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套入捆绑吻合和胃肠吻合后加输入段与输出段侧侧吻合的效果.方法:胰十二指肠整块切除,空肠后翻3cm与胰切缘周围缝合后翻空肠套入胰腺再周围缝合,套入空肠段用7号线捆绑2圈;胃肠吻合口下约20cm加输入与输出段侧侧吻合.结果:经术后证实捆绑胰肠吻合无胰漏,胃肠吻合口下方加吻合口更符合生理要求.结论: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胰腺断裂伤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胰头、颈、体及尾部断裂伤病例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2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为胰腺近断端缝合,远断端与空肠做Roux-en-Y形吻合;1例为胰尾部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近断端缝合,远断端与空肠Roux-en-Y形吻合;胰尾部切除治疗胰腺断裂伤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3年间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其手术方式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胰头癌8例,壶腹周围癌14例,全部按Child术式重建消化道,无手术死亡,发生并发症2例(胰瘘和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要求高,手术经验丰富和手术操作精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分析7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x2检验并发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结果切除术采用Child法吻合68例,Whipple法7例,其中保留幽门24例。2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占31%,胰瘘是本组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本组病死率为6.6%。结论年龄、肿瘤部位和分期、手术时间长短等与并发症的发生无关,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李荣范 《甘肃科技》1999,15(3):23-24
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的术式较多,但常用的方法为MACHADO重建术,我科自1988年开始试用Roux-en-y、胆—肠、胰—肠吻合术和改良MACHADO重建术,对38例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恢复满意,无一例发生胰、胆吻合口...  相似文献   

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术式。其技术难度大,吻合口多,创伤重是普外科最具有挑战性手术之一。由于高并发症和高死亡率,给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1例,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女性,52岁,因反复寒战高热15天,出现黄疸3天入院。CT检查提示:胆总管下段十二指肠乳头处管腔突然中断,省壁呈不规则给节状向腔内突起。胰管不扩张。生化检查:ALT229U,TBIL25mmol/L。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癌。先行胆囊造瘘术减黄时,进行了腹腔探查以了解肿物是否可以切除。18天后行二期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时,由于腹腔粘连较重未能显露和切断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主干。因此,在游离十二指肠横部后切除胰头及十二指肠时,靠近肠静脉,用止血钳分段错夹、切断、结扎构突组织及其内的血管,包括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的前支和后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oux-en-Y吻合术在胰或十二指肠损伤中的运用.方法:我院1995年-2005年共收治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4例,其中应用Roux-en-Y吻合术处理的共8例,胰腺损伤3例,按OIS分度标准分类:Ⅱ级1例,Ⅲ级2例;十二指肠损伤5例,损伤口均大于肠周壁的1/2以上.结果:本组8例中7例治愈,1例死亡,死于十二指肠及结肠瘘、腹腔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于Ⅱ级胰腺损伤中虽无主胰管损伤,但为组织丢失较严重的胰挫裂伤、Ⅲ级胰腺损伤及十二指肠损伤且损伤口大于肠周壁1/2以上的患者采用Roux-en-Y吻合术处理取得满意疗效.合理的术式选择对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除术式的选择外,术中彻底清创、损伤肠管肠腔内彻底减压、细丝线缝合、术中及术后充分彻底的引流及术后常规应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是保证胰或十二指肠损伤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的血糖控制及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该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的3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单泵法和双泵法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血糖监测、胰岛素用量调整和低血糖处理等护理干预。结果:3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无1例出现高血糖,2例术后并发胰漏,后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术后并发症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在4.4~8.3mmol/L的范围内、加强心理护理、及时监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用量、在发生低血糖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以维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患者血糖的稳定,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改良胆道重建术。方法 :分析8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 ,将左、右肝管汇合处纵向切开外翻 ,行Y形空肠臂或间置空肠套入吻合 ,再行肠肠吻合活瓣成形术。结果 :采用本手术方法治疗胆总管囊肿8例 ,手术经过顺利7例 ,并发肺炎1例 ,经药物治愈 ,8例均经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7.8a。全部病例均无胆管炎发生。经B超检查未见肝内胆管扩张、结石、肝硬变及癌肿等并发症。经钡餐检查8例均未见消化性溃疡 ,亦无钡剂返流入胆道。结论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采用本术式 ,只要仔细操作 ,术后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国产管状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从1988年至2000年2月,应用该技术行肠癌保肛手术98例,其中低位吻合(吻合口位于复膜返折平面以下者)75例,占76.53%,内65例系低位直肠癌(距肛缘8cm以内),超低位吻合16例,占24.62%,结果:所有患者的吻合器切除圈完整,。术后吻合口漏4例(4.08%),吻合口狭窄3例(3.06%)吻合溃疡1例(1.02%),局部复发4例(4.08%)。结论:国产吻合器吻合法可作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应用射频消融治疗69例肝巨大血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1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56例患者病灶完全损毁,占总数的81.2%,13例患者消融不彻底,进行了第二次射频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损毁。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肝区治疗部位或射频针穿刺点处疼痛、恶心、呕吐以及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没有患者出现腹腔内大出血、胆瘘、空腔脏器穿孔、严重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的病灶缩小均在50%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全长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24例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60(146.5)min,术中出血量150~320(230.3)m L。住院时间12~24(18.7)d。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5~24(18.5)周。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5.8%;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5.8%。结论微创接骨板技术是治疗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组织剥离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肿痛轻、骨折愈合快,具有明显的临床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经典方剂结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非恶性肠梗阻的效果,从而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恶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将60例确诊为非恶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加灌肠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通气和排便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通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胃管注入加灌肠结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肠梗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提高药物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对改善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与干预前,干预3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评定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末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的总分及各纬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在干预后仅在歧视、病情掩饰的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干预3个月末的总分和歧视、病情掩饰、积极效应3个维度分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在干预3个月末,WHOQOL-100评分如下:观察组独立性、社会关系心理状态及生理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修复深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共185颗患牙)深楔状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90颗患牙)采取夹层技术修复,试验组45例(95颗患牙)采取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患牙敏感率和充填体脱落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牙敏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充填体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相较于夹层技术,可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减少患牙敏感率,降低充填体脱落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后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12、24、48 h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取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治疗能有效促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40例肛周脓肿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膀胱区按摩,水流声诱导及下腹部热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自行排尿时间、排尿完全通畅时间、膀胱残留尿量进行统计,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能有效改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尿潴留症状,利于患者排尿、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PHILOS)经前外侧入路使用经皮微创技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同侧肱骨中上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25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同侧肱骨干中上段骨折,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1~72岁,平均为61.5岁。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并发症及术后12月肩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月~24月,平均为18.2月,手术时间70~126 min,平均为107.8 min,术中出血量100~240 mL,平均为173.6 mL,骨折均取得愈合,愈合时间为14~28周,平均为20.3周。1例患者术后出现拇指背伸活动受限,3月后恢复,1例患者钢板位置放置较高出现肩峰撞击,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改善。术后12月随访肩关节功能优17例,良7例,一般1例,优良率96%。术后12月肘关节功能优23例,良2例,优良例100%。结论运用PHILOS钢板结合经皮微创MIPPO技术通过前外侧入路闭合复位固定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中上段骨折,具有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节省手术时间,骨折愈合率高,术后肩肘关节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