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许萍 《科技资讯》2014,12(24):228-228
诚信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风险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诚信原则的建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培养全民的诚信意识和观念,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要营造诚信社会大环境,还要加强诚信理念的宣传;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诚信形象.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信用缺失问题。我们在诚信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是主流,但失信行为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治理。导致信用缺失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道德自律与社会诚信机制的各行其是。只有将自律教育机制同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机制结合起来,才能在社会上彰显诚信的风气。  相似文献   

3.
从中西方伦理文化比较的视野看,中国传统诚信重情理轻法理,西方诚信重制度约束,但缺乏对主体人格方面的要求,两者可优势互补。为更好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诚信危机,我国诚信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伦理的优点,实现传统诚信观念的现代转型;应引入西方的契约精神,从封闭诚信走向开放诚信;应重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建构现代的诚信价值。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内涵深广,"诚"作为道德范畴,其涵义由自然本体之"诚",进一步演化为人的一种至高的道德境界;"信"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被认为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品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社会的到来,诚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当代价值也日益凸显,对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品牌塑造:企业与顾客心理契约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将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是由企业创造和呵护,由消费者主导,通过产品和消费来表达的一种复杂而独特的商业关系与符号。品牌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品牌塑造的过程就是企业与顾客心理契约构建过程。诚信价值观是品牌的基本文化内涵,也是企业与顾客构建心理契约的支点。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大力提倡创建诚信社会的今天,会计诚信也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会计领域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行业.诚信被视为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促使市场机制良好的运行必须依靠信用制度,然而信用制度这种契约关系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诚信丧失,契约关系将难以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会紊乱,整个市场经济会逐渐失去生命力,所以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科学社会契约关系,搭建了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的两个平台——科研诚信与伦理审查委员会和具有科研审计资质的审计机构,从而构建起科学与政府之间的有机边界。同时,设置正当程序形成了科研活动的常态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永胜 《奇闻怪事》2009,(7):126-127
诚实信用原则又称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高度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诚实信用是道德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传统诚信观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渊源。目前,我国消费领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因此,必须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完善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诚信系统,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和制度,强化政府监督职能,规范公民和组织的诚信行为,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等方面入手加强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诚信,重在机制建设.法律精神与道德理念结合的诚信机制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全面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通过深入理解秩序、契约与公正等法律与道德共通的理念与精神,提高知识层次较高的年轻一代的诚信水平,影响下一代乃至全社会的诚信之风.  相似文献   

11.
岭南壮乡建构现代廉政文化,首当解脱“弱文化”的桎梏,走出“文化输入”的老路。就郁林古史来看,壮乡持简尚朴,廉俭相随,已然风化一方;日经陶灌,本土廉洁修身之士,相率竞起;且在“革俗”的汉化模式之外,“因俗养廉”,先后开创出“博白填井”、“郁林塞洞”、“取义容山”等本土化的廉政史例。因此,立足壮乡,开拓本土廉政资源,“内生型”发展,才是建构现代壮乡廉政文化的合理之路。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精神中廉洁文化要素源自于客家文化的支撑和哺育,它的内涵深深地扎根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民主平等、艰苦奋斗等理念要素之中。井冈山精神廉洁文化要素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它是红色廉政文化之源;整合红色廉洁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民主平等思想可以对治领导干部中的特权现象;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仍然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主要有:莅官之要,曰廉曰勤;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廉耻事大,死生事小;修身自律,清廉洁白;赏廉罚贪,不可偏废等。这些精粹思想,对于夯实当代廉政文化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廉政爱民的为政之德是构建当代廉政文化的政治根基;崇廉知耻的道德操守是构建当代廉政文化的思想根基;修身律己的守廉之道是构建当代廉政文化的心理根基;尚廉肃贪的廉政制度是构建当代廉政文化的制度根基。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用关系到社会整体信用建设和政局的稳定,在整体社会信用中起主导和示范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失信状况与政府信用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诚信氛围;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根除政府失信的土壤;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管理体制,把诚信状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政府信用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府信用缺失成本。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应以廉洁为底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清正廉洁,防腐拒变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培育起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新时期衡量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廉洁不仅是党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更是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平常心态,看淡功名利禄。要自觉强化学习意识、廉洁意识、表率意识,力行廉洁,真正将廉洁作为为官从政的底线。  相似文献   

16.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才培养的内车要求。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着力塑造体现廉政核心价值的大学精神,建设渗透廉政核心价值的大学制度,倡导富有廉政意识的表率行为,营造特色魅力的廉政文化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康政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功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诚信危机”成因与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是承担建设国家重任的未来栋梁。由于不良社会文化广泛渗透、制度对失信行为惩治不力、高校诚信教育“虚弱”、家庭诚信教育“偏失”等原因,导致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现象显现。为此,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教师诚信形象为引导榜样,以舆论宣传创讲诚信氛围.以自然亲切教育形式追求实效性,以针对性措施形成制度约束),把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基础工程”来抓。全面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权力的滥用和异用,必然导致腐败。反腐倡廉从根本上讲,必须消除“权力社会”的价值理念,培育和弘扬廉政文化的价值理念。当务之急,就是要筑牢“廉政文化是根,廉政教育为本,廉政法制作基,反腐倡廉成器”的反腐倡廉建设基本架构。通过廉政文化、廉政教育、廉政法制和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手段,多管齐下,打造反腐倡廉利器,可使腐败这个世界性社会毒瘤得以有效抑制和清除。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以来,廉政文化建设积累了若干基本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评选、宣传各类先进人物,发挥榜样作用,融廉政文化建设于正面教育;加强廉政专项教育,大力宣传廉洁思想;鼓励、支持廉政专项理论研究;破立结合,创设廉政文化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为什么要引进红色文化?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形势严峻,廉政教育任重道远,究其原因,高校领导拥有权力寻租机会,而同时又缺乏对高校领导的监督机制,结果是,当前高校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不明显。廉政教育是红色文化的主要功能。高校怎样引进红色文化?坚持学廉,让红色廉政文化扎根大脑;坚持诺廉,让红色廉政文化在耳边回响;坚持褒廉,让红色廉政文化氛围更浓;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江西高校廉政教育一定会取得重大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