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掺锡α—氧化铁纳米晶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水解法制得平均粒径为27.7nm,比表面为60.2m^2/g的掺锡的α-氧化铁粉体。以该粉体气敏料制成的元件在最佳加热电流条件下对乙炔,异丁烷,氢 氧化碳,氨气等气体的气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掺锡有不同程度的增感作用且降低了元件的最佳加热电流,缩短了响应-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种新的合成方法──铁盐尿素水解法制备出纳米级的α-氧化铁粉体,同时研究了水解生成的前驱体热分解过程采用三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对制得粉体的晶型、平均粒径、晶格畸变率和比表面的影响.比较了用它们制成的气敏元件对某些可燃性气体在不同加热电流下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前驱体的热分解方式虽对生成粉体的粒度影响不大,均能制备出20~40nm间的α-氧化铁粉体,但对粉体的比表面影响较大。气敏测试表明,用红外灯加热所得比表面为51m2/g的粉体对乙炔、乙醇、异丁烷和氢气等气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敏感程度为乙炔>乙醇>>异丁烷>氢气。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以氯化锡(SnCl2。)和无水乙醇为反应起始物,经过加热回流、热处理等工艺.制备出了掺硅和锑的氧化锡(SnO2)气敏薄膜,并制成了气敏元件.元件性能测试表明.材料对H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好的响应一恢复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以氯化锡(SnCl2。)和无水乙醇为反应起始物,经过加热回流、热处理等工艺.制备出了掺硅和锑的氧化锡(SnO2)气敏薄膜,并制成了气敏元件.元件性能测试表明.材料对H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好的响应一恢复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铁盐尿素水解法制α—氧化铁气敏纳米晶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新的合成方法-铁盐尿素水解法制备出纳米级的α-氧化粉体,同时研究了水解生成的前驱体热分解过程采用三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对制得粉体的晶型,平均粒径,晶各畸变率和比表面的影响。比较了用它们制成的气敏元件对某些可燃性气体在不同加热电流下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
CO气体敏感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者当前CO敏元件的研究进展,采用SnO2材料和γ-Fe2O3材料研制的旁热式CO气敏元件的基本特性,以及用SnO2.lnO3材料制作的常温电阻型和振荡型气敏元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将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所制超细SnO2粉体应用于气敏材料,可以得到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低功耗气敏元件.本工作通过吸附性能和气敏效应的关联,特别是不同吸附物种对CO气体检测的作用研究,结合溢流现象,提出了超细元件的Pd-氧溢流模型,解释了超细粉体降低元件工作温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将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所制超细SnO2粉体应用于气敏材料,可以得到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低功耗气敏元件。本工作通过吸附性和气敏效应的关联,特别是不同吸附物种对CO气体检测的作用研究,结合溢流现象,提出了超细元件的Pd-氧溢流模型,解释了超细粉体降低元件工作温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电容型 CO_2 气敏元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的四方晶型BaTiO3粉为主体原料,机械均匀掺杂一定摩尔配比的高纯CuO粉体,获得电容型气敏元件的可能性.实验考察了元件温度、频率、浓度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元件对CO2气体呈现一定的敏感特性,该元件可测CO2气体浓度(体积分数)范围广(0~95%),在低浓度0~5%范围内,元件灵敏度与CO2气体浓度呈线性关系,利于直接标定,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气敏元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作者当前CO敏元件的研究进展,采用SnO_2材料和y-Fe_2O_3材料研制的旁热式CO气敏元件的基本特性,以及用SnO_2Fe_2O_3材料制作的常温电阻型和振荡型气敏元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制备超微粒的方法制得α—Fe_2O_3,并用该材料制作成α-Fe_2O_3系气敏元件。由该材料及添加微量元素后所制作的元件对乙醇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文中同时也讨论了不同加热功率、不同的电极材料对元件气敏性能的影响。并对α-Fe_2O_3的气敏机理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超微粒锡酸锌(Zn2SnO4)气敏材料,利用浸渍法对Zn2SnO4材料进行了掺杂,用XRD和TEM对其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材料为均匀颗粒状,粒径小于0.1μm,该材料对可燃气体具有高的灵敏度,通过某些贵金属掺杂可提高Zn2SnO4对C2H5OH气体的选择性,SiO2的掺杂可大幅度提高Zn2SnO4对氢气的灵敏度,Zn2SnO4材料有可能在可燃气体、选择性酒敏元件上取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引言近年来,SnO2系及Fe2O3系烧结型旁热式气敏元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两者导电机理不同,在选择使用时,对其工作区域的确定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在测试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别给出洁净空气中SnO2元件及Fe2O3元件阻值R.随加热功率PH变化的曲线,进行理论分析,为指导元件应用提供参考.1实验及结果1.1测量过程分别取SnO2元件及Fe2O3元件若干,通电老化后,使用RQ-2型气敏元件测试仪,在测试气箱里,从低加热电流60mA测起,每次改变5mA,测一次元件稳态阻值Ra,直测到高加热电流150mA.1.2特性曲线将测得数据绘图,作Ra~PH…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向元件内掺入不同的杂质或在表面涂敷有机膜,提高了LaFeO3乙醇乙气敏元件 灵敏度,阐述了用P型γ-Fe2O3气敏元件和N型LaFeO3气敏元件构成补偿式气敏元件的原理及实现补偿的条件,结果表明,上述办法提高了元件的灵敏度及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In~(3+)掺杂SnO_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的SnO2和In2O3为原料,通过固相研磨法制得了一系列掺有In3+的SnO2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测量和表征.将该材料制成气敏元件,采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材料的对Cl2,NO2,H2,H2S,乙醇,甲醛等气体的气敏性能.探讨了掺杂量、工作电压对SnO2粉体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中当掺杂In2O3的质量分数为3%时,元件在加热电压为3.5 V下对体积分数为30×10-6的Cl2的灵敏度达到3036,而对其他气体几乎没有响应或者响应很小,元件具有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是3 s和8 s,最后简要讨论了SnO2对的Cl2气敏机理.  相似文献   

16.
用γ-Fe_2O_3和LaFeO_3作为补偿材料制作了集成补偿式气敏元件,气敏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集成元件的特性与补偿材料、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α-Fe2O3(Sn,SO2-4)气敏材料的电特性、气敏性和晶粒尺寸特性,发现SO2-4作为一种离子基团掺杂对甲烷有明显的增感作用,我们认为引入离子基团是α-Fe2O3气敏材料改性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MOPECVD法制备超微颗粒SnO2薄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SnCl4液体为锡源用MOPECVDE方法制备出了SnO2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TEM)分析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和SnO2晶体的颗粒度,优化出制备超微颗粒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并给出此膜蒸发上电极,制成SnO2气敏器件,测量其对乙醇的气敏特性,实验证明减小SnO2晶体的粒度可以改进元件的气敏特性。  相似文献   

19.
剑状微棒ZnO材料的水热合成与气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锌(ZnCl2)和25%浓度氨水为原料,CTAB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剑状微棒ZnO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粉体材料结晶良好,直径小于4μm,长度为35μm.利用该材料制成气敏元件,并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元件的气敏性能.研究发现:元件在200℃工作温度下,对丙酮气体有很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及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并对气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实现气敏元件互补增强原理的一种新结构,即P-N型半导体组合气敏元件理论分析表明,该P-N型气敏元件也可实现灵敏度的倍增,同时还给出了元件实际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