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教育厅、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科技部、教育部1999年12月批准的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之一,2001年5月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属"多校一园"模式,主要依托省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通过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吸引高校师生和海归人才入园创  相似文献   

2.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加速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园、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园、安徽大学科  相似文献   

3.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  相似文献   

4.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  相似文献   

5.
王懋 《安徽科技》2014,(11):22-24
合肥高新区孵化体系由合肥民营科技企业园、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合肥高新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合肥软件园等6家国家级孵化器以及安徽大学科技园、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安徽省科园创业中心、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4家省级孵化器及部分民营孵化器组成,创办资本涵盖高校、政府和民营等三大板块。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科技能力优势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机构,深化对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的认识,对我国科技创新、国富民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区域经济自主创新;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趋势;推进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出了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7.
正国大众创空间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合肥市包河区政府共同发起设立,运营主体为合肥国大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是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合肥市包河区政府及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三方合作共建"国大众创空间"。国大众创空间以包河区文化创意、新能源汽车、科技金融、高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8.
协调发展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发展原则.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协调发展重在实现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依托高校的协调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9.
孵化功能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受管理体制、增值服务能力、高校资源利用、与高新区关系等因素制约,影响了大学科技园孵化能力的提升,亟待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以市场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机制,转变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思路,理顺与所依托高校和高新区的关系,真正提高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科技园依托于高校建立和发展,虽然不是高校的一个下属机构,却应与高校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在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上面临着诸多问题,可采取打造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合作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举措,以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10月22日,由合肥市科技局、经贸委主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合肥国家民营科技园和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签订了总体合作协议;与合肥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签订了科技中介服务的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同时还与天智科技、金星机电、广成科技、菲特科技、软件工程中心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签订了相关的技术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2.
曹一兵 《科技潮》2003,(8):30-31
1994年,清华大学注册成立了“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以科技园为名称注册的大学科技园。9年来,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科技资源优势,由浅入深地发挥了“大孵化器”的卓越功能,打造了一支熟悉科技研发、懂得投融资业务、拥有企业管理经验、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团队。目前,清华科技园无论是在硬环境的建设还是软环境的营造,都走在了全国大学科技园的前列。园内已有SUN、斯伦贝谢、P&G等全球500强企业等国外科研机构入驻。2001年5月,清华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13.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延伸,其高质量发展对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文章深入剖析我国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对比方法分析概念验证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的关系,探讨以概念验证中心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国家、高校和大学科技园等层面探讨概念验证中心对大学科技园功能平台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科技园是以拥有知识、人才和研发优势的大学为依托,通过提供场地、资金、政策等优惠条件,激励科技企业或高技术公司创建及发展,促进大学科技研发创新、科研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产业园区。中国的大学科技园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2015年底,中国大学科技园达200多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达115家,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新兴产业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孟辉 《合肥科技》2005,(2):13-14
2月1日下午,台湾大学创新育成中心(即科技企业孵化器)主持人范光照教授一行3人访问了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并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就孵化器的运行管理等方面问题与合肥大学科技园公司副总经理徐宁、张大鸣及各部门经理进行了座谈。详细介绍了台大创新育成中心发展情况,座谈会上双方并就与大学科技园相关的企业孵化、资本运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科技园是国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目标而兴建的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位于中国“硅谷”中关村核心区域,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科技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精品大学科技园为目标,力争在3年内将北大科技园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创业环境宽松、管理运营国际化、生活服务现代化的科技孵化、产业投资和人才培养基地。北大科技园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凭借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依靠中关村地区强大的科技和…  相似文献   

17.
大学科技园作为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高校提供的科研人才及成果等多种创新资源,这些资源也是大学科技园得以顺利开展孵化活动的基础条件.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依托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超效率DEA模型和熵值法分别评价2014年—2018年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和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运用混合回归模型探究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对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及空间异地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1) 研究期内,仅东部地区的孵化效率一直大于1,实现了DEA有效,北京、江苏和广东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也实现了DEA有效,多数省份的孵化效率偏低,且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高效率区主要由东部沿海、中部少数省份组成,东北三省和中部多数省份多位于中效率区,低效率区大都由西部省份组成.2) 各省级区域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似的特征,北京、江苏和上海的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一直处于较高等级,大部分省区市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呈现先稳步增长,后有所下降的趋势;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3) 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对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大学科技园空间扩张分析结果表明,依托较高技术创新溢出能力高校的大学科技园,更容易实现辐射异地发展,助力科技园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18.
合肥是全国著名的四大科教城之一,属百万人口的中小型城市,辖区内拥有23所高校和194家科研院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53家科技工业园区之一,也是全国技术创新区域工程试点高新开发区。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基地,首期征地64公顷,与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园、合肥软件园、合肥留学生创业园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为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开拓市场提供了宽阔的  相似文献   

19.
《合肥科技》2006,(5):10-10
日前,合肥市出台了《合肥科技创新企业培育计划》,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内在孵企业有6家入围。这6家企业是安徽金海迪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亿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市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华清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合肥中科大兰德自动化有限公司、合肥美赛电子有限公司等。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科园创业中心由安徽省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科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是安徽省首家由企业创办并按照公司制运作的高科技孵化器.中心位于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与合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合肥软件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民营科技企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共同构成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的格局,是创业者的理想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