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焦家寨煤矿特厚煤层完整性差、松散易冒顶等突出问题,分析影响顶板冒漏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现场煤层可锚性测试,确定了锚网支护的可行性;提出了长短锚索层次控制技术,优化了巷道支护方式;采用顶板超前“龙骨”预支护结构,有效防止顶煤漏冒。【结果】现场实践表明:顶板锚索受力稳定,支护效果良好,防止了顶板冒漏现象。顶底板最大移近量156 mm,两帮最大移近量82 mm,巷道变形量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本研究成功实现了“三软”特厚煤层的锚网索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冲击矿压煤层巷道支护难、易变性等问题,以某煤矿21220回采巷道为例,采用顶板预应力全长锚固强力锚杆锚索组合支护系统和36U型三心拱棚联合支护方式,对巷道进行支护,并进行现场矿压观测,得出:回采巷道两帮最大变形量约450mm,底鼓量400mm,顶板最大下沉量100mm;支护方案显著降低了巷道变形量,提高了巷道安全性,减少了锚杆、锚索、锚固剂、架棚的数量,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掘进速度,该技术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新桥煤矿2204工作面沿空巷道要经历多次动压影响且巷道所处位置地应力本身较大,设计采用桁架锚杆的联合支护,以充分发挥锚杆(索)主动支护、支护强度高的特点。本文具体探讨了支护方案,并进行了工业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支护方式选择科学,支护参数设计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可以为相似条件下的其它矿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矿巷道是井下采煤必须要建设的设施,其安全性对采煤和井下运煤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锚杆支护是地下硐室施工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对采矿巷道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锚杆支护可以对巷道周围的岩石起到加固和强化的作用,提高采矿巷道的安全性,进而改善井下采矿的工作环境。因为锚杆支护对井下采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许多煤炭企业得以使用。本文就从锚杆支护的理论原理入手,分析锚杆支护的参数以及设计方法,进一步对锚杆支护的施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实际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3113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巷道发生底鼓的机理,并采用FLAC3D模拟巷道底板采用卸压槽及注浆锚杆后底板应力、位移及塑性区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可知,采用联合措施后底板最大底鼓量为105mm。此外,分别设计了卸压槽及注浆锚杆参数,通过监测底鼓量对治理效果进行检验。根据监测结果可知,联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窄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特征,本文以马村煤矿3305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并对原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提出适宜的巷道围岩支护方案。该巷道围岩变形的实测结果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支护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巷道所受的地应力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支护方式已不能较好地控制围岩的破坏变形。本文通过对东回风石门表面位移的监测曲线分析一次支护后巷道围岩破坏变形机理,得出巷道变形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围岩所受地应力较大、支护深度较浅和支护结构强度较低。为此,在一次支护的基础上设计注浆锚杆和注浆锚索束相结合的二次支护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淮北煤矿芦岭Ⅲ4采区轨道上山巷道为工程背景,研究强膨胀性软岩对围岩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并设计出合理的支护方案,保证巷道稳定性。【方法】采用SEM扫描电镜实验研究岩性微观成分,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围岩的变形及受力进行模拟,提出高预应力、高强度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结果】研究表明,巷道岩性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要成分,通过模拟可以发现,在未加支护的情况下,巷道会有较大的变形,而在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的变形明显缩小。【结论】通过对巷道围岩的分析,可以认为高预应力、高强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为淮北矿区类似条件的矿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矿井巷道顶板变形和失稳的原理,平顶山煤田在顶板失稳防治过程中运用的措施,以及预应力锚索桁架技术和锚杆支护技术的总结应用,对巷道破碎的支护技术进行分析并优化。  相似文献   

10.
采区准备巷道施工位于煤层顶、底板岩层层位,受煤层角度变更影响,巷道掘进期间频繁穿越煤层。随巷道不断推进,其顶板离煤层底板距离不断缩短,而通常使用的"锚网喷+锚索"永久性支护形式中锚杆与锚索(钢绞线)尺寸均固定,不能随巷道围岩赋存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变更,致使在穿煤段部分位置的锚杆、锚索(钢绞线)端头锚固在煤层中,巷道支护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更为潜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该问题,针对岩巷穿煤施工段巷道的支护形式进行优化,依据巷道顶板与煤层底板距离情况,变更支护形式与支护材料,从根本上改善巷道支护机理,提升巷道顶板安全性与稳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