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IEEE 802.11e提出了在无线局域网(WLAN)上的服务质量(QoS)保障,它是通过改善传统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使无线网络的QoS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针对无线信道的特点,着重介绍和分析了MAC子层上优先级区分、竞争窗口设置、传输机会分配3种对WLAN QoS的优化机制,并对这3种优化机制进行了性能评价,对WLAN的研究与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JRRM)是针对耦合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进行无线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机制,其目的是基于重配置技术和业务分流来整体优化异构网络的资源利用率。这种资源管理机制对其管理的各个接入网提出了QoS保证机制的要求。IEEE 802.11e的提出为WLAN提供了MAC层的QoS保证机制,从而促使JRRM能够高效工作。对基于IEEE 802.11e MAC的JRRM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在联合会话允许控制和联合资源调度方面,基于IEEE 802.11e MAC的方式能够改善异构无线环境中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IEEE802.11e MAC的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JRRM)是针对耦舍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进行无线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机制,其目的是基于重配置技术和业务分流来整体优化异构网络的资源利用率。这种资源管理机制对其管理的各个接入网提出了QoS保证机制的要求。IEEE 802.11e的提出为WLAN提供了MAC层的QoS保证机制,从而促使IRRM能够高效工作。对基于IEEE 802.11e MAC的JRRM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在联合会话允许控制和联合资源调度方面,基于IEEE802.11e MAC的方式能够改善异构无线环境中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由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接入用户日渐增多、无线带宽资源日益稀缺,IEEE 802.11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协议已经无法保证无线局域网中接入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为了能在网络过载或者负载较重的情况下保证用户的QoS性能,呼叫接纳控制(call admission control,CAC)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提出了一种联合权重系数和带宽降级策略的CAC算法。通过对策略前后不同类型业务性能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对提高QoS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的分析及其MAC层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IEEE 802.11是现在最普及的无线标准之一,它在无线局域网(WLAN)领域已经占据绝对优势,这里详细介绍了IEEE 802.11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并在分析其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IEEE 802.11MAC层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无线多跳网络(wireless multiple-hop networks,WMN)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网络扩展性好等优势,但其通信环境多跳以及动态自组织的特点,给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本文中,提出了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NUM)的跨层联合优化算法,此算法是一种联合传输层、MAC层、物理层,利用凸优化方法,以网络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TCP速率控制和MAC接入竞争跨层联合优化算法,在保证多媒体业务端到端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根据本地网络信息,对系统进行全局优化,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时延,提升了系统的吞吐量,同时能够满足应用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低延迟无线传感器网络DE2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协议,针对S-MAC协议的周期性侦听和休眠机制造成网络中业务延迟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低延迟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CAL-MAC)。CAL-MAC协议在S-MAC基础上,采用了具有跨层优化思想的自适应侦听机制$该自适应侦听机制中,节点根据路径信息来决定是否进行自适应侦听。通过数值分析,CAL-MAC在保证能量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了延迟。  相似文献   

8.
ATM是具有QoS保证的一种传输方式 ,无线ATM作为ATM技术的延伸 ,也应具有QoS保证 .但无线信道资源非常有限 ,且具有时变性、差错率高等特点 ,因此 ,在无线ATM中如何保证QoS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MAC层调度策略和预约模型 ,通过仿真可以看出 ,它可以更好的满足各种不同业务的QoS需求 .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在移动过程中通过WLAN获得网络接入服务,这就需要对WLAN切换的支持,而单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切换机制难以克服乒乓效应及其他一些服务质量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CDMA辅助下的WLAN无缝切换(即低延时、低丢包率)机制(CAHO),该机制在用户发生相邻WLAN之间的切换过程中使用CDMA连接来避免性能下降问题.为了评价该机制,我们建立一个实验床,并与传统的WLAN切换机制及Multiscan切换机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AHO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丢包、服务中断及乒乓切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套具有高性能的适合于移动数据网(超2.5G)和无线本地区域网(WLAN)组成的综合数据网的网络体系结构。提供基于预留端到端的QoS模型,使用带宽适应算法支持端到端的QoS,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呼叫拥塞概率和交接丢包概率,解决了2个系统QoS类不匹配等问题,平衡了2个系统的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将无线局域网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字段作为检测入侵的分析对象,提出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无线局域网MAC层入侵检测方法.采用了基于控制台、服务器、代理的3层分布式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框架;基于HMM模型对无线局域网的MAC帧头部进行建模;利用正常的无线局域网络数据对HMM进行训练,并记忆正常系统下的数据包行为.由此,检测发现了出现概率小的数据包或数据包序列,并制定了入侵检测阈值.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已有的无线局域网MAC层攻击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比较低,并能检测未知攻击.  相似文献   

