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电阻率法在区分堤坝隐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明确堤坝介质所具有的地球物理前提的基础上,利用电阻率法区分堤坝中不同性质的隐患,确定引起堤坝渗漏的地质原因和坝体内隐患的存在部位.通常隐患处介质和非隐患处介质电性差异不大,为提高电阻率法的探测效果,采用反射系数K法对ρs 资料进行解释,能进一步提高堤坝隐患探测的分辨能力,为堤坝隐患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从而开拓了电阻率法的应用领域,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兴鹏  李方才  张莹 《科技信息》2009,(25):83-84,132
在山东黄河堤防工程中,使用电法物探技术进行堤防隐患探测,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文章介绍了使用电法探测仪器FD-2000分布式智能堤坝隐患综合探测仪的测试方法及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堤坝隐患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堤坝隐患检测的实践和效果,从堤坝外在条件和内部结构特点,联系隐患自身性质,探讨了利用地质雷达(GPR)和瑞利波探测隐患的原理、方法和效果。试验表明,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互补各自测试方法的不足,较有效、快速地检测堤坝中的裂缝、孔穴、软弱夹层等隐患。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物理模拟和堤坝隐患探测中不同类型的梯形地形对电测深ps曲线的影响以及对电测深ps曲线解释结果的影响程度,可为正确评价堤坝隐患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土体电阻率和土工参数的联合测定,分析研究堤坝土体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得出土体电阻率与含水量、饱和度、干密度、颗粒组成等土工参数的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提出判定堤坝隐患的电阻率异常特征分析.这对提高物探结果读解的准确性、查明堤坝隐患具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蔡守允  戴杰 《科技信息》2009,(27):I0023-I0023
应用从美国引进的江河水下地层探测设备StrataBox进行消化吸收和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长江水下示范工程的实地测量,获得了该河段河底以下40m内的沉积物剖面图,提高了我国江河水下地层探测技术和安全监测水平,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库堤坝的病险隐患、河床地质状况和水下工程运用效果提供了准确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量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2008年11月在南京市河海大学召开第12届水利量测技术综合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包括:(a)新型传感器;(b)堤坝隐患探测技术及仪器;(c)洪水险情快速探测技术及仪器;(d)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及系统;(e)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岩石岭水库总干渠三门头段渗漏调查为依托,考虑到渠道处于岩溶发育区,提出采用并行电法多维成像和地质雷达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查明隐患的原因及分布.在分析综合物探技术探查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基于并行电法技术可快速收录海量的地电数据体,为堤身二维渗漏探测和堤底隐伏缺陷提供数据支撑,结合雷达映像图可有效识别出溶洞的发育特征.现场应用表明,不同高程的二维电阻率图像反映出堤身渗漏隐患体的范围及埋深,并勾勒出隐患区在堤身上的空间连通性;并行电法的三维成果揭示出溶洞在渠底的立体结构形态,有效避开了常规伪三维电法布置的复杂问题;地质雷达法能有效高分辨识别出溶洞发育的范围;成果有效揭示了三门头段堤坝渗漏主要与该段存在隐伏型充填溶洞有关,并且溶洞在堤底以及堤坝上下游已形成渗漏通道.采用并行电法多维成像技术和地质雷达可有效查明岩溶区堤坝渗漏的病症,为堤防隐患的有的放矢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堤坝蚁穴发育规律及早期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栖白蚁是一种蛀土为巢的群聚体。其生存繁衍与堤坝的土质成分、常年浸润线及气候、植被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其分层而筑并横穿或斜穿堤坝的巢穴系统,严重地破坏了土层结构,是影响堤坝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熟知白蚁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掌握蚁穴系统的分布发育规律,是合理地采取早期防治措施,从根本上消除蚁害损失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白瑞宾 《科技资讯》2009,(34):18-18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广泛,应用领域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安全隐患已迫在眉睫,本文从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入手,分析目前的网络安全隐患后,提出了几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为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常泽意 《广东科技》2012,21(13):118-119
目前我国用于处理病险堤坝最多的一项技术。劈裂灌浆技术已成为加固软弱地基、深基坑防渗、地下工程防水及路基加固等常用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项具有较为广泛应用前景的岩土工程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竖向地震加速度对堤坝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堤坝地震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效值分析方法与坝坡地震滑移量的Newmark估算方法相结合,通过效值计算探讨了水平与竖向加速度组合作用下堤坝的抗震稳定性.首先以堤坝地震动力响应的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为基础,按照Makdisi与Seed所建议的计算方法估算堤坝安全系效的变化过程,依此对地震过程中堤坝的瞬态稳定性进行评价.对瞬时安全系效小于1的时段,采用Newmark方法估算滑坡体的可能滑移量,进而由此评判堤坝的抗震安全性.最后,针对一座高度为100m的堤坝,分别采用正弦波和实际El-Centro地震加速度记录作为激励,通过具体效值计算讨论了竖向地震加速度对堤坝抗震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加速度对堤坝瞬态稳定性及地震滑移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在堤坝抗震设计中应合理地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周延伟 《广东科技》2013,22(8):83-84
渗透是水利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问题,因为它对整个水利施工安全都可能造成隐患,所以如何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渗透问题就值得广大建筑工作者进行研究。针对实际工程常用的防渗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做好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减少并避免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事故,本文对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分级、分类,以及确定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内容;在统计分析32所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中隐患排查治理数据的基础上,同时利用词云可视化技术,分析并找出了目前申请一级标准化达标的露天煤矿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以期能够有效地指导露天煤矿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进而保障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堤坝工程出险种类及其施工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6.
潘维宗 《山东科学》2000,13(4):46-50
江河、湖泊堤坝地基一般属软土地基,大多没有经过地基处理,在高水位下容易发生管涌、滑坡等渗透变形,危及堤坝的安全。堤坝地基渗透变形与地基塑性变形有密切关系。在堤坝防渗加固工程设计中应当重视塑性变形分析。本文针对江河、湖泊堤坝塑性变形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堤坝稳定分析中有限元塑性变形分析法和一点应力最小安全系数法是目前塑性变形分析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箱型结构物封堵堤坝溃口的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汛期堤坝溃决的巨大破坏性,提出用箱型结构物封堵堤坝溃口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简单快速,通过远距离控制作业,可保证安全,降低作业强度及堵口成本。为确保这一堵口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设计堤坝溃口模型及箱型结构物模型,对溃口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试验得到了溃口水流流量、流速、流态的变化规律,及沉箱顺序和裹头构筑对溃口水力特性的影响。这为制定用箱型结构物堵口作业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其它堵口方法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堤坝的外流场和内流场看作一个整体问题,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流动控制方程,用VOF法确定外流场的自由界面与内流场的浸润线,采用SOLA-VOF方法进行数值求解.用堤坝内部细胞单元结构模型简化堤坝内部石块和空隙的复杂形状结构.为了验证上述数学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对梯形截面堤坝,在外界孤立波作用时,进行了堤坝外流场和内流场的计算,可以看到堤坝内压力场对堤坝的安全至关重要,同时还可以看到堤坝的内外压力场的脉动作用,是造成坝体破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导致堤坝渗漏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何选择防渗施工技术一直都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问题之一,必须依据堤坝所处地理环境与堤坝结构及渗漏情况的不同而分别选择不同的防渗施工技术。本文仅针对地下连续薄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膨胀浆塞法防渗灌浆工艺的施工工法和所需设备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赵晨德 《科技信息》2010,(8):311-312
白洞煤业公司利用防灭火措施,消除了煤炭自然发火隐患,实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为存在自然发火隐患的矿井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