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合分析了气浮净水系统中原水不同流态和气泡尺寸对废水中污粒上升时间和净水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分离池液体流态对挟气污粒混和体的浮速影响很大,层流浮速较紊流小很多,因此液体紊动有利提高净水工效.在一定程度上,气泡直径较大时,由于其浮速比较小直径气泡的浮速大,获气不足的污粒在混合室的历经时间内可获得更多的气体量,故不能简单地认为气泡尺寸越小净水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气浮法净水的基本原理.初步探讨了微气泡尺寸和溶气率对气浮法净水效率的影响。研究了减压释放器对气浮的作用.举例阐明了应用气浮法除藻和净化低温低浊水的效果.鉴于试验时间较短,所得结论是初步的.仅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软土地区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依托上海机场联络线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案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盾构姿态变化对管片上浮的影响,揭示了管片上浮量与施工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考虑多因素的管片上浮非线性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管片上浮主要可分为脱出盾尾前初始偏差及变形、快速上浮(盾尾5环)、缓慢上浮(盾尾5-15环)和沉降等4个阶段;盾构姿态、管片姿态与超挖是影响管片上浮特性的重要因素;管片上浮量与平均推力、盾构仰角、平均推进速度呈正相关,与上下盾尾间隙差呈负相关,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式可以综合考虑多因素较好地预测管片上浮量。本文相关研究可为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上浮预测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气浮技术作为高效清洁的除油工艺,常用于密度相近的液-液两相流或水中悬浮颗粒的分离。作为微气泡的产生及微气泡与油滴等悬浮物质黏附的场所,气浮池接触区水利流动状态下的微气泡粒径及气含率分布对除油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实验表明,溶气压力0.34 MPa时微气泡尺寸更小;双释放头能显著提高气含率;接触区宽度较小时,湍动作用加强微气泡聚并严重;表面活性剂浓度能降低表面张力,有效抑制微气泡聚并;最佳浓度为0.5 mg/L时,平均尺寸维持在65~70μm。  相似文献   

5.
气含率及气泡直径会直接影响流化床内的反应进程及传质效率,为更好地认识局部流动结构,径向气含率及气泡直径分布成为重点研究内容,特别是径向气含率预测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平均气含率预测模型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对不同实验体系的应用会表现出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电导探针测量法与流体仿真技术,以直径为100 mm和高度为1.5 m的气液固流化床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在气相表观速度为0.014~0.283 m/s、液相表观速度为0.007~0.028 m/s、液相黏度为1~40 mPa·s、液相表面张力为0.053~0.072 N/m及固相体积分数为0~30%条件下径向气含率及气泡直径分布特征.结合本实验系统及相关研究数据,提出一种适用于气液固系统的平均气含率预测模型.基于此预测模型,进一步考虑气相表观速度及表面张力对径向气含率分布的影响,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气液两相体系的径向气含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两相及三相体系平均气含率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气液相表观速度、液相物性、固相物性及管径对平均气含率的影响,相比现有经典平均气含率预测模型,拓宽了适用范围并提高预测精度,其平均绝对百分比...  相似文献   

