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等效时间的混凝土绝热温升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对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混凝土绝热温升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反应速率描述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探讨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养护温度之间的关系.引入等效时间的概念,根据Arrhenius函数和指数函数研究水化热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最后采用反演分析方法中的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试验数据,确定绝热温升和等效时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温度对混凝土水化热最高绝热温升影响不大,对于某种混凝土存在唯一的绝热温升与等效时间关系曲线,可以用等效时间描述温度对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规律,防止早龄期混凝土开裂,以普立特大桥重力式锚碇散索鞍支墩基础第1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为例,对其水化热温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对实测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进行拟合分析,提出了基于指数函数和的形式的简化计算模型,该模型对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的拟合优度较好.利用混凝土温度有限元计算理论,结合散索鞍支墩基础所处的环境状况,建立考虑冷却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吻合度高,并对散索鞍支墩基础在有无冷却管下的水化热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工程实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用超高强混凝土浇注了尺寸为1 m×1 m×1 m的4组大体积构件,所用混凝土最低水胶比为0.16,最高胶凝材料用量达900 kg/m3,矿物掺料最高掺量为50%.分析了所用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测试了混凝土的水化放热温升及构件内外温差,试验表明:矿物掺合料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同时,由于混凝土水胶比极低,胶凝材料水化程度较小,文中制备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温升最高为52 ℃,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最高只有23 ℃.保温层增加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升的同时,对混凝土的降温速度的控制及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是有利的.在有保温层的条件下,超高强混凝土完全可以用于大体积工程.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对浇筑混凝土水化热温升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徐变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桥梁设计中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难以精确分析的现象,基于预制梁场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现场试验,采用初应变增量有限元法建立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的弹性徐变理论隐式解法数值模型,分析实测水化热应变、温度徐变应变及温度弹性应变三者之间的差异,研究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受徐变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拆模后箱梁顶板、底板水化热温度应变均为压应变且算术平均值基本一致;混凝土箱梁顶板水化热温度应变变化速率略小于底板水化热温度应变变化速率;徐变对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力应变影响非常大,实际应变仅约为温度弹性应变的一半,因此,早龄期混凝土结构温度弹性应力减半更符合实际情况;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实测数据略大于温度徐变应变计算值,说明本文数值模型可准确有效模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真实状态、有助于桥梁分析设计。  相似文献   

6.
宋杰 《科技信息》2012,(6):387-387
大体积混凝土就是一般为一次浇筑量大于1000m^3或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2m,且混凝土浇筑需研究温度控制措施的混凝土。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船闸闸室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对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影响最大的是裂缝的产生,而裂缝的产生又与温度有关.文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模拟小溪滩船闸底板水化热分析,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发展情况,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闸室底板中心点最高温度的计算值和监测值最大偏差为1.2℃,差异性较小,而最高点温度模拟结果与监测值的误差只有2%,中心点的降温速率为1.2℃·d~(-1),模拟得到的温度场与实测的温度变化规律较为吻合,为后续冷却水管的调整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水化热分析及温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作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浇筑初期,外部混凝土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约束产生拉应力,当其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产生裂缝.文章首先介绍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机理和水化热发生的过程,然后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影响及如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绝热温升,施工时应采取温控防裂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内外温差.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结构耦合分析的方法对水化热引起的空心薄壁墩的温度效应进行分析,计算中考虑了混凝土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变化.利用ANSYS软件模拟178m高墩施工进程中的水化热温度效应,得到空心墩墩底实体段、墩身、以及节段接缝处的温度和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一般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效应不同,空心薄壁混凝土结构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高不超过40℃,但温度应力比较大,最大温度应力达到6MPa,值得设计施工人员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坝冷却水管冷却效果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混凝土坝中利用冷却水管中循环冷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水泥的水化热温升,是混凝土坝温度控制的最有效措施。通过对混凝土坝开裂、裂缝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混凝土坝温度控制及冷却水管仿真计算研究现状的分析,论述了混凝土坝中冷却水管仿真计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热平衡法,结合天然气燃烧的特点,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水平火灾实验炉的数值模型,进行混凝土双向板火灾试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速率控制燃烧机的输出热功率,可以实现水平火灾炉升温曲线与ISO 834的标准火灾升温曲线接近,模拟平均炉温与试验平均炉温最终误差为2.2%(22 ℃);水平炉烟道口温度高于平均炉温约87 ℃,与实际火灾实验炉烟道口频繁损坏现象吻合,因此,在实验炉设计中,应提高烟道与炉墙连接区域的设计耐火极限;FDS模拟得到的火灾炉内部及楼板受火面温度场呈不均匀分布,符合火灾实验炉各热电偶测点实测升温曲线不同的规律,温度场数据可用于研究非均匀温度场对混凝土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结合燕山水库进水塔施工方案,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施工期混凝土最大温升为29.934℃,浇注后3-4 d即达到峰值,最大温差均不超过24℃.温度应力随着温差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应力最大值1.68 MPa,出现在两层混凝土浇筑的接触面,由浇筑时产生的瞬时温差引起.  相似文献   

