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颅内局灶损害对汉语语言功能的影响,为个体化语言康复提供依据。方法:用语言障碍诊治仪ZM2.1对52例正常人和95例不同部位颅内局灶损害的病人进行11项语言功能的检测,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病例组分为(1)左脑外、(2)左脑内、(3)右脑外、(4)右脑内共4组,对各组11项语言功能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左脑内组11项语言得分与正常组、左脑外组、右脑外组、右脑内组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组、左脑外组、右脑外组、右脑内组各亚项间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的颅内局灶损害对语言功能的影响不同,右利手者左大脑半球损害引起语言损害的语言障碍最明显,右大脑半球的损害也可对语言产生轻度影响,脑外病变对语言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全球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笔者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采取以下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曰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全球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笔者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采取以下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优势。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让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石.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就是要使左脑和右脑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以使大脑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开发.  相似文献   

7.
右脑记忆力是左脑的100万倍,运用右脑学习法,普通人4天可以记住1000个单词,半年到一年就能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能力。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国际著名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博士开发的一套极速唤醒右脑  相似文献   

8.
赵文琦 《科技信息》2011,(32):I0037-I0037
每个人的智力很少一部分取决于天生,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本文主要论述开发右脑的窍门。人有左右两个半脑,大多数人都在用左脑生活,右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右脑掌握着感性思维、艺术思维和创造力,开发右脑,左右脑同时利用,是提高智力潜能的有效方法。开发右脑有三个小技巧:美育开发,音乐开发,书法开发。  相似文献   

9.
《奇闻怪事》2013,(2):18
当今社会上,有关右脑开发的宣传铺天盖地,右脑的功用被描述得十分重要,远远胜过左脑。可事实上,这些关于右脑的说法孰真孰假,你对右脑又了解多少呢?传闻1:右脑主导的人和左脑主导的人数相当,可以通过简单的测试测出你是哪个脑主导。NO!我们都知道左脑控制右半边的身体,而右脑控制左半边的身体。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习惯使用右手的,也就是右撇子。而左撇子约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  相似文献   

10.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石。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就是要使左脑和右脑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以使大脑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开发。在这里,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否依托语言的争论,这里找到了调和统一的出口,即不要对语言做狭义的理解.广义的语言,除语言、文字还包括图像、符号、数字、代码等等,他们都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语言和文字是文明的基石,文字比语言更重要.人类现代文明始于文字,文字出现以前,人类仅靠语言交流.信息的传播和积累只在个体间进行,信息量的累积极其有限,思维功能只能拥挤在语言这个狭窄的通道上.文字的发明和学习,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新扩大了信息积累和传播,而且对思维功能的发育、训练、强化至为重要,使大脑思维找到了正确的表达方式.思维跃上了宽阔的高速路.两种思维类型,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分属人的左脑和右脑;时间和空间、联想和想象的功能也分别由左脑和右脑负责.因此,科学和艺术也分别在左脑和右脑中找到源头.这种看似平衡和对称的公平分配,却由中国文字的图像美学特质而打破,似乎左脑和右脑既分工又合作协调的.思维不止上述两种类型,沉思冥想就是带有神秘色彩、远离科学分析的一种,使意识深潜趋向于无意识状态,与客观对象同质而认同.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广东实施“科教兴粤”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利用实施重点新产品计划的优势,加强集成,重点扶持了一批技术水平高、效益好、市场占有量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一批开发创新能力强、经营运行机制好、规模效益显著的高新技术企业。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有一定的风险,形成产业化难度则更大,这些都非常需要政策的扶持。因此在制定重点新产品计划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地收敛思维训练虽然使左脑得以运用,但是使用右脑却逐渐被抑制,因此,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们不仅可以加速右脑的开发,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颖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4):119-120
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以及注重右脑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制约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落后、教育产业化过度、行政主导过多过深、缺乏与时俱进的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制约着其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尊重和鼓励学生追求知识,质疑权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二是发挥教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学术氛围;三是根据本校的性质,注重相应层次的创新举措建设。  相似文献   

16.
对人脑左、右半球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两个半球具有不同的运作特点和思维功能。这证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存在差别,这些差别有着大脑运作的生理基础。传统教育片面强调左脑的线性分析能力是狭隘的。素质教育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大脑两个半球实施教学,既适应右脑相对薄弱、左脑更为活跃的学生,又有益开发右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综合大学中师范教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范教育体系,必须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作出实质性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对教师人才的需求。在师范教育创新中,重点是培养有创新理念的教师,必须树立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四种意识,必须以特色求生存,这是综合大学师范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18.
王士武 《安徽科技》1998,(12):13-13,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和“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迅速增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技术创新起步,建立创新机制,广泛吸纳高新技术成果,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  相似文献   

19.
刘亭  陈朴 《科技信息》2007,(13):216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的经济,适应21世纪和知识经济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代呼唤创造性,怎样才能开发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资源?江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日到来储备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  相似文献   

20.
崔颖 《科技信息》2007,(10):135-135
在知识经济中,高等学校将成为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中高新技术增长点的源头,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为了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教学、科研和生产之间必须协调发展。在我国如何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提高从事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的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一支既善于教学又擅长科研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最终建立起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环境,是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