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在隧道贯通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隧道贯通测量,是铁路、公路和海底隧道工程,以及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重要任务.隧道贯通测量的基本要求是:在隧道两端的开挖处(有时还有中间开挖面),通过联测建立起的基准方向,以控制隧道的开挖方向,以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经典的测量方法由于要求控制点必须通视、致使测量工作变得甚为复杂.因此GPS测量的特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围绕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掘进高效破岩需求,针对隧道掘进机领域"基础实验平台缺失、破岩信息感知困难、高效破岩技术薄弱"等公认的行业难题,发明了刀具破岩三向载荷直接监测装置,研发刀盘螺旋掘进精准控制及"四面八角"导向技术,研制了回转式、足尺刀具、多刀协同的隧道掘进机破岩实验平台,为研究盾构刀具破岩提供了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是世界上隧道建设规模与难度最大的国家,由于深长隧道在施工前期难以全部查清沿线不良地质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往往遭遇突水突泥等重大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隧道工程建设安全。针对这一重大灾害的防治,由山东大学领衔的973计划项目"深长隧道突水突泥重大灾害致灾机理及预测预警与控制理论"近5年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地质判别方法、灾害源超前预报方法与定量识别理论、灾变演化机理、多元信息特征与综合预测理论、灾害动态风险评估及预警理论和灾害控制理论与协同治理技术等方面。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10余座典型深长隧道工程中突水突泥灾害源的超前预报、灾害防控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隧道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不良地质开挖后极不稳定,会给施工带来不利影响。但现有注浆加固技术较为粗糙,不能满足不同地层注浆要求。而且现有各种注浆效果的检测手段较少,检测受现场条件影响大,可靠性差,准确度低。为解决上述问题,课题着重研究了针对粉细砂、水囊、空穴等不良地质的注浆工艺及浆材,并研发适合隧道施工的新型注浆效果检测方法和仪器,初步解决北京地区地铁隧道工程注浆加固的浆材、工艺及后效果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学院联合申请建立并负责管理运行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重要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以发展和完善中国复杂油气藏形成理论与勘探评价方法技术、发展和完善复杂油气藏开发工程方法技术体系为主要研究目标.近5年承担完成国家及部省重要科研课题100余项,在储层地质与成烃、成藏综合研究、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传播理论与应用研究、油气储层保护技术及油田钻井工作液、非线性渗流动力学在油田评价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培养博士1 00余人、硕士200余人,通过科研合作与产业部门共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亿元.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是控制隧道沉降与地表塌方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程中,存在壁后注浆的实际效果难以控制等技术难题,缺乏切实可靠的检测手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自主创新开发了上海隧道壁后可视化雷达检测技术,适用于隧道壁后注浆质量检测控制.该方法使用方便,开发了集资料处理及成果智能解释于一体的专用雷达软件系统,可以有效进行壁后注浆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5):64-65
厦门成功大道是福建省重点工程项目,其中JC3合同段隧道分浅埋暗挖段及明挖段.暗挖段下穿埔南工业园,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埔南片区内,属于城市中心交通隧道.  相似文献   

8.
