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苗苗 《科学大观园》2014,(23):28-29
<正>昆虫占全部动物种类的75%以上,在构成生态系统的动物中是最多样化的。新的研究发现,昆虫的起源可以上溯到4.8亿年前,此前,有翅昆虫类曾被认为是约3.5亿年前获得翅膀的,而研究小组发现,昆虫在4亿年前就获得了飞翔能力,远远早于其他生物获得飞翔能力的时间。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昆虫中最多样化的完全变态昆虫起源于3.5亿年前,也早于此前一直认为的3亿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最近发表的两项研究发现,人类早在3万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了。人类在美洲居住的最早时间一直富有争议,这两项研究帮助阐明了这一问题,提示美洲的人类历史比之前认为的更悠久。人类抵达美洲标志着人类在地球上的一次主要扩散。传统观点认为,人类在约1.3万年前首次抵达美洲,并与克洛维斯文化(以其独特的石制工具著称)的形成有关。不过,人类迁徙到美洲的模式和时间一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3.
当地时间12月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科研人员重新分析非洲坦桑尼亚北部来托利(Laetoli)的化石足迹发现,在距今约360万年前,有不止一个人族物种曾用双足行走. 来托利的化石足迹有一组足印此前被认为属于现代人早期亲属,最新研究认为有另一组痕迹属于一个未确定的人族物种.这项新发现对直立行走的起源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类艺术才能的起源,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是因为专家们掌握的有关人类早期艺术史方面的资料甚少。但是,一位研究人类起源的美国人类学家宣称,点燃现代人类思想火花的,是在约5万年前源于基因突变产生的“创造性基因”。目前,已知的人类艺术史中最古老的艺术品,当数2002年在南非布隆巴斯山洞中发现的距今77000年的两块红褐色赭石,赭石  相似文献   

5.
早期现代人的出现及演化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关注点。根据可靠的年代数据,早期现代人在东亚的出现时间在4万年前左右。由于多数在东亚发现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的年代不确定,学术界对在东亚地区是否存在距今4—10万年前的具有现代人类解剖特征的早期现代人有争论。本文的研究报道了在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发现的一件11万年前的人类下颌骨和两枚牙齿化石。形态分析显示这件下颌骨已经呈现一些现代人的典型特征,包括较明显的颏三角、联合结节、中央脊、颏前窝、联合部前面弯曲、下颌联合倾角超过90°等,但这些特征的表现程度很弱。另一方面,崇左下颌还具有一些相对原始的特征,包括下颌体比较粗壮及较明显的下横圆枕。与迄今发现的早期现代人相比,崇左下颌比较原始,呈现出原始与进步特征镶嵌特点(mosaic),在形态上似乎代表一种古老型智人与早期现代人之间的过渡类型(transitional type)。崇左下颌骨的年代及形态特点提示早期现代人在东亚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比以往的认识至少要提早6万年。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连续演化。  相似文献   

6.
正在科学家首次发现湖畔南方古猿化石遗迹近25年后,这个沉默的人类祖先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刻。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几乎完整的古人类(包括智人及其灭绝的近亲)的头盖骨。这块化石可追溯至380万年前,揭示了人类尚未见过的南方古猿面孔,这一人种此前主要通过颌骨、牙齿和少量头部以下的骨头而为  相似文献   

7.
海英 《科学大观园》2013,(14):60-61
生活在1.5亿年前的始祖鸟是地球上已知最为古老的鸟类,这一种著名远古动物,将恐龙与鸟类联系在一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专家们第一次借助于复杂的化学分析,完整的揭示了始祖鸟羽毛的秘密。曼彻斯特大学进行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始祖鸟羽毛的颜色与此前认为的截然不同。科学家此前一直认为始祖鸟的羽毛完全呈黑色,  相似文献   

8.
起源与进化鹤科是鸟类中一个古老的科,比人类出现早6000万。冠鹤亚科出现在距今54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由于不能忍受长期的寒冷气候,导致距今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在北方大陆的一个物种灭绝,只有生活在非洲的两种冠鹤幸存下来。  相似文献   

