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董燕 《长春大学学报》2011,(7):120-122,126
电影语篇是多模态系统共同构建意义的典型范例。"卧虎藏龙"一片通过影片中多模态系统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武侠片的女性角色———玉娇龙,导演李安借这个人物的悲剧告诫观众———任何人都要在欲望与自我戒律之间达到制衡,否则会自毁其生。本文从批评语言学角度出发,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解析电影语篇"卧虎藏龙"中视...  相似文献   

2.
崖风 《世界博览》2011,(14):80-81
他要把"电影还给电影"在钱越来越多、情怀越来越少的电影产业里,王千源宁愿做一个"商业大片"里的"失踪者"。  相似文献   

3.
2002年的《英雄》、2007年的《集结号》,到2008年《梅兰芳》的相继问世,无不展现了中国式大片的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明了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理念的本土化历程。从消费选择的视域研究中国电影理论创新与中国式大片持续繁荣等诸多问题,可以看到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英雄》带出的一条中国国产商业大片之路,在带热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受到了大量毁誉参半的评价。商业大片盯准奥斯卡,却屡战屡败,而不少中小成本国产艺术片却在各国际电影节上率获殊荣。中国电影的商业与艺术如何权衡?本文将以电影是商业为前提,根据中国电影市场与观众的特点,分析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电影曾经给中国电影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荣耀,回顾早期西部电影,大都是在国外拿到大奖后才逐渐被国内观众熟知的,但是大部分获奖影片的国内票房却远没有所获奖项光鲜,国内传播的受阻引发了人们对西部电影海外传播"效益"的质疑。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既应当具有商品属性,也应当具有文化属性。新西部电影除了在继承传统西部电影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应当在传播方式上积极探索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积极拓展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6.
刘荆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230-231
电视电影是中国影视市场上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本文提出了中国电视电影的认知度这一概念,并从栏目化、广告宣传和"3I"准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探讨了中国电视电影的市场化运作问题。  相似文献   

7.
武淑玲 《科技信息》2010,(31):169-169,189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好莱坞电影的功能不仅是提供娱乐,而且还是美国政治的宣传机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中国的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中国形象不仅在西方文化中而且在好莱坞电影中都是一种低劣的"东亚病夫"的形象。正是李小龙这一功夫形象通过他的功夫电影和他精湛的武功洗脱了中国人"东亚病夫"的低劣形象,震撼了好莱坞,为好莱坞电影树立了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是一种大众易于接受的娱乐媒体方式,能有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因此,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对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突破文化壁垒,减少"文化折扣"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电影产业与服务贸易的相关关系,试图证明前者对后者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学性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维度,对于电影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电影的文学性可以从含蓄美、语言美、思想美等多层面下功夫.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强调加强电影的文学性,对于探讨和解决艺术与商业、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诸多缠绕不清的电影难题,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困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晓岚 《世界博览》2011,(3):66-67
他们的工作就像国内的"片儿警"现实生活中的美国警察与好莱坞电影里的形象差别很大,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市民的琐碎事务。在中国生活时,我一向遵纪守法,从小到大甚至没和警察搭过腔。没想到作为留学生,刚到美国我就进了"警察窝"。  相似文献   

11.
武术蕴含了中国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体现着华夏儿女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成为武术研究的重点。世界影视光环下的中国功夫展现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武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随着影视和武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影无武不关,武无影难成”的态势。透过武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武术文化和武侠影视的互动发展关系,阐述武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特色而风靡全世界,这体现出我国运动和文化事业在当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武术思想重视和而不同,这是传统思想使然.尝试将传统武术思想置于当代文化视野下进行深刻的剖析,着重论述重构中国武术思想体系的必要性以及文化视野下中国武术思想的核心构成,以此来推动我国武术文化的建设,提升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渊源以及与民族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着手,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武术文化博大的精神内涵,理解东方文明的精髓,对民族的自立、自强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读人文地理学著作,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指出人文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是产生武术众多拳种的根源,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武术文化只能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地域上产生和发展,并形成“博大精深”的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身体及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5.
论“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商品价值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视“武林大会”的成功播出,促进了传统武术商品价值的开发。在商品社会,传统武术与竞技体育一样具有商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传统武术的商品性,并对“武林大会”商业化发展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武林大会”在还原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推进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谈传统武术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潭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2):108-111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朵艳丽奇葩,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象征着饱育儒、道、墨思想的东方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我国和全人类的瑰宝.对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传承,着重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旨在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及职能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发展的《中国武术史》这门课程,以当下最为流行的网络教育幕课为视角对于如何进行《中国武术史》的幕课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开放性的传播、先进的媒介与丰富的知识储存是《中国武术史》幕课建设的优势,保持文化传统性、突出武术主体内容与以现有的中国武术史教材为蓝本是其构建的基本原则。同时阐明《中国武术史》的幕课应该包括文字、视频、图片三个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页面布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的课程视频内容是《中国武术史》幕课设计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9.
着重阐述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旨在通过弘扬武术文化进一步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对文化同质化趋势的挑战,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所承载的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更为艰巨.首先将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投映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情势,提出了应对文化同质化挑战的我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对策,即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文化教育;更新理念,变单纯的武术技能传授为武术文化传承;加强学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营造浓厚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提高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社会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