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克隆技术,除了分析其直接影响,还势必考虑到技术异化问题。作为克隆技术的一项特殊应用,“克隆人”理所当然蕴含着错综复杂的价值冲突。在此,为梳理观点分歧,规范科技创新,本文对生殖性克隆人和非生殖性克隆人两者的种种可能价值进行全面地搜索和对比,尝试着对克隆人问题进行较为科学的价值分析、判断,旨在提高人们对克隆人的科学认识,最终为引导克隆技术的健康发展作出较为合理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2.
克隆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描述克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严格区分“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观点,并从辩证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克隆技术的影响,指出只有“治疗性克隆”能促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法律、伦理纳入克隆技术的发展框架,促进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治疗性克隆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通过法律制度来规制治疗性克隆技术,避免其可能带来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为克隆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成为目前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急需完善法律制度对治疗性克隆加以规范,以保证我国克隆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尽管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之后不久便已郑重声明,他的合众国政府将严格限制甚至不允许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但是,最新传出的消息却令全世界尤其是伦理学家严重不安。一项以“治疗疾病、用于器官移植”为名的“克隆”项目,竞然第一次复制了人类胚胎,对于人类是福是祸,实在难以预料。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已开始这项研究的两家公司分别是设在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的杰隆公司和设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的先进细胞医药公司。他们对这项研究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5.
“克隆羊”的成功和克隆技术的不断完善已经使“克隆人”的实现为时不远,而确立“克隆人”研究的合理性则不仅会增强人们对自然科学,也会增强人们对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信念。如果把“克隆人”在本质上是人类对自身生产与再生产领域进行干预和控制进程中的一个环节,那么从人类自下而上与发展朝向自由王画这个大伦理、大积存出发,人们就必须以肯定和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克隆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克隆人——人类对生命奥秘的又一次挑战,人类的好奇心在另外一个自己面前收不住脚,但理智又告诉我们,这很可能会是一个可怕的梦魇。2001年11月2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先进细胞科技公司”(AdvancedCellTech-nologyLtd)宣布,他们成功克隆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胚胎,标志着人类又朝着克隆人迈进了一大步。克隆人时代也许就近在眼前。自从克隆羊“多莉”问世以来,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克隆人的迫近。克隆猴“泰特拉”问世使克隆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得到了证明,今天,克隆人类胚胎的问世更是把克隆人的争论推向了白热化。有科学家认为,现在…  相似文献   

7.
基因克隆技术的哲学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哲学-道德层面对基因-克隆技术进行思考:已经在植物、动物领域运用的基因克隆技术,是否适应于人类,尤其是生殖性克隆,对人类的生育方式、婚姻方式、个性与人格等方面的影响,对道德与伦理产生全面冲击;这就不仅需要立法,更需要道德-人文精神的自觉.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甚至技术上讲,克隆人是可能作到的,但由于人们对其出现后可能的负面影响与效果过分关注,引起许多学的担忧与反对。一些国家的政府也直接出面干预,限制或禁止克隆人的研究,使克隆的人出现成为一个悬念,但二十一世纪将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阶段,在许多研究领域可能出现重大突破,随着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成熟,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与此相关的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人类将能够控制甚至消除其负面的影响与效果,尤其是考虑到克隆人的成功所具有的巨大科学价值,克隆人在不远的未来终将出现,实现人类“复制”自身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被国际媒体冠以“克隆疯子”的美国科学家扎沃斯再出狂言,声称已经完成了克隆死人的第一个准备步骤。这位49岁的美国男性学会会长、生殖生理学博士,经常放出关于“克隆人”的猛料。这也提示我们“克隆”风波并没有过去,而是一直在向生命科学、伦理学“叫阵”,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1,(7)
就在英国刚宣布他们正在制定世界上首部“禁止克隆人法”时,美国又爆出惊人新闻:一批转基因婴儿出世。此前,美、意两位科学家宣布,他们将联手尝试克隆人,以帮助不育夫妇获得后代。预计12个月内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就在关于“克隆人”的问题被炒得灸手可热的时候,中国的“克隆”技术研究者目前称:克隆人比克隆动物更容易些。早在1990年便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克隆出两只小羊的西北农林  相似文献   

11.
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的生殖会带来许多的社会伦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从长远的角度讲,克隆技术作为治疗人类生殖缺陷的手段,并非缺乏其合理性。但是在财力、物力、人力条件不够充分、人们接受新科技观念未成熟的情况下,必须谨慎处之,且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限制管理。  相似文献   