9.
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古人类学家米里亚娜·洛克桑迪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人类祖先的一个新人种被命名为"博多人"(Homo Bodoensis).这个人种生活在大约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的非洲,可能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或有助于解开全球范围内人类谱系的联系问题.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进化人类学》杂志上. 尽管现代人,即智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血统,但其他人种也曾在地球上出现.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约77.4万至12.9万年前(曾经被称为更新世中期,现在更名为Chibanian)的人类化石.先前研究表明,智人在这一时期出现在非洲,而尼安德特人则出现在欧亚大陆.然而,人们对人类进化的这一关键章节的大部分内容仍然知之甚少——古人类学家称之为"中间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您知道地球的历史吗?目前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推测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约在46亿年前诞生,一直到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也就是约180万年前的冰河期时代,才开始有猿人的出现.根据一些化石的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一直到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的全新世,也就是最后一次冰河期开始衰退并趋于结束时,才开始有所谓的社会生活及文明存在,但这些文明似乎都停留在新石器时代.现代人类历史时期的定义是根据五千多年前开始留下的文字符号所保存的使用记录,在此之前的时期则为史前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古人最早是在大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酿制酒精,当时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古人欣喜地发现,水果和蜂蜜经过发酵后产生一种令人感觉陶醉的液体.然而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祖先早在1000万年前便已经对酒精习以为常,其来源可能是森林地面上成熟发酵的浆果.科学家们现在相信,当我们的猿类祖先从树上下到地面并利用双足行走时,便开始捡食地面上发酵的浆果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身体逐渐适应了消化酒精成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国德累斯顿的一项展会上,法医人类学家利用类似警方采用的电脑辅助技术,尝试着重塑人类遗体和几乎完整无缺的祖先颅骨,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法重塑了我们祖先的鲜活面部特征。法医在这些利用化石头骨创作的模型中,重塑了人类进化“家族”中最古老的一些成员——追溯到7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其中包括撒海尔人乍得种,这是生活在大约700万年前的一个人类祖先,当时我们的“人科祖先”刚刚出现在非洲。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一个已消失的、或是全新的人种——"马鹿洞人".1万年前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马鹿洞人有着深色皮肤,看起来既具有某些现代特点,又有一些不寻常的特征.克诺伊博士通过对其头盖骨分析后描述其外貌:"他们长着圆脑壳,有突出的眉脊,厚的颅骨,短而扁平的脸,宽鼻子,突出的颌,缺少像人一样的下巴,大脑为中等大小,具有和现代人看起来类似的脑前叶,但同时顶叶短而原始,还有很大的臼齿." 以马鹿为食熟练用火 一份发表在PLoSONE上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关注.这份报告是我国和澳大利亚考古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几年前,他们开始对我国西南境内发现的被称为"马鹿洞人"的古人类化石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者推测,"马鹿洞人"也许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人种,他们生活在距今1.45万~1.15万年前的东亚大陆,直到1.1万年前冰期结束时才消亡.  相似文献   

14.
爱尔兰大鹿又称为巨鹿、大角鹿,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然而这种巨大的动物却在1万6百年前神秘地灭绝了。 灭绝之谜 在19世纪初期,人们第一次发现了爱尔兰大鹿的残骸。自此人们开始争辩此前是否已有哺乳动物物种灭绝,化石记录中能否发现新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考古学、人类学以及遗传学的证据,现代印度人群被认为起源于3次迁移事件:第一次迁徙源于东非,发生于约6万年前,形成了南亚的土著居民;第二次是约1万年前来自于近东的人群迁徙,多被认为与农业扩张有关;第三次是4千年前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此前对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研究表明,印度人群线粒体DNA可被划分为N和M两个类群,其中前者包括大量特有世系和许多欧洲世系。  相似文献   

16.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演化学研究指出,海绵可能早在8.9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海洋中了.这一结果若最终证实,将代表迄今已知最早的动物躯体化石. 海绵是动物界最原始的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只有细胞分化.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海绵生物的某些分子结构有着5亿年以上的年龄,可见海绵生物是在地球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生物物种之一.现代海绵的遗传学证据也显示,海绵出现于新元古代(10亿~5.41亿年前)早期,但是一直以来,这一时期的海绵躯体化石都无从获取.  相似文献   

17.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科学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家族史。研究发现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都是线状病毒家族成员,它们的祖先拥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600万到2300万年前。科学家指出,这一发现不但有助于研制埃博拉疫苗,也改写了埃博拉的家族史。此外,这项研究加深了科学家对线状病毒的认知。专家们一度认为线状病毒在大约1万年前出现,  相似文献   

18.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10,(10):50-51
几年前,美国和希腊的一个考古学家小组到希腊克利特岛的一处峡谷考察,想要找到约1.1万年前在周围海域航海的人们使用过的石器。在寻找过程中,普罗维登斯学院的考古学家托马斯·斯特拉瑟和他的队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13厘米长的手斧。这个简单粗糙的工具是用当地一块石英鹅卵石制成的,类似非洲和欧洲大陆发现的约17.5万年前人类祖先使用的手斧。这种石制工具技术已流传百万年,古人用这些石制工具砸碎骨头,切割肉块。克利特岛被几个海包围了大约500万年。这一手斧的发现暗示,现代人之外的早期人类跨越地中海的时间比我们预期的提前了10万年。  相似文献   

19.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16):48-50
1974年,平凉市泾川县景明乡的一位干部发现了一个人类头盖骨化石,后将其送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后,专家初步断定其是3万-5万年前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个体,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属晚期智人,该化石被命名为“泾川人”。  相似文献   

20.
南非高等教育和科学创新部长恩齐曼迪日前在开普敦通报称,南非医学科研团队日前研究发现,感染新冠肺炎变异病毒的患者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使得他们免受新冠肺炎及其变异病毒的再次侵袭. 该研究由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研究创新和测序平台领导的科研团队完成,该团队于去年发现了序号为501Y.V2的新冠肺炎变异病毒.研究证实,该变异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播力,但不会引起更严重的症状.随后,南非政府向该科研团队提供了2500万兰特(约合人民币1250万元)资金,以对变异病毒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