乔恩 《科学大观园》2013,(18):13-15
2000年以来,罗马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帝国之都,因为它的修建运用了天才的工程原理,而它在地质方面也得天独厚。目前,一支由岩洞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准备到罗马市地下的世界去探索一番。他们进入了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巨大隧道迷宫,这些古代洞穴里藏着罗马工程师如何建造这座不朽城市的秘密。一位参与考察的岩洞科学家说:"这些是鹤嘴锄留下的痕迹,这里是罗马人挖隧道的地方,也是罗马人采石的地方。这种石头由火山灰构成,是一种很耐用的材料,很适合用来修建建筑物。这些火山灰来自罗马附近的火山。"罗马位于一条山谷里,紧挨着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分布十分广泛,是我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区内软土的工程地质及分布特征,探讨软土的分布规律,同时通过调查结果,论述了珠江三角洲软土区地面沉降效应及危害,本区的地面沉降效应主要有楼房(含地台、地板)的沉降、公路工程的沉降、水利工程的沉降及其它地表建筑的沉降等,最后,针对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沉降的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盾构隧道主体结构是由一系列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管片排列而成的。而管片的选型、拼装不仅会影响盾构机的姿态、设计线路,同时还会造成成型的隧道管片出现破碎、漏水等影响隧道后期使用的问题。所以做好管片的选型、拼装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某区间使用的通用型楔形管片的工程实例,对通用型楔形管片的选型、拼装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墨西哥博格斯盆地海域复杂的地下地质条件与盐相关构造解释难题,在厘清研究区构造带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了"地质模式先行,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解释,盐构造解释处理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开展独立自主攻关研究,探索形成了一套复杂盐相关构造解释与评价方法,有效解决了盐相关构造圈闭落实与分析难题,获得了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示范工程是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武汉市汉阳地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中新建区桃花岛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桃花岛新建居民区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建设为核心,利用当地环境条件,在工程规模上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重点研究城市面源从源到汇的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并力求达到技术先进、效果显著、成本低廉、运行管理方便.结合景观美化,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态与环保意识,提升城市生态地位和知名度的科研目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机理及调控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中大气分项目着重研究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和边界层中大气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转化进行研究,开展城市大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及其预警系统的研究,这是本世纪城市环境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研究揭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调控原理,并提出治理方案.城市大气边界层系统观测及城市大气边界层物理过程和污染物化学过程之间强非线性、强非均匀性及耦合理论预测模型研究,大气与水、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为实施北京"蓝天碧水"环境工程目标提供大气、水、土工程决策与规划,为北京地区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袁格兵的很多东西都消失在郑州的大雨中.7月20日,在京广北路隧道附近,他的身份证、银行卡和很多随身物件都被冲走了.手机也不知道漂到城市的哪个角落,以至于到25日,他对时间的感觉都是混乱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由具有预设功能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写字楼和市政设施)和公共开放空间(如街道、公园、广场等)组成的实空集合,有一定的以行政区划、地产及技术标准等规制的地域边界。城市依赖技术而存在,技术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城市的基本构架由工程活动来实现,以工程形态展现于世,这当属城市之显著的对象性存在特征,城市的存在意义及存在论境域规制了城市演化的范围和空间。本文从工程哲学视角探讨了空间、技术与工程对于城市演化之发展动力及方向,阐明了城市作为工程化了的对象性存在而受到工程哲学关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地质遥感已广泛应用于构造地质研究、矿产勘查预测、环境地质监测、城市地质条件评价及国土整治等各个领域,但由于缺乏标准化,造成技术普及率不高、应用效果不明显、成本巨大等,使遥感技术在地质探矿领域中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但是,通过莫桑比克某矿进行的优选与评估项目,充分体现了技术标准化应用会使遥感技术在地质探矿领域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合理布置土地平整工程、防洪工程及其他工程等,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增加有效用地面积,削山造地使黄土高原的荒山丘陵地区土地开发利用。文章在前期地质勘查基础上,通过方案比选、平台设计、土方量计算、土方平衡、土方调配、挖方设计及填方设计,对兰州北山削山造地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白龙江代古寺水电站库区2012年5月开始蓄水,塌岸(库岸再造)成为库区一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塌岸预测是库岸治理工程必不可少的前期地质工作.白龙江中上游水电站库区塌岸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项目组对研究区塌岸问题进行了三年跟踪研究,详细勘查了坡体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形特征,分析了塌岸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及计算参数,采用卡丘金法与坡面结构法预测了侵蚀型塌岸最终再造范围.预测库岸最终再造范围为54.1~56.5米,预测结果大于已出现的变形破坏的范围,说明随着库区水位到达1710米正常蓄水位,研究区塌岸将进一步发展.依据塌岸预测结果,研究区采取了以抗滑桩为主的工程治理措施,目前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塌岸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9.
在矿区采空区分布状况和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了采井下采空区及地表山体综合治理方案,分步实施治理工程,消除了地质灾害进一步发展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达到了改善矿区地质环境、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7):37-37
盾构掘进机是隧道工程尤其是软土隧道施工的关键设备。长期以来,我国除了能够制造一些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全机械盾构外,盾构机主要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2002年,国产盾构研制开发项目被列入“十五”国家863计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一台直径为6.34米的土压平衡盾构,实现了国产盾构设计制造零的突破。为了进一步将施工实践、机械制造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国产盾构掘进机设计研究制造能力,进一步为开发地下空间发挥作用,在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的牵头下,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发起,上海科投、中铁隧道以及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