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血斑小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斑小叶蝉在我省中南部1a发生5代,卵在幼树树干、枝条表皮下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可见成虫;6月上旬第2代若虫出现,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6月下旬可见第3代若虫,7月上旬可见第3代成虫;7月中下旬可发现第4代若虫;高温多雨季节,8月中旬偶见第5代若虫。若虫历期15-30d不等,9月中旬成虫产越冬卵。化学防治以50%甲胺磷乳油3000倍液防治效果为佳,48h的虫口减退率达100%。防治始期在1代若虫盛发期(5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2.
稻水蝇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年发生 4代 ,世代重叠 ,发育历期世代间存有极显著的差异 ,虫态间发育历期除幼虫与蛹外亦呈极显著差异 .成虫越冬 .4月下旬越冬成虫大量出现 .4月下旬见一代卵 ,5月 10日为一代幼虫盛发期 ,化蛹在 5月 2 5日始盛 ,一代成虫于 5月下旬可见 .第二代 5月下旬见卵 ,6月上旬至 7月上旬幼虫发生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化蛹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为二代成虫可见期 .第三、四代幼虫分别发生于 7月上旬及下旬 ,第四代成虫于 8月中旬羽化 ,8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并越冬 .第 2代危害严重 ,发生数量极显著多于其它各代  相似文献   

3.
枇杷舟蛾是批杷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莆田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第一代成虫在8月出现,世代历期平均62.6天;第二代成虫出现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世代历期平均65.1天;越冬代成虫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世代历期平均209.8天.卵期1~3天;幼虫5龄,历期22~45天;越冬代蛹期141~170天;每雌可产卵105~287粒;成虫寿命3~15天.  相似文献   

4.
豆卷叶螟L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是菜用大豆的一种重要食叶性害虫.在福州地区1a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出蛰.5月中下旬是第1代幼虫危害高峰期,第1代成虫高峰期在6月中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在6月下旬,7月中旬是第2代成虫高峰期;8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盛发,9月上旬是第3代成虫的高峰期;第4代幼虫发生期在9月中下旬,9月下旬10月上旬是第4代成虫盛发期;10月中旬是第5代幼虫的高峰期.豆卷叶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长颊茧蜂Dolichogenidea sp.、广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punctata,Fabricius、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和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其中长颊茧蜂是天敌优势种,其田间寄生率最高可达80%,对豆卷叶螟的种群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9年对刺槐叶瘿蚊成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河北昌黎地区4月底至9月初为成虫发生期,1年共发生6代.各代成虫羽化期平均为13.2d.越冬代成虫从4月25日开始羽化,5月5日~5月10日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20日~5月25日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5日~6月10日为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23日~6月...  相似文献   

6.
成珍君 《甘肃科技》2016,(4):138-140
根据中华松针蚧在小陇山林区的危害情况和发生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小陇山榆树林场榆树营林区作为试验调查区,通过林间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陇山林区中华松针蚧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中华松针蚧在小陇山林区1a年发生1代,以口针刺吸油松松针汁液危害树木,主要以2龄若虫在油松松针上越冬,3月初开始危害,4月中下旬为雄虫羽化高峰期,5月初雌雄成虫开始交尾,交尾期20d左右,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6月上中旬开始孵化,至9月中下旬脱皮进入2龄,10月下旬进入越冬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观察记录食叶害虫绢粉蝶Aporia crataegi(Linnaeus)的生长发育过程和行为习性,明确绢粉蝶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绢粉蝶在宁夏银川地区1 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聚集在叶囊内越冬;3月下旬,越冬代幼虫开始出蛰活动;4月中下旬幼虫进入老熟期,在寄主枝干上或者杂草堆里化蛹,蛹期近14 d; 5月初开始羽化,成虫5月中旬开始产卵,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7月中旬后进入越夏.  相似文献   

8.
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为局部性重大害虫.本文描述了该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发现其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每年发生1.5代,以若虫及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9.
蜀柏毒蛾是福建省柏木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见成虫。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孵出,第二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幼虫危害严重期是3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次是7月下旬至8月下旬。林间防治以PIB5×108个/mIPoNPV 20%氰戊菊酯(1:15000)倍液喷洒,或是PIB5×108个/mIPoNPV 5亿孢子/g白僵菌 20%氰戊菊酯(1:15000)的配比,防治效果最好。病毒的防治运期应掌握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蝈蝈的研究     
蝈蝈为一欣赏娱乐昆虫,主要捕食昆虫,食量非常大。在害虫生物防治中,以虫治虫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一年发生一代,以滞育卵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孵化为若虫,若虫经5龄,1龄期23~11d,2龄13~8d,3龄12~6d,4龄8~6d,5龄11~10d。6月下旬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卵量264.5±44.98粒。成虫寿命82.44±7.63d。雄虫能发声,声音淳美响亮。饲养蝈蝈的笼子和葫芦已发展成精美的工艺品。人工可以大量养殖蝈蝈。  相似文献   

