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用性的人才培养,而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课程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须从制定动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性、提高自身素质及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尝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任务型教学。  相似文献   

2.
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之一,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陈旧、课程考核方式简单、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向“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转型的新思路,开创“跨专业课程教学团体”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构建“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结构改革的新模式,建设“注重科研训练”教学方式改革的新体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方法,开发“多元创新开放”教学实践改革的新应用,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高职物理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职物理教师只有树立全新的物理观和以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物理教学观;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构建物理教学新体系,提高高职物理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高职物理教学才能沿着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增强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打造一流本科课程,供应链管理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围绕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师在线上提前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在线下课堂活动中完成任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及知识体系的建构,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吕君 《科技信息》2006,(5):336-337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合理设计“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提出了“四结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任务与项目驱动相结合;专业技能与资格认证相结合;专业综合实训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网络技术专业“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卞庆飞 《华东科技》2023,(11):121-123
<正>基础科研训练类课程在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提升该类课程的教学实效,本文从课程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角度入手,同时结合个人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关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时代任务,学生既是培养的对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1]广义上讲,基础科研训练类课程包括学科前沿讲座、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课程模式采用工学结合;建立学分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编写与课程模式相匹配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农村技术师范院校的任务是培养农村职业中学的师资。它的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和思想品德目标,把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和传授知识并重。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接受各种形式的德育,而且在每门业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世界观、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方法以至每一言行均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会或多或少地“遗传”给所培养的未来职业中学的教师。植物生理生化课是揭露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不仅是许多专业课的基础,而且对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大田生产和农副产品贮藏、加  相似文献   

10.
吴毅 《科技资讯》2023,(6):167-170+176
大多数高校开设的“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都面临着课程课时量大幅度压缩、先导课程开设不全面、教学模式和手段单一、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脱节、学情差异性大、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以就业岗位要求为导向,结合“项目驱动式”教学和混合式课程建设的特点,构建了以“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型。在项目式教学的基础上,以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项目实施两条主线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和目标,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同时教师的教学重点更突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精品课程建设是气象教育培训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工程。虚拟演播技术丰富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制作手段,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传播。该文就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气象精品课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释,这对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建设是大学英语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各高校办学层次的不同,后续课程的设置也各具特色。通过分析大连民族大学后续课程的改革实例,对基于应用型大学的后续课程的定义、目标、内容、模式和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林岚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5):78-79,65
文章针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情况、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反映等方面的情况做一些调查,讨论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商务英语课程如何更好地切合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以增强其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所新升的本科院校,龙岩学院于2005年开始10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英语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教师队伍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等五个方面的作用以及从三个方面指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建设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改革课程体系,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编写新教材,对实验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力的改革,精心设计了一些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等。文中详细介绍了《电路测试》实验课在精品课建设中的做法,并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资源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共享系统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数学电子技术》作为国家精品课程,通过教学理念转变,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案例设计等途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可供借鉴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翻译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以翻译实践能力为视角阐述目前体育院校翻译教学面临的困境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模式,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建立互助翻译小组、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组建课外翻译团队、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布置务实的翻译作业,以期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高校培养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充足,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水平.着眼于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领域,从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着眼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发展内涵,提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及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验改革的方案,最后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提出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依托,形成理论课程重基础,实践课程深化基础的氛围,构建相辅相成的基础课程体系,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同时,通过深化基础教学改革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提升基础对人才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大学英语课程的主流。目前,多数ESP课程教学刚刚起步,其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理念尚不成熟。文章以四级后续ESP《职场英语》的教学实验为实例,探讨了如何借助建构主义的理论观,在ESP课程教学中将情景式、协作式以及交际式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实现《职场英语》课程教学的实用化和趣味化。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尝试进行了"自主合作形式"的新教学模式,通过试验性教学促进学生在摄取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各项教学实验的结果也说明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确实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