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印刷电路板(PCB)走线视觉检测系统中,待测图像好的预处理效果是整个系统性能优秀的前提,而它的速度又是决定系统能否达到实时检测的关键因素.介绍了一种PCB走线质量检测的预处理方法,它包括对PCB待测图像的二值化和去噪两个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二值化阈值,并有效地消除噪声,处理速度也较快.  相似文献   

2.
朱黎 《科技咨询导报》2011,(16):11-11,198
本文介绍了用自动光学系统检测PCB板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AOI系统的功能,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自动检测来确定PCB板的质量,从而避免传统人工方式的繁琐,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微芯片电泳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microchip electrophoresis-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 ME-C4D)电极存在检测信号信噪比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的ME-C4D电极。通过与相同结构的单层PCB电极对比实验发现,多层PCB电极的噪声最大电平降低至5.5 mV、信噪比提升1倍,且检测信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实验对多层PCB电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使检测系统对K+、Na+、Li+3种离子混合溶液的检测限和离子浓度分辨能力达到0.050 mmol/L,且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可重复性。实验证明,采用多层PCB电极,不仅改善了ME-C4D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和离子浓度分辨率,同时扩大了系统的最佳离子浓度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4.
电子封装不断朝微型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印刷电路板(PCB)焊点检测方法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光学检测(AOI)系统可对PCB焊点进行统一、可靠的快速检查,其检测速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比较了单线程和多线程技术在AOI中程序运行的时间,实验表明,多线程技术的运用能使印刷电路板(PCB)的检测速度得...  相似文献   

5.
印刷电路板(PCB)缺陷检测是电子工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PCB电路密集复杂,缺陷非常小,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漏检率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融合YOLOv3和VGG19神经网络的双网络小目标检测方法,实现对PCB缺陷的高质量检测.将PCB缺陷数据集输入YOLOv3和VGG19网络进行训练,生成缺陷检测模型M1...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PCB的孔位信息在线检测,依据机器学习理论中机械学习法模型,抽象出整个图像检测过程中的要素,建立了对应的自动光学检测的学习模型.针对工件定位时初始位置的微小错位可能导致的自动检测意外中止,开发了三类专门的图像检测算法,减少了自动检测出错几率.在BolandC++环境下,开发设计了相关学习类,并按照设计的检测学习过程流程和检测执行过程流程,开发了对应的检测软件,实现了PCB孔位信息的流水线自动化全检.该研究结果大幅度提高了PCB板检测效率,有助于改善其制造品质,对于PCB其他瑕疵检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自动光学检测技术(AOI)在PCB板检测中存在的图像拼接严重错位、系统响应速度慢、拼接精度差等问题,对PCB图像拼接算法进行了改进研究.首先,提出整行缩小以及以行图像为配准图像的方式进行图像拼接;其次,在传统PCB图像拼接算法上引入surf配准,采用图像金字塔尺度空间的方法,确定拼接图像间的对应特征点,选取最近邻次近邻的配准方式进行特征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拼接算法,生成图像的数据量相对较少、速度较快,误差不会累积传递,消除了错位偏差,并解决了因光照不均而造成拼接缝隙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拼接的精度和速度,为AOI系统后续准确识别PCB板缺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PCB图像检测中阈值化分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目前常用的阈值选取方法对PCB图像进行了分割,并且利用最终测量精度对3种分割结果进行了评判.对PCB检测这种比较注重特征值测量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能比较好的确定阈值的思路,并且做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设计了用于PCB电镀电流检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该监控系统以NRF9E5单片机为无线传感器节点核心,运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检测电路的设计,实现了无线传感器节点与计算机的无线通信.  相似文献   

