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神经网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对评价指标进行描述,由隶属函数的端点值和中间值组成学习样本模式,举例讨论了神经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与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相对隶属度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对区间数多指标决策问题 ,基于模糊集下论给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相对隶属度法 ,首先 ,构造优等与劣等方案 ,借助每一方案与优、劣等方案的综合加权距离求得每个方案相于优等方案的隶属度 ,再按隶属度的大小进行决策 ,该方法克服了以往研究此类问题时所遇到的区间数难以排序的困难。通过分析表明相对隶属度法的择优与排序能力要比传统的逼近理想解法强。最后 ,给出算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梯形隶属函数的区间数模糊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区间数表征事物特征更符合科学的严谨性,模糊理论在研究和解决模糊性问题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经典模糊理论和已有区间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聚类的思想把隶属函数的研究在区间数上作了拓展,以梯形隶属函数为例,构建了隶属函数值,并对隶属函数值也是区间数这更一般形式模糊聚类的原理作了研究.事实上公路网综合水平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清晰的,是一个模糊系统,根据公路网的现状及可比较的原则,将构建的基于区间数的梯形隶属函数用于公路网综合水平评价,结果表明了评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组合赋权的网络可生存性模糊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的有效评估问题,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赋权及综合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机制关联的网络可生存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从可生存性的4个重要属性角度构建了层次化的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赋权方法,由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粗糙熵方法计算客观权重,并给出了关联权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构建离差最小化目标优化函数将3种权重联合得到组合权重,建立了基于隶属云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将隶属云替代原来的确定性隶属度函数。仿真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可对网络系统可生存性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一种雷达系统效能的评估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以模糊数学为工具对雷达系统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确定了一套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估模型,以隶属度定量地给出了系统效能值,并以AN/FPS-16及AN/FPQ—13为例进行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6.
短轮伐林地土壤肥力的数值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雷州半岛短轮伐桉树林地砖红壤的各肥力因子进行系统的数值化处理,通过隶属度函数模型和偏相关分析,确定了林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隶属度值及其权重,根据加乘法则,对雷州半岛短轮伐期桉树砖红壤的综合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雷州半岛林地砖红壤其土壤综合肥力水平并不高,绝大部分土壤属于较低或极低水平,与实际土壤生产水平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伦理价值视角分析了核工程决策的伦理诉求,从安全、责任、公正等维度构建核伦理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集与层次分析法方法,提出决策伦理价值的隶属度量化方法,建立核工程决策伦理的综合价值隶属度模型,为核电工程决策伦理价值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阜新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中。将阜新市区的土地按利用方式划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用地和绿化用地,选取16种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并对其进行量化分级,构建了多层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和计算隶属度值,构成了隶属度矩阵并导入GIS数据库,从而使模糊评价法与GIS相互关联,实现了二者在相关评价数据上的过渡。运用AHP法确定了各层因子的权向量,结合隶属度矩阵综合评价后形成单一用地方式专题图,再将4张不同用地方式专题图在MapInfo中叠加,构成土地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整体上适中,中部偏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偏低,东部相对较高。评价结果为阜新市区建设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备件品种量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备件品种的量化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型中评价因素集,并给出了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对评价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界定,给出了确定其隶属度的方法,并给出了综合评价的计算公式,最后又对本方法的使用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电网规划决策中不确定性及模糊性问题, 将情景分析法与区间隶属度相结合, 提出一种新的输电网规划决策方法. 根据电网规划特点, 选取影响规划场景发生的5个关键事件, 依次求取其初始概率、模拟概率, 并由此推算出情景概率. 针对情景分析法在应用中难以准确量化及场景过多问题, 定义综合考虑情景概率及影响程度的评价因子指标实现对典型场景的筛选. 决策过程中, 采用基于梯形隶属函数的区间数模糊决策方法求取方案隶属度, 克服了规划指标难以精确计算问题. 并根据最大隶属度进行方案排序, 最终求得各方案优劣比较结果. 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AnAnalysisofReliabilityandCompetitivenessofaCorporationinChina¥FANJin(YangzhouUniversity,Yangrhou225009,China)ZHANGJiewei(Dal...  相似文献   