12.
IEEE 802.11b协议是目前运用最为普遍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基于独立组网模式,对介质访问控制层进行VLSI设计,并可方便地扩展为适用于骨干网模式的设计.设计的特色是采用了事件响应的设计路线以达到低功耗的目的;采用了基于内部总线共享的双总线系统架构,结合一种新颖的基于总线监控的调试方式,增强了设计的可测性,降低了验证成本,缩短了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3.
无线多路接入环境中,超宽带(UWB)固有的技术特点严重影响MAC协议的执行.将基于CSMA/CA的MAC协议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并改变MAC协议中的数据包尺寸和包生成率来研究MAC的使用效率,仿真分析显示:现有的MAC协议应用在UWB系统中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流量.因此,设计适合UWB系统的MAC协议时,尤其要重视信道接入延时的控制,才能发挥UWB技术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n,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草案)IEEE802.11ac主要是在吞吐量性能上有显著提高,而提高吞吐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利用信道绑定扩展信道带宽,使用拓宽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无线局域网中业务量大时业务冲突的问题.该文提出的信道绑定机制基于服务质量,根据业务优先级的不同,有选择地绑定不同数量的信道进行多信道数据传输.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机制不仅保证了服务质量,还减轻了网络拥塞,比传统的信道绑定机制更加符合超高速无线局域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分析了无线局域网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总结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检测技术.并在无线捕包解码的基础上,分析无线局域网的故障检测以及MAC地址欺骗,身份认证欺骗,AP关联表数据溢出攻击和Deauthentication攻击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MAC protocol in IEEE 802.11 call't satisfy user-individual quality of service(QoS)guarantees effectively and can't support hish-speed mobility.A novel algorithm for channel allocation in Wide-band WLAN and an improved resource reservation mechanism aDplied into IEEE 802.11 MAC protocol are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The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vanced protocol makes the system throughput improved and delay decrease.Moreover,the improved system shows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speed mobility.  相似文献   

17.
IEEE802.1lMAC协议是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关键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网络的性能。本文在分析IEEE802.11MAC协议基础上,采用网络仿真软件NS-2对无线局域网的吞吐率、包丢失率和端到端时延等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性能指标与网络中的站点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IEEE 802.11 DCF作为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层基本协议未考虑优先级,而IEEE 802.11e EDCA协议在数据竞争接入信道时引入了优先级的概念,不同级别的业务流可采用不同的信道接入参数.EDCA机制允许采用CFB(竞争空闲突发)模式,即站点在整个TXOP持续时间内都能对媒体进行控制,可减少竞争信道的时间.不同的业务流在以上三种MAC接入机制是否能得到服务质量保证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比较复杂拓扑结构下DCF,EDCA和EDCA+ CFB三种模式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EDCA+ CFB模式能进一步提高多优先级业务流的服务质量,保证高优先级业务流的吞吐量和丢包率、延迟等性能.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C protocol in IEEE 802.11 can’t satisfy userindividual quality of service (QoS) guarantees effectively and can’t support highspeed mobility. A novel algorithm for channel allocation in Wideband WLAN and an improved resource reservation mechanism applied into IEEE 802.11 MAC protocol are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e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vanced protocol makes the system throughput improved and delay decrease. Moreover, the improved system shows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speed mo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