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往往能够反映其文化价值观.了解文化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本文从打招呼用语、称呼用语、禁忌语、谦语和敬语四方面阐述交际语言对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在英汉礼貌准则的理论准则上就存在异同,在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在称赞语、自谦语、致谢与道歉语、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等方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的异同,揭示它们的语用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礼貌用语的这种文化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家从功能的角度用语篇的社交目的来定义语类,不同的语类是有着不同的社会目的的语言运用。Martin认为语类是文化的一部分,认为语类体现意识形态(ideology),而语类由语域体现,更具体而言,体现在语法词汇层面。在社论和报道这两种不同的新闻子语类中,情态表达的语义、量值及取向三个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从情态的角度区分了两种语类的交际功能,证明了情态与语类之间的辩证关系:语类限定了情态表达的使用,而后者反映并实现了前者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4.
商务广告用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广告用语有着很强的信息传递目的和文化交流功能。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商务广告用语的翻译必须尊重和把握不同民族心理差异,体现其文化特色。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具体广告用语的语际翻译,详尽分析商务广告用语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魏艳 《科技信息》2009,(10):108-108
商务广告用语有着很强的信息传递目的和文化交流功能。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商务广告用语的翻译必须尊重和把握不同民族心理差异,体现其文化特色。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具体广告用语的语际翻译,详尽分析商务广告用语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浅析语码转换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之间的转换。作为语言文化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语码转换具有多种社会语用功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项重要的交际策略,也是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从委婉语看女性形象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言语交际的润滑剂,女性语言有两个特点;礼貌性和曲折性。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女性委婉用语形成的两个主导因素和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8.
恭维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人民共有的言语交际行为。恭维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用语,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受各自特定文化的影响,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反应,中西方人有着明显不同。本文对英汉恭维语的不同应答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误解,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从风俗习惯差异、价值观差异、成语表达差异、称谓用语文化差异、独特的文化等方面解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但不同文化中实现礼貌的方法和礼貌的衡量标准却有所不同.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其礼貌语的使用差异.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谦逊与客套、隐私及交际等方面的语用差异,能够避免语用失误,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与社会风格,折射出两个民族各自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对同一动物词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使用和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翻译工作的实质是不同语言、文字的文化转换,其最高境界就是“通、达、顺”。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本文从中英文化差异入手,探讨文化障碍的主要表现与突破文化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yes/no回答附加疑问句时容易出现语用失误。从中、英文化及思维方式差异的角度对此进行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中、英文附加疑问句的问与答蕴含着各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语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化适应性是文化翻译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的语言,因其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差异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适应性问题。本文借助一些实例,从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政治文化差异、地域和习俗文化差异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文化翻译中必须遵循的文化适应性原则,并就翻译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尝试办法。结论认为在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适应的灵活和稳妥的办法处理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化比较的理论,通过对中、英、日三种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及其用法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及由此所反映出的三种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各自内含不同的文化因素,词汇的翻译实际上包含着语义和文化两个层次.本文就英、汉词汇的文化因素及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尽量避免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所造成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多样性作为人类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本来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表征,但在全球化条件下却遭遇了"匀质化"、单一化发展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大众文化的泛滥、文化特质的丧失、民族语言的濒危和消失等,文化危机出现的背后是文化和资本双重逻辑作用的结果。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有赖于人们充分体认文化多样性发展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各民族文化主体立足自身、放眼人类的真正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色彩词往往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语言中,色彩词也是不同文化的载体。在同一种语言中,同一色彩词迥异的文化内涵则在于文化结构的多重性。多重的文化从各自的角度投影在词汇上,就形成了色彩词文化内涵的错综复杂的特点。文中通过解析英语色彩词“blue”的文化内涵,力图揭示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汉英两种语言在表现形式及各自承载的化内容方面存在差异,而“异化”的翻译在处理带有化差异的本时具有显的优势,是化传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动物词“狗”的英汉国俗语义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少动物词语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成为英汉“文化词语”中极具特色的一个部分。文章以动物词“狗”为例,对其在英汉语中的国俗语义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人们更恰当地把握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