12.
由"借腹生子"引发的关于人工生殖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腹生子”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生殖方式,它在给不孕不育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了伦理和法律极大的挑战。本文试对“借腹生子”引发的身体权问题和关于亲子关系认定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几点关于人工生殖立法上的拙见。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9,(1)
1998年的下半年,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说,"克隆人的研究尽管在国际上受到禁止,但是,一旦扫除了技术上的障碍,向首例人体克隆技术进军的步伐是挡不住的"。目前从事猴子克隆研究的美国科学家就正在为人类克隆开辟道路。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俄勒冈比弗顿地区灵长目动物中心的唐·沃尔夫,采用胚胎细胞就已经克隆出两只猕猴。对此沃尔夫说:"如果我们能够克隆猴子,几乎所有的人就会明白这项技术对人类意味着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专家斯尔佛指出,在市场导向经济社会,从供需角度看,"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应"。克隆人的技术在某些国家被禁止,并不表示在全球都能控制这项研究的发展趋势。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锡德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月,意大利生育专家安蒂诺里公开宣称,首例克隆人将在2002年底诞生。与此同时,不甘落后的美国专家扎沃斯随即也宣布由他试验的克隆人将在2003年诞生。但是让全世界大跌眼镜的是,最终赶在2002年结束前宣布试验成功的不是这两位高调的专家,而是一个有着神秘宗教背景的法国公司“克隆援助”。 2002年12月27日,美国佛罗里达,该公司负责人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宣布,“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婴儿已经降生”。 这一消息出台犹如重磅炸弹爆炸震动了整个世界,一时之间,克隆人的有关传闻在全世界炒得沸沸扬扬,人们谈克隆而色变。克隆人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正当人们在惶恐中不知所措的时候,来自见证并确认试验真伪的记者以及整个科学界的反驳已经说明所谓“全世界第一个克隆人诞生”的新闻是一个弥天大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然而,为什么一个漏洞百出的骗局能够让如此之多的人们深信不疑呢?存在于这个问题背后的是人们意识深处的贪婪——对“永生”的贪婪。而“雷尔运动”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来制造谎言的。 从某种意义而言,制造“克隆”骗局的不是别人,是贪婪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中法先进研究计划(PRA)”地球科学领域双边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6—1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法先进研究计划”地球科学领域自1999年正式启动以来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法国法中科学促进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6.
“对人的克隆有损人的尊严”,这是反对克隆人的一个根本理由。但是,对“人的尊严”的涵义,人们的理解却各不相同。本从考察“人的尊严”的内涵出发.对“对人的克隆有损人的尊严”的种种论据加以具体分析,指出克隆人过程中,人们可能丧失的“尊严”究竟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化解克隆人技术与人的尊严之间的矛盾,达到各种权利和利益的平衡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科学追踪     
概述:今年5月的世界科技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非典。凡是与非典研究和防治相关的领域,都迅速调整研究重点,集中力量加强抗击非典的研究,有关非典研究的成果不断问世。美国《科学》杂志5月1日刊登了两份分别由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完成的“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这是首批经过同行评议的“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世界卫生组织说“非典”病毒生存能力大于原先估计。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5月19日至28日举行。这也表明,社会需求是科技发展的最主要动力。除了非典研究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也非常活跃,而相比之下信息技术领域则要沉闷得多,其他研究领域尽管也有一些突破,但总体上只能说是偶有亮点。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法科学家首次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生殖细胞,美科学家称克隆出人类胚胎,国际专家敦促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实验,美国科学家首次克隆出骡子。在航天领域,俄“联盟”载人飞船返回地面有惊无险,美“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得出初步结论。此外,5月世界科技领域引人注目的成果还有:日本研制出世界上直径量小的碳纳米管,中国科学家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丹麦行星科学中心认为地球南北两磁极将要大翻转。  相似文献   

18.
在基因研究为人类认识自身奥秘和纷繁复杂的自然界提供锐利武器,展示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引起了基因歧视、克隆人等道德伦理问题和一系列法律问题.因而要从伦理道德准则和法律立法保护两大方面来规范基因研究工作,使其依法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19.
《国际学术动态》2009,(5):38-41
2008年10月10~11日,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和美国布兰德斯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扩散与东亚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让与担保的立法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派观点。从习惯法、法律渊源等法哲学和法律技术的视角来看,我国现阶段还不具有让与担保立法的可取性,应坚持“否定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