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将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的工艺工业化,对该过程建立了非平衡级模型,并对模拟烟气中SO2的吸收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溶液电离平衡理论结合离子活度系数的修正,对磷酸钠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气液平衡进行预测,获得非平衡级模型中的界面气液平衡常数.对直径为30mm,填料高度为0.6m的吸收塔中不同条件下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过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模拟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可以为工艺设计及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铅冶炼生产工艺尾气中二氧化硫(SO2)和铅尘的处理现状,采用鼓泡式吸收塔代替传统喷淋塔,以生石灰为吸收液,对脱除炼铅厂尾气中的SO2和铅尘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浆液的pH值为5.5,喷管浸没深度为150 mm,可以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脱硫效率可达85%以上,除尘效率达97%以上。经连续运行,处理后炼铅尾气的SO2、铅尘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硫酸钡重量法可用来测定硅铝钡中钡。实验人员可采用酸溶解试样,将不溶解的试样残渣回收,并选用EDTA络合干扰元素。在酸性条件下,钡与硫酸根形成硫酸钡沉淀。用此法得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中氟络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试湿壁吸收塔中实验研究了氮络合物对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离子会与从喷雾干燥脱硫副产物和石灰石溶解得到的Al^3 反应,生成氟化铝络合物(AlFx),该络合物吸附于石灰石颗粒的表面,极大地阻碍石灰石的溶解,甚至是在AlFx浓度非常低的时候,氟化铝络合物导致石膏产物中残余CaCO3含量的增加和石膏颗粒粒径变小,吸收浆液中F^-和Al^3 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增强对脱硫特性的负面影响。化学平衡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吸收浆液的pH控制在5.5以上能分解AlFx,从而预防其对石灰石溶解的阻碍。  相似文献   

5.
采用各种电化学方法对金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阳极溶解的行为及机理进行的研究表明,无氨时,金的阳极溶解约在50mV(SCE)出现电流峰,极化曲线有明显的钝化特征,金的阳极溶解速度较慢;氨对金的阳极溶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使钝化作用减弱,金的溶解速度增大。金在含氨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的溶解机理是:氨优先与金粒表面阳极上的金离子络合,生成的金氨络离子进入溶液后被硫代硫酸根离子取代,生成最终产物金硫代硫酸根离子。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某铀矿的堆浸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和动态淋浸实验,研究了雨水作用下铀尾矿中主要污染物的溶出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尾矿—水作用过程中有大量H+、铀(U)和硫酸根离子(SO42-)等污染物释放,静态淋浸的浸出液p H变化范围为3.3~3.71,U和SO42-的最大浓度分别为124 mg/L、5.28 g/L;动态淋浸的浸出液p H变化范围为3.34~4.08,U和SO42-的最大浓度分别为438.95 mg/L、7.9 g/L.U和SO42-的释放前期迅速,后期较缓慢.尾矿表面吸附的铀酰络合物的溶解是导致U快速释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0.25mol·L1的H2SO4和不同浓度的Th(NO3)4的混合液浸渍Fe2O3,经过滤、干燥、焙烧制得了含钍固体超强酸SO24FeThO,发现其异丙醇脱水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并用水作吸附分子对其进行了差动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脱附终止温度得到了提高.红外光谱表明,钍的加入使SO24FeThO超强酸表面硫酸根最高吸收峰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8.
NO排放能够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并引发人类呼吸系统的疾病.采用FeⅡEDTA湿法吸收NO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满足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实验表明,NO吸收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平衡常数在303,313和323 K时分别为1.69×106,1.38×106和1.20×106.吸收液pH值显著影响吸收效果,弱碱性条件有利于NO吸收.根据缓冲溶液理论计算可知,FeⅡEDTA吸收NO的最大允许pH值为10.5.添加Na2SO3到吸收液中,Na2SO3充当还原剂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吸收液的缓冲容量.通入低浓度0.01%SO2到吸收液中,可以显著地延长吸收时间(1.57倍吸收效率高于60%),在495 min吸收时间内增加吸收容量35.39%.SO2转化为SO32-离子补偿了Na2SO3的消耗,表明低浓度SO2的存在改善了Na2SO3性能,提高了FeⅡEDTA吸收NO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改性活性污泥高效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城市生活污水厂的好氧活性污泥进行厌氧改性,利用改性后的厌氧污泥对高浓度硫酸盐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不同有机碳源、体系初始pH值、接种污泥质量、起始硫酸根质量浓度、初始ρ(COD)/ρ(SO42-)、亚铁离子及通N2方式等因素对厌氧污泥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间歇式试验结果表明:在以乳酸钠为有机碳源,pH值为7,接种污泥质量为20 g,初始硫酸根质量浓度为3 g/L,ρ(COD)/ρ(SO42-)为1.45,不加亚铁离子及通入N2的条件下,硫酸根的去除率最高;在间歇式试验最优条件进行丰连续试验,硫酸根去除率均大于90%,表明在ρ(COD)/ρ(SO42-)较低的条件下,能快速启动反应器,高效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相似文献   