11.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是一种严重危害云南松针叶的害虫,1994年首次在越西县云南松林区发生。通过1997年至2000年长期野外定点观察、室内饲养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黄缘阿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为在该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土室而以预蛹越冬。翌年4月初开始活动,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5月中旬幼虫孵出,幼虫5-7龄,6月下旬幼虫开始下树,7月下旬全部下树越冬。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卫生伐、人工物理防治、喷施化学药剂。特别是当幼虫处在2-3龄期,是化防最佳时期。采用杀虫双、灭扫利等杀虫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按常规动物免疫方法用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抗原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并通过SDS-PAGE和酶联免疫印迹(EL IB) 技术分析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抗原的免疫学特性,同时用黑胸大蠊若虫和雄虫免疫兔血清筛选美洲大蠊若虫cDNA 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PCR 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卵抗原、若虫抗原、雄成虫抗原、雌成虫抗原分别可见13,28,26 和41 条蛋白区带,4种抗原组分相互之间有交叉抗原存在,用黑胸大蠊若虫免疫兔血清筛选出1个新基因,用黑胸大蠊雄虫免疫兔血清筛选出6个新基因.  相似文献   

13.
1979-1984年对非洲蝼蛄进行了生物学习性研究.在河南每年发生面积1500-2000万亩.危害作物与杂草9科30种,其中对小麦的苗期危害率平均达4.1%,最高达46.1%.以成、若虫在20-82厘米深的地下穴洞内越冬;春、秋活动深度为20及22.2厘米;夏季最浅为15.2厘米.雌虫4-10月间产卵,产卵前期61-235天.单雌可产卵1-6次,8-182粒,平均2.2次63粒.卵期12-59天平均22.4天.若虫分7-8龄,少数6或9龄个别10龄,历期130-335天.完成一个世代需经历387-418天.  相似文献   

14.
侧柏毒蛾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幼虫5—6龄,幼虫期27—63天,蛹期8—22天,成虫寿命3—10天。每雌平均产卵量92粒。一般发生年份可于4月上旬在林间施放白僵菌粉炮,大发生时选用20%杀灭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50%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2—3龄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用长角血蜱三个龄期的虫体蛋白检测其幼虫、若虫和成虫多次叮咬后的兔血清效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活阶段的虫体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几种蜱类的蛋白质,结果表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共有的主要蛋白质有5种,分子量分别为97.4、94、63、37和32kDa;越南血蜱幼虫和微小牛蜱幼虫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共有的蛋白质有2种,分子量为97.4、94kDa.用酶联免疫印渍技术研究发现:长角血蜱三个龄期虫体分别叮咬兔产生的抗血清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质印渍,显示出共同蛋白质带,分子量为94kDa.三种抗血清与越南血蜱幼虫印渍显示出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97.4、94kDa;与微小牛蜱幼虫蛋白反应显示的蛋白质带,分子量为83、63kDa.实验结果表明不仅长角血蜱三个龄期虫体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而且与微小牛蜱幼虫和越南血蜱幼虫之间也存在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6.
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对长角血蜱雌蜱盾窝腺中性信息素2,6-二氯酚含量和整体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蜱2,6-DCP生物合成开始于由若早蜕出后5d,之后其含量增加并在盾窝腺中沉积,吸血前后达到高峰,吸血后3d开始下降,但吸血后3-5d内保持在一恒定水平,此期内2,6-DCP释放以吸引雄蜱,吸血后7d即交配后含量急剧下降,饱血后下降为零。  相似文献   

17.
栗链蚧在湖北孝感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树干、枝条上越冬。叶期间使用石硫合剂、花保、松脂剂防效很好。在卵的盛孵期使用甲胺磷等内吸剂,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汛期月降水量距平场的时空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1951~1984年中国160个站点的月降水量距平场进行展开,得到了能够反映我国汛期(4~9月)各月降水量距平场时空变化的特征向量场时间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汛期月降水异常存在着几种典型的空间分布型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年际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19.
香椿是我国人民历来喜食用的一种木本蔬菜。作者于2000年4月、5月两次采用豆芽生产方式对褐香椿种子进行种芽生产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产出来的种芽品质可口宜人,特别是不占土地、设备和技术简单,生物效率高,一年四季都可高速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