6.
构建油品泄漏扩散过程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研究地面粗糙度、泄漏口直径、泄漏速度和油品物性等因素对液池面积的影响;并根据液池扩展理论结合模拟结果拟合得到计算液池面积的经验关联式,可用来预估不同泄漏情况下液池的面积。结果表明液池面积随时间呈线性增加,随地面粗糙高度增大而减小,随泄漏速度、泄漏口直径增大而增大;地面粗糙常数、油品的密度和黏度对液池面积的影响较小。该研究结果可望为确定泄漏事故的影响范围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加压溶气气浮技术是污水除油中常用的高效工艺,气泡的大小和分布对除油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相群平衡模型,对溶气气浮器内两相流动及气泡聚并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实验研究加以验证,建立了气浮器接触区模型,研究了气泡聚并及气含率分布规律,分析了释放头不同气液比和接触区高度对气含率分布和气泡聚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区气含率随气液比增大而升高,随接触区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会发生聚并使得气泡变大,稳定性变差,同时加快上浮速度,会影响接触区的气含率分布。通过微观模拟发现大粒径微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聚并,小粒径微气泡则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变形和聚并。研究结果为溶气气浮气液比的选择和浮选过程气含率和气泡分布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柴油机预热混合燃烧用大角度锥形喷油器的喷射速度和油粒直径特性,采用多普勒激光速与风向测定法(LDA)及多普勒状态风速与风向测定法(PDA),进行稳态与非稳态试验,稳态时进行了三种不同的喷射压力试验,非稳态时进行了频率为20.7Hz,每循环喷油量10.3mg及25.6mg的试验,获得了大角度锥形喷油器的喷射速度与油粒直径及油粒平均直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考虑了接收孔径滤波作用和实际湍流场速度起伏对到达角起伏谱测量的影响,理论分析得到了均匀光路情况下到达角起伏谱的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当接收孔径较小时,到达角起伏谱的高频端和低频端形状都有较大的衰减,而接收孔径大时,到达角起伏谱的高频端和低频端衰减较小;当速度起伏小时,到达角起伏谱高频端衰减快,反之,当速度起伏不大时,到达角起伏谱高频端衰减慢。利用湍流池模拟实验,让准直激光束通过湍流池,当改变接收孔径的大小时,测量到到达角起伏谱的变化;实验中,准直激光束的直径为0.1m,选取的接收孔径直径分别为0.1m,0.03m和0.01m,实验数据较好地验证了接收孔径大小对到达角起伏谱测量影响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0.
溶气气浮法是在待处理的水中通入大量密集的微细气泡,使其与杂质、絮粒互相粘附形成整体比重小于水的浮体,从而依靠浮力上至水面,以完成固、液,液、液分离的净水方法。介绍了溶气系统的回流比和需气量具体确定方法,工程实例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气浮设备溶气效率高,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1.
翼挂副油箱对颤振特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翼下面加挂副油箱可增加飞机的航程和续航时间;但会导致机翼弯扭频率降低,致使机翼颤振临界速度下降。以某型运输机翼加挂副油箱为例,设计制造了缩比颤振模型;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理论数值分析和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副油箱油量和悬挂系统刚度的变化对颤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加挂副油箱后机翼颤振速度明显下降,副油箱在25%燃油时颤振速度达到最低;而改变悬挂系统刚度对颤振速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肖兰 《科技信息》2013,(19):409-410
在浮顶储罐火灾事故中,一、二次密封层间的可燃气体浓度过高是导致雷击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浮顶储罐一、二次密封层间可燃气体监测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使用无线网络技术进行可燃气体监测的方案,解决了浮顶储罐密封层气体监测的难题,为浮顶储罐安全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含油污水气浮旋流耦合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含油污水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应用了气浮理论.利用气液混合泵边吸水边吸气,在泵内含油污水和空气在一定的压力下均匀混合,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然后泵入旋流器内进行分离。研究了加入气泡对压力降和入口流量的关系、分流比和压力降的关系、含油浓度和分离效率的关系、气泡量和分离效率的关系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的充气量范围内(标况下体积比4%~5%),微细气泡的存在能够明显提高油水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约20%)。  相似文献   

14.
臧小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F0002-F0002,259
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储配站的具体情况,提出了3种天然气球罐置换方案(惰性气体置换法、水置换法、燃气直接置换法),经过方案比较,认为天然气直接置换较为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5.
橡胶垫基础隔震浮顶储罐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浮顶参与地震响应的角度出发,采用Nagarajaiah模型模拟铅芯橡胶支座(LRB)的力-变形非线性行为,研究了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储罐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地震烈度、高径比以及场地条件对立式钢制浮顶储罐隔震与非隔震状态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不同工况下,隔震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储罐的倾覆力矩,减少基底剪力,满足结构控制。但对波高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合理优化高径比,选择场地,可以得到理想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6.
储油罐发生纵向倾斜时罐容表的重新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郜欣春  王申重 《河南科学》2011,29(3):354-356
由于地下储油罐存放一段时候后油罐会发生纵向倾斜,会造成罐容表与变位前不一致,需要重新标定.针对两端为平头的椭圆柱形储油罐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得到变位后油位高度与罐内油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型浮选槽和3连圆底烧瓶浸出实验的基础上,在实验型空气搅拌浸出槽中进行了用SO_2浸出东湘桥地区氧化锰矿石2kg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与小型实验相符的实验结果。Mn、Co、Ni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4.80%、89.70%和81.50%。尾气中SO_2浓度可以降低到0.01%以下,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10 000 m3的立式内浮顶储罐在成品油站场中数量最多,为研究汽油泄漏扩散行为,考虑相邻罐之间的影响,通过FLACS软件,按照标准建立罐区三维模型,基于pool模块,分别讨论液池和可燃气云在不同泄漏速率、温度、风速影响下的扩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双罐区的液池和气云扩散主要受相邻储罐的阻挡而绕流扩散,随后与单罐区一样,受到防火堤的约束;根据在30 s形成的液池面积大小及可燃气体扩散最远距离来评价汽油泄漏后的灾害严重程度,发现泄漏速率越大、风速较小且稳定时,液池及可燃气云扩散速度越快,危险程度越高,而温度对液池扩展及气云扩散影响较小;结合监测点的实时气体浓度信息及GB 50493——2019相关规定,建议罐区可燃气体探测器设置在泄漏源附近,高度设置为0.3 m。  相似文献   

19.
坦克发动机道路模拟测试平台采用冗余构件多分支并联运动系统结构形式,满足了大负载、高灵活度、运动复杂的实际要求.鉴于系统结构形式的特殊性,论文采用结合个体定向漂移技术的基于邻域函数的尺度参数自寻优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对此并联运动系统进行六维轨迹寻优解算,阐述了自寻优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并将系统六维轨迹解算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实践中得到成功验证.该方法将模拟退火的串行搜索机制与邻域函数混沌选择的并行处理机制进行了恰当结合,使算法不仅具有模拟退火算法的计算及存储量小、处理简单、寻优准确等优点,而且具有混沌选择遍历性和全局优化特性的优点.通过个体定向漂移技术提高了搜索效率,改善了邻域函数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