10.
利用Pitzer理论,通过C++语言编程,计算了不同pH条件下CaSO4-Ca(OH)2-H2O体系中硫酸根的平衡浓度,考察Na+对该体系硫酸根平衡浓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pH为3.0~10.0时,SO42-的平衡浓度最小,基本维持一恒定值0.0152mol/L,当pH高于12.0时,SO42-的平衡浓度显著增大,且体系中Na+存在时溶液中SO42-的平衡浓度增大,但SO42-平衡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无Na+时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水热条件下,以(PTCP=2-苯基-1,3,7,8-四氮杂环戊烷[l]-邻菲罗啉)为配体构筑了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Ni2(PTCP)4(SO4)(H2O)3][(SO4)(H2O)4.5](1)和[Fe(PTCP)3][(SO4)(H2O)7](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这两个化合物都是由PTCP、硫酸根和水簇之间通过氢键从零维低聚物扩展形成三维超分子交叉网格结构.在配合物1中,可以观察到自组装的基于八水簇的一维梯形氢键链,通过PTCP配体之间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使结构进一步扩展形成二维网格的非共价键合的平面.在配合物2中,形成了基于(H2O)7簇的右手螺旋氢键链,进一步通过[Fe(Phen)]2+单元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将合适的配体、金属盐以及硫酸根等无机阴离子引入到配合物中来捕获溶剂水,能够产生强有力的非共价键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燃煤电厂烟气捕捉CO2的效率低、再生能耗大以及设备体积庞大等缺点,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捕捉CO2的旋转吸收技术,采用醇胺(MDEA)水溶液中加入烯胺(TETA)组成的混胺为吸收剂,在旋转填料塔中强化吸收烟气中的CO2。在确定吸收剂温度和气液流量的试验条件下,进行了旋转吸收塔吸收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填料塔相比,旋转吸收塔可以显著提高CO2的吸收效率,增强传质效果,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旋转吸收塔CO2的吸收效率达71.3%。  相似文献   

13.
钴络合物体系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中,NO脱除是其关键问题,乙二胺合钴具有高效催化氧化NO的能力,但Co2(SO3)3沉淀的生成导致脱硝效率降低,实验在乙二胺合钴溶液中加入尿素,使吸收后SO2高效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Co2(SO4)3,以保证长时间高的NO脱除效率和高的SO2吸收氧化效率。实验表明:乙二胺合钴溶液中加入尿素,可保证吸收后SO2氧化效率接近100%,NO脱除效率在95%以上;正交实验表明:吸收液pH值对SO2的吸收效率影响最大,其次为吸收液温度和尿素浓度;烟气中氧气含量对SO2的氧化效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吸收液温度和尿素浓度。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_2和NO_X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2 和NOX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碱性条件下 ,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后生成亚硝酰络合物 ,随后半胱氨酸 (CySH)被氧化成胱氨酸 (CySSCy) ,而吸收的NO被还原成N2 。CySSCy能被烟气中的SO2 还原为CySH ,使半胱氨酸溶液脱硫脱硝反应得以循环进行。吸收液的 pH值、Fe(CyS) 2 的浓度对NOX 脱除率有影响 ,可用传质模型进行解释。在 5 5℃和pH =9的条件下 ,能同时达到 82 .3%的NOX 脱除率和 94.4%的SO2 脱除率。  相似文献   

15.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2和NOX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2和NOx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后生成亚硝酸络合物,随后半胱氨酸(CySH)被氧化成胱氨酸(CySSCy),而吸收的NO被还原成N2,CySSCy能被烟气中的SO2还原为CySH,使半胱氨酸溶液脱硫脱硝反应得以循环进行,吸收液的PH值,Fe(CyS)2的浓度对NOx脱除有影响,可用传质模型进行解释,在55度和pH=9的条件下,能同时达到82.3%和NOx脱除率和94.4%的SO2脱除率。  相似文献   

16.
阮文蔚 《海峡科学》2009,(6):175-176
硫酸根是水样中八大主要离子之一。过去测定水和废水中的硫酸根,一直沿用重量法、比浊法、容量法、滴定法、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法)、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该文研究了共振光散射比浊法在硫酸根测定中的应用,加入硫酸根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加,且在较大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低10^-6g/mL。该方法用于测定水样中的硫酸根,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湿法烟气脱硫中有机酸添加剂对石灰石的促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pH-stat方法,用盐酸中的H^+模拟代替SO2与水结合形成H2SO3产生的H^+,研究了添加有机酸对石灰石溶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浓度、溶液pH值、有机酸种类对石灰石溶解速率影响最大。添加一定质量的有机酸,可以大大提高进入脱硫塔的石灰石的粒度,降低磨矿能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酸提高石灰石溶解速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双循环多级水幕吸收塔烟气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进后的双循环多级水幕塔对烟气进行脱硫性能的研究,利用双循环不同pH值控制的优点和多级水幕的效果,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传质动力,提高SO2吸收效果.在正交实验的最佳运行工况基础上,实验从烟气流量、上下两段pH、L/G和SO2进气浓度等方面进行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进气SO2浓度在5000mg/m^3以下时,脱硫效率在93%以上.上段pH值为6、下段pH值为5、L/G在15左右的脱硫效率和运行工况最佳,无结垢现象发生.改进后的吸收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对于现场脱硫设备的调试和运行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冶金和石油行业的SO2与H2S共存脱硫装置——克劳斯装置产生含高浓度SO2的尾气,利用Na2S碱性溶液吸收SO2是一种SCOT法的替代方法一在Na2S碱性溶液吸收SO2过程中,SO2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尾气中高浓度的CO2在反应过程中参与化学平衡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SO2的气相传质阻力,影响SO2的吸收速率,导致反应第二阶段SO2吸收不完全,是放大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气相中CO2的存在,有助于提高xH2S/Na2S以及nH2S/SO2析出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20.
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田4000万吨稳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万吨/年磺酸盐磺化装置负责提供磺酸盐合成的主要原料——重烷基苯磺酸,其由硫磺燃烧生成的SO2转化生成SO3与重烷基苯发生磺化反应制得。磺化反应后剩余的SO3和SO2为尾气的主要组成。尾气在排放到大气前进入碱吸收塔C141进行处理,达到工业尾气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