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促进发展》2010,6(7):100-101
从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结果实例看,这类纠纷不能"打着玩";不侵权判决不是唯一结果,专利权人可能"引火烧身","玩火自焚":专利侵权案件的处理结果1:侵权案件中止;专利宣告无效后,侵权案件被撤销。例如,2008年4月15日,国家知识产  相似文献   

2.
《东莞科技》2005,(1):35
案件性质:制止专利侵权 专利权人:东莞市大朗L五金胶丝花厂 代理人:华南专利事务所律师专利代理人  相似文献   

3.
史志洁 《科技潮》2001,(9):55-56
缘起 1999年4月,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伸缩式刚性角电梯井模架”的专利权人向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当时叫作北京市专利局)递交了要求调解专利权纠纷的《请求书》。请求书上说:1999年3月在某建筑公司所在地住宅楼施工现场发现侵权产品4套,其实施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侵犯了请求人的专利权,依据专利法有关规定,请求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进行处理,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受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榆林市知识产权局联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西安中院")成功执行一起非诉强制执行案件,这是我市首次对专利侵权案件实施强制执行。2016年5月20日,专利权人王建平、刘在堂诉榆林市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侵犯其发明专利"直立内热式空腹炭化炉的干熄兰炭的设备"和实用新型专利"直立内热式空腹炭化炉的新型干熄兰炭设备"专利权向榆林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处理请求。  相似文献   

5.
<正>"内煤外热式煤物质分解设备"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是省、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联合审理专利侵权案件的成功典范。其后的行政诉讼案件,是我市办理的第一起专利侵权行政诉讼案件,同时也是陕西省近年来发生的一起典型专利侵权行政诉讼案件。该案作为侵犯专利权典型案例列入全国双打办《2016年中国反侵权假冒年度报告》,同时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全国十大专利行政案件。在案件审理的初期(侵权判定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举证和取证难的问题,同  相似文献   

6.
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逐年增长,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但是在发生专利侵权纠纷时,仍有一些专利权不能得到真正保护,这些专利人由此怀疑专利权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1 刘孝臣与青岛盛德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 原告刘孝臣依法享有"一种搏击手套"的实用新型专利.被告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营利为目的,制造、销售该实用新型搏击手套.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产品的技术特征覆盖了原告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及保护范围,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判决被告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专利间接侵权的概念 ,认为间接侵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典型的间接侵权行为 ,指制造、出售只能用于专利产品的关键部件、模具或只能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设备或材料 ;一种是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委托而许可、委托他人实施专利权人的专利及擅自转让他人的专利权。从间接侵权的诉讼和间接侵权的责任两方面提出了司法实践中对专利间接侵权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辉 《安徽科技》2018,(6):34-37
正作为激励创新和保护智力成果的重要机制,专利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对侵权行为的打击。随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推进,专利侵权民事诉讼案件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全国地方人民法院新收民事一审专利案件从2014年的9648件上升至2016年的12357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执法案件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14年的7671件上升至2016年的20351件。这一方面体现了专利权人维权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给有限的审判和执法力量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些案件的处理中,尤以技术事实查明环节最为关键,也是审判人员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技术专利侵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技术对于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方式产生了变革作用,同时可能引发较高的专利侵权风险。根据现有的专利侵权构成要件,3D打印侵权产品和传播3D打印模型文档的行为难以构成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专利权人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也没有明确法律依据对其给予保护,网络经营者也不能在链接侵权产品设计行为中得到侵权豁免。有必要取消专利侵权行为的生产经营目的要件,建立并拓展间接侵权制度,构建专利领域的避风港规则,并对专利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1.
问:什么是侵权行为?答:侵权是指一项专利申请被批准之后,第三者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就生产、使用或销售该专利保护的内容,以及持有和提供受保护的专利产品。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或者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违反上述规定和不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的都属侵权行为。假冒他人专利,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由于假冒他人专利,往往以次充好,它  相似文献   

12.
专利侵权的判定是整个专利法的核心部分。本文从专利侵权入手,首先论述了专利侵权行为、专利侵权的表现形式、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然后着重阐述了我国专利法对于专利侵权的惩罚措施即专利侵权的责任。以此来增强对专利侵权判定方法、原则的掌握,提高专利侵权判定司法实践水平,减少专利侵权案件的发生,提高办案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专利事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保护专利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和专利产品的声誉,打击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不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广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广东省专利管理局为本省范围内专利产品认定和专利防伪标志管理的部门。 第三条 专利权人及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销  相似文献   

14.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我国法律对合法的专利权是予以保护的,专利权的法律保护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名词解释     
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间内,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就专利产品而言,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仿制了该专利产品,或销售、使用了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的专利产品。至于已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产品售出后,就不再有侵权问题了(在法律上叫“权利用尽”)。对使用或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专利工作以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制度,完善专利管理办法,扩大专利管理为前提,以专利法的普及宣传开路,为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严格执法,加强处理专利纠纷,查处冒充专利的行为的力度,全国省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先进列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专利权的保护是整个专利制度的核心和目标,专利一经授权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或者为制造、使用和销售的目的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依专利方法所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将构成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18.
在离婚案件中,对于涉及欺诈性抚养问题的,受害一方当事人往往会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对此应当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相关精神,全面理解此类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与法律依据,以正确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规则,切实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促进发展》2010,6(3):95-101
在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专利侵权案件都是等同侵权案件。这一判定原则已经进入一些国家的立法,在具体个案中也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专利工作 任重道远宋培贤专利保护是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专利立法、专利制度、维护和保障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技术的合法权益。我国的专利法始于1984年,1992年进行了实质性的重大修改,并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参加专利合作条约(PCT)。在立法水平和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