12.
某速射火炮身管系统传热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海  徐诚  陆昌龙  李峰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9):4407-4410
热烧蚀磨损是决定速射火炮身管寿命的关键因素。以某采用外液冷方式的速射火炮身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身管、冷却液和水套的流固耦合传热模型,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速射火炮的射频是决定身管内膛尖峰温度的极为重要的因素。(2)对于速射火炮,外液冷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身管外壁的温度,但对于身管内膛温度的降低和寿命的提高作用有限。合理选择流速可以达到冷却效率与动力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13.
含看跌期权的股权回购方式在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股权回购的浪潮,关于股权回购的动因、市场反应,国内外有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而股权回购中的具体方式上的金融创新,尤其国内特殊环境下的国有资本退出、不良贷款处置、中小企业融资颁域内的股权回购金融创新,尚未见有文献研究。针对中国实际协议回购中出现的含特殊看跌期权的股权回购,它所含期权相对标准美式期权有两个特点:有效期的起始时间不是现在而是未来某一时刻,执行价格不是常量而随时间变化。建立其计算模型,分析它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研究它对融资双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编制数值计算程序,计算一个实际算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开发计算机技术的能力。然而,作为计算机枝术渗入国民经济的尖兵,计算机专用实时系统长时期来是以型号任务为背景,单打一地通过手工方式研制的。针对这种落后状况,本文运用结构化的模块程序设计方法,首次提出母系统-子系统框架,把花样翻新的专用实时系统科学地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以设备管理作为示范,概述专用实时系统的共性与母系统的结构,其他构件将由另文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5.
终极控制人代理、两权分离模式与控制权私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终极控制人代理框架下,研究了三种不同控制机制的控制权私利水平与行为特征.结果表明:1)控制人私利水平与两权分离度正相关,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负相关,与股东权利法律保护程度负相关;2)双重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私利水平随着优先股投票权倍数的增大以边际递减的速度增加,通常选择10倍投票权的优先股设置模式;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私利水平随金字塔层级增加以边际递减的速度增大,通常选择3层左右的控制链层级模式;交叉持股结构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私利水平随集团内控制的公司数量增加而增大,倾向于创建庞大的"企业帝国";3)数值模拟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私利水平在6%~8%之间.  相似文献   

16.
混合式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构建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用于温室气体(GHG,green house gas)减排影响研究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主要建模思路,是在一个模型中同时融合自底向上的部门分析与自顶向下的宏观分析,构建混合模型.其中的难点是如何在一个模型里能够将2种思路协调一致.较详细地介绍构建混合模型的3种主流方法:1)在完整的自底向上的能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块;2)在一个自顶向下的宏观经济模型之内,对能源生产部门采用自底向上的技术描述;3)将2种思路的模型使用几个变量联接起来构建混合模型,每个模型独自运转.通过这3种思路的对比分析,认为遵循第3种思路构建的混合模型应用范围更广泛,能够用于分析复杂的能源系统问题,例如GHG减排的影响及能源系统发展战略选择等.  相似文献   

17.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我国企业经营风险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选择入股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运用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发现,当企业经营风险增大时会更倾向于入股金融机构,而入股金融机构则会降低未来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个体融资约束较大、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落后的企业中,经营风险对入股金融机构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当企业入股金融机构后,整体融资约束程度得到了改善,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少受到自身的融资成本高企和地区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的影响,其经营风险也得到了下降。  相似文献   

18.
Business networks are formed by organisations with common interests. Inter-firm relations can bring to the companies involved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es: stimulating the division and shar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This union between companies seems to be an appropriate alternative to promote the organisation's effectiveness. Considering the relevance of inter-organisation networks, their consolidation and the need to understand their essence as a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tudy is a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networks and their proliferation. Us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lassic authors,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references. It also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networks and their importance, from a system's perspective.The systemic analysis emphasizes a holistic interpretation, considers the environment,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parts and the business inter-organisation actions. More than a theory, the systemic view can be understood as a model of empirical analysis, used to better understand complex phenomena. Considering inter-organisational relations, the systemic approach consists of the mechanism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business networks, their interface,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ir role in g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result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an bring a rich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networks for companies that participate in this initiative.Flávia was sponsored in her Ph.D by CAPES, a Foundation subordinated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Brazil.  相似文献   

19.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对系统思想的发展与深化,填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之间的鸿沟,是二十世纪科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成果,并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作为具备普遍方法论意义的理论,为高校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导,探讨高校和谐文化构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鱼雷发射过程控制序列的Petri网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浩  胡宗武  杨赪石  黎佑铭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8):1064-1066,1068
以某鱼雷发射过程的控制序列作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在非完全离散系统基础上建立Petri网结构集的离散化方法;针对该鱼雷发射过程的控制序列建立了Petri网,得到了可达树形式的仿真运行结果,并对发射成功的随机性进行了探讨。本文还对Petri网在类似非完全离散系统中的应用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