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丰富教学手段,畅通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相似文献   

2.
王霜  廖敏  董霖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52-152,154
原有《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反映技术创新的新发展,教学方法较传统,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不利。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考试等三方面着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牢固掌握课程内容与创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让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自身素质,学会对西方文化和另一种文明进行鉴赏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王作辉 《科技信息》2012,(17):311-31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轩明辉  史卫三 《科技信息》2010,(7):21-21,11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创新意识的重任。而反思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是创造思维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阐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结合实践分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课改的时代精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在创造性教学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注重制定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 ;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大力开辟第二课堂 ,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能促进其读写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强化,从而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能促进其读写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强化,从而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美操教学应更新教育思想,在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编操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使命和独特优势。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观察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要把学生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此构建起培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语文课堂教学观。本文分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与意义,指出"双创"背景下中职语文的使命,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敏辉 《科技资讯》2009,(4):192-19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它涵盖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提高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英语教学就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而掌握学习语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创造潜能。那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呢?  相似文献   

18.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其分析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计算机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是中国画教学的目的所在,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画的学习、继承和创新。通过对美术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成因及现状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中国画学习以及学生创造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