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氮增感染料在以聚乙烯咔唑为主体的光折变材料复合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偶氮增感染料对光折变性能的影响.我们合成了一些偶氮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偶联反应发生在间氯苯胺的对位上.  相似文献   

2.
偶氮增感染料在以聚乙烯卡唑为主体的光折变材料复合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偶氮增感染料对光折变性能的影响。我们合成了一些偶氮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偶联反应发生在间氯苯胺的对位上。  相似文献   

3.
偶氮染料是优良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分子,而硅烷化合物又具有优良的光学光导透明性和非线性。可以预期,在偶氮染料中引入硅烷基团,将提高以偶氮染料为非线性光生色分子的有机光折变材料的光折变效应。为此,我们在合成偶氮化合物的基础上,又合成了偶氮硅烷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红外光谱图和紫外光谱图表明硅烷基团已经成功地连接在偶氮分子上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芪-偶氮型皮革染料应用于羊皮铬鞣蓝湿革的染色。结果表明:该类染料对羊皮铬鞣革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表面着色能力,染成的有色革具有较好的染色坚牢度。  相似文献   

5.
以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O42-、甲基橙、酸性铬蓝以及铬黑T等偶氮类染料的氧化还原电位.实验结果表明FeO42-有足够高的氧化电位来氧化偶氮类染料中的生色基团.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了FeO42-对甲基橙、酸性铬蓝、铬黑T等偶氮类染料的降解脱色行为.经高铁酸盐处理后偶氮染料类废水溶液中的有机成分逐渐减少,脱色率高于...  相似文献   

6.
目前,偶氮化合物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染料化合物.本文以4,4'-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DASA)、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偶氮化合物4,4'-二(3,5-二甲基-4-羟基1-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优化了实验条件,最终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50 min,温度0~...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通过基础原料苯肼和1,4-环己二酮合成了1,4-环己二酮单苯腙(1),(1)在乙醇和二氯亚砜作用下三聚芳构化得到了1,2,3,4,5,6-三(4-偶氮苯基)苯(2),从而通过重氮化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偶氮化合物.该法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为生产偶氮化合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内敏乳剂能否抑制红外增感染料减感作用的问题迄今尚未被认真讨论过。本文用一组多甲川长链菁染料探讨了这个问题。所用的内敏乳剂胶片是用“胶片浸泡法”制备的,并通过在增感染料溶液中浸渍的方法进行光谱增感。结果表明:内敏乳剂可以克服多甲川长链菁染料在乳剂固有感光区以及光谱增感区引起的减感,并对其灰雾效应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发现,红外增感倍率与乳剂的固有感光度及增感微斑的分布位置都有关系。此外,多甲川长链菁染料虽可以高浓度增感内敏乳剂,但仍然存在新的浓度阈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测量了不同染料吸附条件下立方体氯化银乳剂的自由光电子衰减曲线,发现增感乳剂比未增感乳剂的自由光电子衰减变快,这是由于染料吸附增加了氯化银中的Agi+.对于增感乳剂,自由光电子衰减越快,说明染料吸附效果越好,相应的增感效果也就越佳.通过分析自由光电子衰减时间和寿命随染料吸附浓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出了感绿染料增感立方体氯化银乳剂的最佳吸附质量比和时间的组合为8/40 000和10 min.  相似文献   

10.
染料增感的碘溴化银照相材料的光电子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微波介电检测技术检测了在420~680 nm范围内曝光的由2种不同染料光谱增感的AgBrI样品的光电子行为.结果表明光电子强度与染料的反射吸收光谱符合得很好,微波介电检测技术可快速检测光谱增感过程中的光电子,从而可用于研究光谱增感中染料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偶氮苯的质谱特征与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合成了偶氮苯染料-4-硝基4′-二(N,N′-羟乙基)氨基偶氮苯及其3个衍生物.染料分子的质谱行为与分子内电荷转移态有关,存在优势的M+1碎片峰.染料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与其偶极矩的复合量用溶剂化变色法测得为≥290×10-30D·esu-1  相似文献   

