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2年5—7月对广东和平县黄石坳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6目15科31种,东洋型21种占67.7%;南中国型5种占16.1%;古北型3种占9.7%;季风型和喜马拉雅山型各1种占3.2%.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Ⅱ级保护动物5种;三有动物10种,说明该地区物种珍稀程度较高.翼手类共记录到12种,占所有物种总数的38.7%;啮齿类只有3种,占种数的9.6%,可能与捕获的季节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广西红水河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9月对广西龙滩水电站库区,即红水河流域进行了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计有脊椎动物105科,382种.其中东洋界311种,占81.47%;广布种71种,占18.53%;其区系处于东洋界华南区和华中区的过渡地带,并有少量西南区物种的嵌入.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Ⅱ级保护动物44种,共占12.69%.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的组成是:哺乳类55种,鸟类179种,爬行类57种,两栖类45种,鱼类36种、库区蓄水后,部分生境变化,导致动物生态类群改变,鱼类多样性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巫山县五里坡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6年调查资料表明,重庆市巫山县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为止记录有鸟类294种,隶属于17目51科,其中列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35种,共计占鸟类物种总数的12.59%.仅分布于中国的鸟类有11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鸟类物种有2种,特有种分布占鸟类物种总数的4.42%.从属区系为:古北界110种;东洋界113种;广布种71种;不同从属区系物种分别占库区鸟类物种总数的比例为:古北界37.41%,东洋界38.44%,广布种24.15%.如果仅考虑繁殖鸟类226种的从属区系为:古北界58种,东洋界110种,广布种58种;不同从属区系物种分别占库区繁殖鸟类物种总数的比例为:古北界25.66%,东洋界48.67%,广布种25.66%.在划分的7个鸟类生境中,与灌草丛和森林这2种生境相关的鸟类物种数和适应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程醉 《少儿科技》2013,(2):38-39
在热带海域的深处,栖息着一种有“活化石”之称的神奇动物——鹦鹉螺。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08,(5):10-10
读过《山海经》的读者、看过《星球大战》的观众一定对兽面人身动物印象深刻。而在动物界,两物种合体的现象真的存在。身像蜥蜴,尾似鳄鱼,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珍稀物种鳄蜥在我国人工繁殖成功。鳄蜥是蜥蜴之中的“猪八戒”,以懒惰闻名,晚上呼呼大睡,白天则喜欢呆在岩石或距离水面不远的树枝上一动不动;一旦受到惊吓,鳄蜥立即跃入水中,或潜藏在岩石下的洞穴里。  相似文献   

6.
鲎.在教科书里是一种被称为“活化石“的现生动物。它的形态就像古代将士的铠甲那样.外壳分为前后两部分.十分坚硬。在其身后还有一条被称为”尾刺”的长刺,正因为拥有这一特征,它被归入“剑尾类”。而海蝎也如它的名字一般,是蝎子的海洋版。这种生活于2.5亿年前,灭绝于古生代末期的海生动物.在鱼类大型化之前、  相似文献   

