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财 《大自然》2011,(4):16-18
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川消融退缩,由此产生的冰川融水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水资源变化等环境问题,而且会导致大量冰湖的形成和扩张,从而加剧冰湖溃决洪水等冰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四棵树河流域的洪水特性是和流域的地形、地貌特点紧密相关.本文介绍了发源于天山北坡河流四棵树河流域暴雨、洪水的基本特性,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冰湖溃决事件频繁发生,严重阻碍西藏自治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减薄后退,冰川径流量增大,冰湖溃决风险上升。基于西藏自治区东南地区的嘎隆拉冰川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2017—2019年消融期间5—9月冰川径流变化特征,探讨了西藏1931—2020年冰湖溃决事件发生的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31—2020年,西藏地区共发生冰湖溃决事件32次,集中在5—9月发生;在旬变化上,极大值频次呈单峰结构,在7月上旬频次最高;冰湖溃决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73,随着径流增大,冰湖溃决发生的频次逐渐增大。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融化引发的冰湖溃决灾害应引起重视,要加强冰川消融径流观测及冰湖水位的监测,进行冰湖溃决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与GIS的朋曲流域冰川及冰湖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正逐年退缩,随之引发的冰湖溃决洪水已不容忽视,但静态和孤立地研究冰湖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冰湖信息的需求.本文基于20世纪70年代的地形图数据和2000年以来的ASTER遥感影像数据,使用GIS手段矢量化朋曲流域20世纪70年代和近期的冰川及冰湖的空间分布,并进行编目.对于获得的空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30年里该区冰川面积减少近9%,冰湖面积则增加了13%,在此基础上比较二者的联系和变化,识别出了24个可能发生溃决的冰湖,这为朋曲流域建立一套冰湖溃决预警系统提供依据;同时,对于研究其他类似地区的冰湖溃决现象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的变暖致使冰湖溃决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高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之对于冰湖溃决的研究也愈发深入,冰湖库容量作为冰湖研究基础参数,对冰湖危险性评价、冰湖溃决洪峰流量以及模拟洪水演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计算冰湖库容的方法主要有实地测量和冰碛湖库容计算公式,由于冰碛湖多位于高山极高山地区,对每个冰湖进行实地测量难以实现,传统冰湖库容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大量冰湖参数与冰湖库容的统计关系,建立冰碛湖库容经验公式,虽然其拟合优度相对较高,但其相关性只能衡量冰碛湖面积和冰碛湖库容在统计规律上的一致性,对于精确计算冰碛湖库容仍有难以完成。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整理、结合实地考察对湖盆形态模拟分析,将典型冰碛湖湖盆分为三段,通过模拟建立数学模型,以冰湖面积为约束条件,抽象成数学中的曲面立体模型,分别计算其形态体积,由此推算出计算冰湖体积的表达式V=0.0717w2l (w-冰碛湖湖宽;l-冰碛湖整体长度),并利用该模型验证了公式的有效精确性,为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碛湖库容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充分利用新疆乌苏市四棵树河流域40多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区域降水、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及洪水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藏地区冰川灾害之一的冰湖溃决洪水,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危害大并经常伴随有泥石流等特点。以西藏年楚河流域的典型危险性冰湖——黄湖及其下游区域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调查,获得了相关的水文气象特性和地形、地貌等特征信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数据和矩形网格,采用二维溃坝洪水演进数值模型,进行了模型的率定和不同溃决模式下的洪水演进模拟。结果表明:上游近溃口河道,不同溃决模式对洪峰流量、洪水最大水深和洪水最大流速影响较大;中下游河道,不同溃决模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上游近溃口河道,小溃口工况的洪峰流量大于大溃口工况的洪峰流量,逐渐溃决工况的洪峰流量小于瞬时溃决工况的洪峰流量;中下游河道,小溃口逐渐溃坝的洪峰流量最大。一旦洪水发生,最大淹没面积约为88.30km2,溃决洪水到达江孜的时间约为33h,江孜处的洪峰流量约为1 777m3/s,大于江孜地区暴雨洪水万年一遇洪峰流量1 000m3/s。根据预测结果做好预警工作,能一定程度上减小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8.
本文充分利用新疆乌苏市四棵树河流域40多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区域降水、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及洪水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通过对军塘湖河典型融雪洪水的个例分析,试图对融雪型洪水的制导因素、形成机理、洪水特性等方面进行探求,以便寻求融雪型洪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通过对军塘湖河典型融雪洪水的个例分析,试图对融雪型洪水的制导因素、形成机理、洪水特性等方面进行探求,以便寻求融雪型洪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通过对军塘湖河典型融雪洪水的个例分析,试图对融雪型洪水的制导因素、形成机理、洪水特性等方面进行探求,以便寻求融雪型洪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尼雅河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8月初,昆仑山北坡诸河相继发生了罕见的特大灾害性洪水,尤其是位于和田地区的尼雅河出现了1969~2005年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649m^3/s,是该河历年第二大洪峰流量的3倍多。经调查、计算与分析,“99.8”洪水属特殊洪水类型,洪水暴涨暴落现象十分突出,同时,分析了此次特大灾害性洪水的发生过程特性及成因。  相似文献   