12.
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及相应的混合表面知性剂对2,3,7-三羟基-9-「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RAPF)与钼(Ⅳ)的显色反应增敏作用。在0.24mol/L HCl介质中,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TritonX-100存在下,显色剂与钼(Ⅳ)和CTMAB-TritonX-100形成胶束络合物,并且混合表面活性剂表现较强的增敏作用。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表观摩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电容器方法,对六只菁染料对ZnO的光谱增感进行了光电导测试,它们都具有强大的光电导并显示出染料组合的超增感效应。研究了超增感效应与染料吸附状态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它们的两两超增感的组合。对于五只染料所组成的超增感组合,超增感效应更为强大,但同时减感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铜(Ⅱ)催化H2O2氧化7-(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偶氮氯膦(CTACPA)的褪色反应,褪色反应程度与铜(Ⅱ)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535 nm,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004 ~0.2)μg/mL范围内符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026 0ρ-7.24×10-3(ρ:μg/mL),相关系数r=0.999 4,检出限为2.90×10-10 g/mL.方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头发和河水中的痕量铜,测定结果与AAS法的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庞海霞 《科技信息》2011,(32):67-68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水溶性偶氮类试剂4-羟基-3-羧基偶氮苯,并研究了其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优化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约为9.18的四硼酸钠缓冲体系中,铜与4-羟基-3-羧基偶氮苯形成1:3的黄绿色水溶性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9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6×104L/(mo.lcm)。在此条件下,个别金属离子会产生干扰测定,须加掩蔽剂进行掩蔽。铜的质量浓度在3~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应用于合成试样的分析测定,所得结果与已知值相符。  相似文献   

16.
提出用4-(对-重氮氨基苯甲酸)偶氮苯进行镍的光度方面研究,并探讨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对显色反应的增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镍与显色剂可形成1∶2的络合物,在pH=10.70~11.10范围内,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5×105L·mol-1·cm-1,若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摩尔吸光系数可提高至1.96×105L·mol-1·cm-1,在0~8μgNi2+/25mL内,服从比尔定律,大多数外来离子不干扰,用于环境样品和铝合金中镍的测定,回收率在96%~11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pH为4.4~7.6,温度为40℃,离子强度为0.1mol·dm-3(NaClO4)条件下,研究了[Cr(NTA)(H2O)(H2O)/(OH)-]与染料3-苯基偶氮-5-磺基水杨酸(PASSA)的混配络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拟1级速率常数为kobs,反应符合Eigen机理.因速率常数(k1,k2)大于水交换速率(kex),故此反应可归属于交换缔合机理。  相似文献   

18.
杂环偶氮类化合物是一类被广泛应用的光度试剂。由于噻唑偶氮类试剂具有较强的酸性,故其与金属离子反应的选择性较高。在偶氮基的对位引入最强的助色团二乙胺基,得到的2-(2′-噻唑偶氮)-5-二乙胺基酚(简称TAE)是测定钴、锆、铌的优良试剂,也是较好的络合滴定指示剂。TAE及其与铜的1:1络合物的晶体结构已被测定。TAE的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9.
噻唑偶氮类衍生物作为一系列元素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显色剂已被多次描述.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是4—(2-噻唑偶氮)一间苯二酚,1—(2-噻唑偶氮)—萘酚,2—(2-噻唑偶氮一对甲苯酚等试剂.我们曾合成了一系列在变色酸的基础上,噻唑环上有不同取代基的噻唑偶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单偶氮分散染料溶解度参数的计算方法。分散染料的溶解度参数是染料结构决定染色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使用价值的分散染料其溶解度参数应和涤纶纤维溶解度参数相近,但这仅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根据染料的溶解度参数,可以进行单偶氮分散染料的分子设计和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