7.
《少儿科技》2009,(11):43-43
不久前,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活化石”中华鲟在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基地顺利破壳而出。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中华鲟研究所本次共获得约2.8万枚中华鲟受精卵,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的评估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有的资料对中国和世界动物的种数作了一个初步的比较,无脊椎动的某些门类在中国有多少种目前还不清楚,如:鄂咽动物门Gnathostomula,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部分),有爪动物门Onychophora和心鳃动物门Pterobranchia,此外,下列一些动物门类或其中的部分分类单元,在我国有关物种资源的知识也很贫乏,尚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海绵动物门Porifera,中生动物门Metazoa,线虫动物门Nematoda,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益虫动物门Echiura,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软体动物门Mollusca(部分),腕足动物门Branchiopoda,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五口动物门Pentastom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部分)和肠鳃动物门Enteropneusta,本文还对受胁动物的状况进行了讨论,无疑地,森林的破坏和动物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威胁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此外,水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使许多动物,尤其是淡水无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过去数十年间,我国的动物学工作者在分类学研究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方面,尤其是对珍稀种,特有种和重要的经济种的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多样性大国,尚有大量的物种有待调查研究和编目,在1996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出版的《世界物种红色名录》中,中国只有5种无脊椎动物被列为受胁物种,仅占世界受胁物总的总数(1891种)的0.26%,占美国物种总数(594种)类,蛭类和涡虫类这样一些类群竞争没有列出一种是受胁的种类,像珊瑚的这样重要的类群没有列出一种灭绝种,仅仅列出2个易危种,由此,作者在文中强调指出,在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编目和红皮书的编写方面,今后的的重点应放到无脊椎动物这一个在生物多样性中占优势类群方面来。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种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月-2010年8月,以浙江省乐清湾茅埏岛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秋茄(Kandeliacandel)红树林、光滩和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草滩为样地,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组成的研究,以探讨红树林在恢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方面的作用.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7种,隶属5门9纲14科,其中软体动物10种,节肢动物甲壳类4种,环节动物门的沙蚕类、星虫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各1种,分别为总物种数的58.82%,23.53%,5.88%,5.88%和5.88%,根据其食性类型可划分为5个功能群.通过对红树林滩涂、光滩和互花米草草滩及不同种植年限红树林的密度、物种数和各生境不同季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Shannon—Weiner,Pielou和Simpson进行生境一季节间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群落聚类、排序和功能群划分,结果表明:光滩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的复杂性都高于互花米草草滩,红树林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的复杂性都高于互花米草草滩,光滩和红树林样地间的差异不显著;随着红树林种植年限的增加,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下降,生物量提高.说明红树林植被演替对滩涂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21日,日本栗岛海洋公园的工作人员接到当地渔民报告,称他们在海洋中发现了一只长相怪异、满嘴长满锋利牙齿、形状与鳗鱼相似的海洋动物。工作人员后来发现,这头长1.6m奇异的海洋动物.被初步确认为是素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的皱鳃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对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调查显示,该区鸟类306种,隶属于17目56科159属,其中东洋界种类占总数的50.98%,古北界占40.52%;动物区系复杂,表现出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该区珍稀重点保护物种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属国家I、Ⅱ类保护的物种41种,占四川省该类动物的46.07%;属“三有”动物保护的物种176种,占该区总种数的57.52%;属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0种;孓遗、特有鸟类33种,占四川省总鸟类特有种的54.10%,最后对导致鸟类数量减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演  宁世江 《广西科学》2002,9(2):124-132
调查于1997年10月至2001年6月进行,分布范围狭窄的物种采用方调查,分布面积较小的物种采用资源全查法,区性广泛分布或局部地域广泛分布的物种采用方调查,辅设线带,线段单元,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归类,调查发现自然分布目的物75种,其中属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分别为22种和40种,省级保护物种13种,属广西特有17种,我国特有58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50%属于古老成分。广西广布种仅有樟(Cinnamonum camphora)和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netz),南部岩溶地区的局域广布种是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um)、任豆(Zenia insignis)、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其他多数物种的分布面积都很狭少,除金毛狗脊外,现存资源量(株数)在100万株以上的种类仅有任豆和剑叶龙血树,占全区保护野生植物物种总数的2.7%,10万-100万株的8种,占10.6%,1万-10万株有9种,占12.0%;0.1万-1万的有20种,占26.7%;100-1000株的有24种,占32.0%;现存不足100株的有11种,占14.7%;部分各类现存株数极少,如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3株,水松(Glyptotrobus pensilis)9株,未发现目的物种14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分别为2种和7种,省级保护物5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5月我们对广东连平县黄牛石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7目12科20种,东洋型14种占70%;南中国型3种占15%;古北型3种占15%.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II级保护动物2种;“三有”动物7种,说明该地区物种珍稀程度较高.翼手类共记录到3种,占所有物种总数的15%;啮齿类有9种,占种数的45%.  相似文献   

14.
同心地区己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可分为哺乳纲和爬行纲两大类7目41种,其中哺乳纲长鼻目、偶蹄目、食肉目中某些物种具有代表意义,这一地区中新世动物可总称为“同心动物群”.“同心动物群”贯穿于整个中新世,中中新世是其最繁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59种,隶属于8目25科,其中,古北种12种,东洋种38种,广布种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兽类20种(附录Ⅰ9种、附录Ⅰ4种、附录Ⅱ7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兽类有18种(濒危物种3种、稀有种2种、易危物种13种);分析其区系特征,表现为东洋种占优势,珍稀兽类较多,特有种4种;分析其多样性特征。有7种生活型。水栖种类最少,并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兽类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研究了12项水质指标对北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物种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在95%以上,说明大型底栖动物在北江的分布与水质因子有密切的联系. 温度、pH值、电导率、化学需氧量和硅酸盐是影响北江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氯化物、氨氮和总氮对其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46种,各类底栖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不同,在各水质因子的维度上呈现出生态分化现象. 北江以底栖动物为指示可以依次划分为污染物含量低,水质较好的绥江中下游地区;水质受到有机污染的干流;以及水质一般,尚未受到污染影响的北江上游各一级支流.  相似文献   

17.
<正>腕足动物舌形贝是一种身裹双壳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由于其形似豆芽菜,也被称作“海豆芽”。从寒武纪早期开始出现,舌形贝历经了地球动物出现以来所有的磨难和自然灾害,并经受住了地球最严重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延续至今。达尔文在其1859年出版的巨著《物种起源》中,认为这类生物的形态自志留纪以来变化非常小,首次描述并定义腕足动物舌形贝为“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银杉     
国宝大熊猫人人皆知,可你知道在地理分布和珍贵程度方面还有跟大熊猫一样的植物吗?银杉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孑遗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和“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选取辽宁滨海公路8个典型段落代表4种生境类型,对穿越公路的动物物种进行了8次调查。结果显示:共发现动物23种(包括亚种),隶属14科(包括亚科)、18属;湿地和水田段落穿越动物物种的相似性指数最大(0.615);水田与旱田动物物种的相似性最小(0.167);不同生境的路段穿越动物的种类与频次差异较大,湿地与水田段落的穿越动物种类少而数量多;草地与旱田段落的穿越动物种类多而数量少。为此,提出在动物通道设计中,要根据动物类别确定通道形式,根据生境类型确定目标物种。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的地球上生存着远超过100万种动物。这些动物可以大致分为38个大类,它们差不多全都是在距今5.4亿年前被称为“古生代寒武纪”的时期一起出现的。这一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就是研究者们所称的“进化大爆发”或者“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