和SB相;聚合物P1和P2呈现向列相,P3和P4呈现SA相和向列相.末端为乙氧基的单体和聚合物比末端为乙基的单体和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tm)、玻璃化温度(tg)和液晶清亮点(ti).此外,端基柔性较好的化合物倾向于形成近晶相.聚合物P1~P4具有宽的液晶相温度范围和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酚类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液晶性和相变温度,发现所合成的化合物有三种具有热致液晶性,其中两咱能形成向列相或近晶相液晶,并发现了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和清亮点均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2,5-二[4-((s)-烷氧基)苯甲酰氧基]氢醌和酯族二酰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HNMR和MS等方法确证。聚合物通过GPC、DSC、TG、WAXD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测试表征。所有的聚合物加热到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纹影织构和沙地织构。所有的手性化合物和聚合物都有较高的旋光性。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研究,结合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旋光分析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C(S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合成了3个系列的含氟极性端基取代的四氟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其相态和相变温度通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织构并经DSC确认得到。其中含三氟甲基和三氟甲氧基的液晶化合物系列都显示有1个很宽的近晶A相和1个较窄的向列相。其向列相的温度范围随着末端烷氧基端链的长度增长而迅速减小。由于末端氢原子的存在,含二氟甲氧基的四氟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增大了分子末端吸引力,而只出现1个温度约为100℃的向列相;同时,二氟甲氧基不仅具有很大的极性,其液晶化合物还有较高的电压保持率,是潜在的向列型液晶显示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对苯二甲酰氯,2,5-二[4-((s)-2-甲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和乙二醇、一缩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共聚酯。共聚酯通过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的共聚酯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的焦锥织构,所有的手性化合物和共聚酯都有较高的旋光性。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研究结合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旋光分析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C相。所有共聚酯的熔融温度(T  相似文献   

11.
设计合成了(+)-2-[4-(2′-甲基丁氧基)苯基]-5-(4″-烷氧基苯基]吡啶和(+)-2-[4-烷氧基苯基]-5-[4′-(2″-甲基丁氧基)苯基]吡啶两个系列共七个手性液晶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确证其结构。它们具有右旋近晶相、宽的相变温度、稳定性好等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一类含氟希夫碱液晶的合成及中间相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希夫碱酯类化合物——4-(4-烷基反式环己基)苯甲酸4-(2,3,4-三氟苯胺亚甲基)苯酚酯.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氢核磁共振(1HNMR)对产物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认,并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中间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均存在近晶相和向列相且清亮点均高于300℃;随着烷基链长度增加,其熔点降低,但对清亮点的影响不大,近晶相存在的温度范围增大,而向列相温度范围缩小.  相似文献   

13.
报道一系列4′-烷氧基-4-羟基联苯化合物的合成,并对合成方法及影响反应产率的因素进行探讨。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产物进行液晶性质的表征,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含氟砌块3-氟-4-吡咯烷苯酚,3-氟-4-(3,3,4,4-四氟)吡咯烷苯酚和3-氟-4-(3,4-二氟)吡咯苯酚合成了3个系列含氟氮杂环液晶新分子.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相对末端为吡咯烷(n/m-4H)或3,3,4,4-四氟吡咯烷(n/m-4F)的分子,末端为3,4-二氟吡咯的分子(n/m-2F)更有利于液晶相的形成和稳定,它们具有宽的液晶相范围,而且都呈现为向列相. 当分子同时含双环己基液晶砌块和3,4-二氟吡咯端基时,就能获得宽的介晶相范围和高清亮点的向列相液晶. 通过选择不同的含氮杂环、引入含氟取代基团和调节液晶结构单元,有效地改善了这些液晶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苯、苯二酚和对苯■为原料合成文题化合物,在中间体4-烷氧基苯酚的合成中采用了相转移催化剂,产率由文献值30%提高到60%左右;对文题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液晶性能的测定;并利用产物配制出可供正性宾主效应彩色显示的混合液晶。  相似文献   

16.
合成出一组分子中含-CH2O-桥键的4-(trans-4-n-烷基环己基甲氧基)-4’-氰基联苯液晶化合物,经DSC了其相变温度范围,研究发现液晶分子中的吸电子端基有助于化合物呈现液晶相及增加液晶相的热稳定性;随分子锘链长的增另,有助于液晶呈现近晶相但液晶相的热稳定性降低;分子中环己烷环的存在增强了液晶相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对羟基苯甲酸酯和对苯醌为原料,经七步反应合成下列结构的系列化合物。(其中R=n-C_3H_7,n-C_5H_(11),n-C_6H_(13),n-C_9H_(19)和n-C_(10)H_(21)) 对反-4-烷氧基环己烷羧酸的合成制定了一条新的路线;2,3-二氰基-1,4-苯二酚的合成产率比文献值提高9%左右;并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液晶性能的测定。该类化合物的熔点和澄清点较高,相变温度较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混合液晶材料。  相似文献   

18.
合成3种新型的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热致液品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80℃左右,出结晶态直接转变为向列型介晶相,山向列型介晶相转变为各向同性液体的温度随液晶化合物的组成不同而不同。液晶分子的极性增加可提高液品化合物由结晶相进入向列型介晶相的转变温度。相对降低液晶分子的硬段长度,可使液晶化合物出向列型介晶相进入各向同性液体的转变温度升高,同时利用核磁共振(NMR).差热分析(DSC),正交们光显微镜以及元素分析对液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Ullmann偶合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了含烷氧基苯甲酸的苯基咪唑盐酯,用偏光显微镜(POM)对这类物质的液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咪唑环N上所带的烷基链(CnH2n+1)的长度在n=9~16之间时,这类化合物能呈现近晶层状A相(SmA),它们的液晶行为被分析为分子结构中柔性链与刚硬部分进行微观相分离及咪唑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几种含不饱和健类热致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3种新型的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热致液晶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80℃左右,收结晶态直接转变为向列型介晶相,由向列型介晶相转变为各向同性液体的温度随液晶化合物的组成不同而不同。液晶分子的极性增加可提高液晶化合物由结晶相进入向列型介晶相的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