13.
高温下C65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强混凝土的抗高温性能,研究了C65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利用高温下混凝土加载试验设备,对C65混凝土分别进行了常温20 ℃、300 ℃、400 ℃、500 ℃、600 ℃、800 ℃高温试验,并对各温度下的高强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高温后混凝土外观特征,测得了高温下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系统地分析了高温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论表明:随温度的提高,高强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具有一定规律性。这些结论可以为高强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温对高强度水泥砂浆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在经历不同温度(150℃、300℃、450℃、600℃)、不同冷却方式(喷水与自然冷却)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了高温对高强度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抗压强度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温度在300℃以下时,强度下降较静;温度在450℃以上时,强度下降明显。冷却方式对砂浆抗压强度退化影响较为明显,相同受火温度,喷水冷却后的砂浆强度低于自然冷却后的砂浆强度。并得出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高温后抗压强度退化的公式。  相似文献   

15.
李同春  武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378-6383
结合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8#坝段的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水管冷却效果的有限元单元直接算法,对该坝段进行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计算。分析水管周边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分布规律,提出尽早通水及变温通水的温控方案,达到有效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的同时,避免由于通水冷却产生水管周边裂缝。  相似文献   

16.
设计温度跟踪养护系统来模拟实际结构中混凝土所经历的温度历程,通过测试在标准养护条件20℃、恒温50℃和变温养护条件下不同强度等级的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值,分析温度历程对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和龄期,引入等效龄期理论建立了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实际结构中的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可以通过测定温度场,利用计算模型进行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能够较准确计算结构中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从而有效指导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超声波法评价不同类型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普适性,对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掺聚丙烯纤维的高强混凝土进行200℃、400℃、600℃、800℃的高温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混凝土的相对波速、相对幅值和损伤度3个参数与受热温度、抗压强度损失率和抗折强度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3种不同类型的混凝土,采用损伤度和相对波速评价混凝土高温后的性能具有同一性结果,其中,损伤度的拟合值与实验值的相关性最大,能直观地反映出混凝土的受损程度;而对于相对幅值,拟合值与实验值的相关性最小,对3种不同类型混凝土的评价结果差别较大,不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18.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抗变形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及SBS改性沥青和70#普通沥青混凝土在15℃、20℃、40℃及60℃条件下进行单轴贯入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各温度下具有相对较高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值,尤其在高温时优势明显.分别得到了以标准温度15℃及20℃抗压回弹模量为基准的回归方程,可以对各种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抗压回弹模量进行较高精度的推算,当对结果精度要求不高时也可以采用抗剪强度对抗压回弹模量进行换算.通过对路面结构永久变形的计算,验证了国外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用于路面结构中间层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了采用抗剪强度及抗压回弹模量指标进行路面变形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依据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由温度引起的温度应力以及最大伸缩缝间距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控制裂缝的主要措施,为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内埋热源混凝土冬季养护控温方法,研究热源对混凝土温度历程的作用.基于成熟度概念,研究养护温度、龄期对混凝土水化程度及热学性能发展的影响;依据抗压强度预测公式,预先设计温度历程;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瞬时热能方程,构建温度历程精确控制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用于混凝土升温速度的准确控制,维持稳定阶段温度,以及保证混凝土降温速度,实现混凝土温度历程及强度的精准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