13.
1991年8月6—9日后清河流域普降暴雨,(以下简称”91.8”暴雨)降雨量大势急,致使流域内孙吴县的辰清乡;清溪乡;西兴乡的春青,腰岭永清,西南屯,卧牛河三屯一队等多处爆发山洪。辰清河发生50年代以来第三位洪水,斗不起河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洪水泛滥,成灾严重。本文对这次暴雨洪水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分析如下,供参考。-.流域概况辰清河为逊别拉河右岸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德都县境内,由卡西村河,常青河,沟浪河,斗不起河等大小十几条河,沟组成。河道长107Km,总落差162m平均坡降1/3000。辰清河流域跨德都,…  相似文献   

14.
刘勇 《科技信息》2007,(24):285-285
1.近年来我区旱灾成因我区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为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三条主要河流所控制,垦区位于中温带干旱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降水稀少,蒸发量旺盛,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3倍左右,属全灌溉农业区。受垦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工程老化等因素影响,垦区内旱灾频繁发生,其成因及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访问、调查和历史文献的考证等方式对陇西县菜子河阳坡河段历史上发生的大洪水的水位、流量、重现期和发生情况进行考察。所得成果,可作为陇西县菜子河设计洪水的补充资料或延长实测系列的重要依据。此外调查资料有助于研究洪水的地区分布规律,印证无资料地区洪水的地理综合成果,以弥补定位观测的不足及考证小面积流域暴雨的重现期。  相似文献   

16.
根据遥感资料解译分析,结合现场实地核查成果,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976~2013年间念青唐古拉山东段的冰湖数量、冰湖面积及冰湖蓄水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但其增长速度表现出时段差异性的典型特征,1976~1988年间增幅最大,1988~2001年间增幅呈现减缓趋势,2001~2013年间增幅又再次出现加速的趋势。从冰湖的具体演变看,有三个变化特点,一种是面积比较小,后续冰舌补给少的冰湖,随着时间的变化,冰湖消失;一种是原始的多个小冰湖扩大合并成一个较大的冰湖;其三,在冰舌周围形成新的湖泊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洛河上游地区是北洛河主要暴雨区域,同时也是北洛河泥沙的主要源区,刘家河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占北洛河流域总面积的27.2%,而年输沙量占北洛河年输沙总量的72.6%;北洛河历年洪峰流量几乎均由上游形成,通过对交口河站1959-2004年间流量大于600 m^3/s的44场洪水统计,交口河所发生的洪水均由刘家河涨水形成,洪峰由刘家河到交口河均成递减型;北洛河流域径流主要来自中游区域,刘家河站至壮头站之间径流量占北洛河总径流的68.5%;通过对北洛河上游地区降雨、径流、泥沙、暴雨及大洪水的分析,提出了大洪水的季节性规律、防汛的重点及防洪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洪水河铁矿位于青海省东昆仑山脉东段布尔汉布达山北坡洪水河中游,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笔者从洪水河铁矿床的矿床特征出发,对其成因以及其找矿标志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冰湖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及西藏、川西和西北地区海拔2500-3000米的山地和高原上的高寒地带,产生在过水路面和傍山路上。冰湖成因:傍山路上有过水路段或者公路上游有泉水,由于冬季凉地层不断加厚,使泉水不能顺利的在地下流走,而从地面上流出。还有的是由于涎流水造成。冰湖发生在冬季和初春,一般在当年的11月份发生到下年的3月份,持续时间五个月左右。冰湖是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中的一大危害。由于水源距离公路的远近不一,水量大小不一,所以冰湖的规模有大有小,对公路的危害程度不同。为了保证公路畅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大量实测洪水数据对乌鲁木齐河洪水的成因、类型、特征及其时空分布变化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乌鲁木齐河的历史洪水及重现期,对不同断面的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有关建议,其成果可用于防洪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