10.
刘金修  杨世武 《科技信息》2007,(31):626-627
本文介绍了某铁路电源屏模块所用PCB板的检测系统。通过采用多线程技术,做到了整个检测过程的自动进行和测试结果的自动保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系统上层软件部分采用Borland C Builder 6.0进行设计,具有友好的使用界面和人性化的操作提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模板匹配法在待测PCB图像中建立坐标系,采用基于边缘灰度幅度的轮辐法检测定位圆,由幅度排序相关搜索算法检测出最佳圆;提出PCB板角度定位的3种算法,比较了不同算法在检测精度、速度和稳定性上的差异,实证了轮辐法可实现PCB板的精确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通过比较参考图像与被测图像的特征样式来检测印刷电路板(PCB)瑕疵的自动光学检测(AOI)算法.通过连通分量分析等数字图像处理表面形态学的基本方法,提取出参考图像的连通分量,即参考图像的特征样式.提出了一种连通分量影响区域的概念,用于提取出被测图像中与参考图像特征样式对应的特征样式.通过比对被测图像与参考图像的特征样式,实现断路、短路、局部短路,电路漏印、针孔、缺孔、脱孔等典型PCB瑕疵的快速辨识和检出.结果表明:该算法不需要将参考图像与被测图像进行严格的对准,允许图像有一定量的变形,能够应用于各种PCB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PCB的孔位信息在线检测,依据机器学习理论中机械学习法模型,抽象出整个图像检测过程中的要素,建立了对应的自动光学检测的学习模型。针对工件定位时初始位置的微小错位可能导致的自动检测意外中止,开发了三类专门的图像检测算法,减少了自动检测出错几率。在BolandC++环境下,开发设计了相关学习类,并按照设计的检测学习过程流程和检测执行过程流程,开发了对应的检测软件,实现了PCB孔位信息的流水线自动化全检。该研究结果大幅度提高了PCB板检测效率,有助于改善其制造品质,对于PCB其他瑕疵检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对高速电子系统而言,成功的PCB设计是解决系统EMC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满足EMC标准的要求,高速PCB设计正面临新的挑战.在高速PCB设计中,设计者需要纠正或放弃一些传统PCB设计思想与做法.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近年来高速PCB设计技术的一些研究成果,探讨了目前高速PCB设计中的若干误区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2017)和《水质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15—2014)中对氯联苯的检测要求,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中20种多氯联苯(PCB28,PCB52,PCB101,PCB81,PCB77,PCB123,PCB118,PCB114,PCB138,PCB105,PCB153,PCB126,PCB167,PCB156,PCB157,PCB180,PCB169,PCB189,PCB194,PCB206)的方法。将20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1.4~2.2 ng/L,测定下限为5.6~8.8 ng/L。在低、中、高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7%~107%,83.1%~109%,80.7%~11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7%~8.79%,2.21%~6.49%,1.61%~4.91%。研究表明:测定方法不仅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且适用于大批量水中多氯联苯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PCB图像锡面堵孔缺陷进行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量统计的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出单个连通域内部孔洞的对称量来判断连通域内部孔洞是否趋于圆形,当对称量达到一定阈值则说明在当前连通域位置下连通域内部孔洞趋于圆形,进而说明PCB锡环完好,没有出现锡面堵孔缺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准确有效地检测PCB图像单个连通域内部孔洞对称量特征,最后标记缺陷位置并输出堵孔区域的中心坐标,可应用于PCB锡面堵孔缺陷的识别.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参考法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进行检测时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对PCB图像的精确定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曲线的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将采集到的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利用减影法将待测区域与背景分离并得到不含背景信息的目标图像后,利用Radon变换提取相关投影曲线.通过曲线相似性判断及投影坐标比较得到图像偏差量并加以校正.从仿真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验计算简单、误差微小、计算精度要求低、具有普遍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以太湖底泥为介质构建反应微环境,考察了商业产品Aroclor系列中9种常见多氯联苯单体(二氯联苯PCB5和PCB12、四氯联苯PCB64和PCB71、类二噁英五氯联苯PCB105和PCB114、六氯联苯PCB149和PCB153、七氯联苯PCB170)在24周时间内的脱氯降解情况.结果显示:太湖底泥中的天然微生物具备降解多氯联苯的能力,9种添加的母体多氯联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氯现象,泥浆中多氯联苯总浓度由(49.56±0.38)mg/kg降至(42.19±0.14)mg/kg;脱氯方式以对位脱氯和间位脱氯为主,检测到的主要脱氯产物包括PCB1,PCB2,PCB25,PCB32,PCB47,PCB49,PCB52,PCB66,PCB90,PCB99,PCB101和PCB102;在24周内,微环境体系总二噁英毒性当量(TEQs)从(297±2)pg/g降至(21±5)pg/g,降幅达92.9%,显示出良好的环境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国家电网安全运行和有效的安全维护,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雷击检测并采取必要防雷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普通的PCB罗氏线圈容易受电磁干扰和安装工艺影响而降低测量精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C型多层的PCB罗氏线圈作为雷击电流检测传感器。以MSP430处理器为核心,完成了整个电路系统设计和实际装置的研发。在分析了电磁干扰和安装工艺影响基础上,增加了抗干扰措施,有效降低了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最大检测误差为4. 0%,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该系统雷击电流波形和幅值对输电线路进行差异化防雷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而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0.
物理法PCB制作工艺凭借其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比如德国LPKF快速PCB制作系统,该系统速度快、精度高、无环保问题。然而其操作过程较复杂,涉及的工艺范围较广,该文主要依托德国LPKF快速PCB制作系统的软硬件条件介绍物理法PCB制作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