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太谷核不育小麦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在对它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等各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核不育小麦与“中国春”ph突变体杂交的方法,选育带ph突变基因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并以蓝粒小麦为供体,利用电离辐射方法对核不育小麦籽粒附加标记性状进行了初步探索,统计了携带Tal基因的4D染色体和控制篮胚乳性状的4E染色体在双单体情况下通过雌配子的传递频率。同时对蓝粒小麦、太谷核不育小麦、“中国春”ph突变体及杂交各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不育性的原因以及在诱发染色体易位进行基因转移的过程中,利用ph突变体和电离辐射两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提莫菲维小麦、硬粒小麦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杂交当代结实率分别为1.4%和3.57%。杂种植株形态为两亲的中型型。以提莫菲维小麦为母本的杂种F_1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构型为0.20Ⅲ+9.11Ⅱ+9.10Ⅰ,以硬粒小麦为母本的杂种F_1减数分裂中期1染色体配对构型为0.15Ⅲ+6.87Ⅱ+13.78Ⅰ配对染色体主要是长穗偃麦草(4x)的同亲配对,并推测四倍体长穗偃麦草具促进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或抑制小麦pH基因作用的特殊遗传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可将小麦远缘种、属的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使后者获得远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方法:由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AABBDDEE)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获得八个具有偃麦草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对其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分析八个品系与亲本回交F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有的品系染色体配对不正常,单价体频率较高;有的品系存在大量多价体.通过C-分带检测,98-4、20-5、20-6-2三个品系带型正常,20-3为3E代换系,、20-8、20-9、20-10、20-13分别为T3EL.3BL、T7EL.2AL、T4EL.5BL、T3BL.3AL.结论:(1)ABD与E组有部分同源关系,可以进行同源联会.(2)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杂种后代变异类型丰富,有可能出现代换系、异附加系和易位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可将小麦远缘种、属的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使后者获得远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方法:由八倍体小黑麦Triticale(AABBDDRR)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获得四个具有黑麦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对其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分析四个品系与亲本回交F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有的品系染色体配对不正常,单价体频率较高;有的品系存在大量多价体.通过C-分带检测,克丰6号带型正常,2899×91B 569(Salum)、宁农775、01- 140为T1RS.1BS普通小麦1B与黑麦1R的易位系.结论:(1)ABD与R组有部分同源关系,可以进行同源联会.(2)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杂种后代出现变异,可能出现易位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从普通小麦的近缘种、属转移优良基因已被证明是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通过创制异源代换系引入外源优良基因,采用六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对F5代6个株系进行了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9-1、9-2、9-5、9-6,4个株系染色体数目为42条,9-4、9-8两个株系染色体数目为41条.且经C-分带鉴定株系9-2和9-8为D/E代换系.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人民麦”ד天蓝偃麦草”F_0成熟胚、F_1幼穗及“珂珂瑞特”ד天蓝偃麦草”F_1幼穗为外植体。在Ms+2mg/2、4—D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再生植株。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频率最高为78.9%,实体显微镜及电镜观察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表面存在许多胚状体,植株再生方式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再生频率最高为100%。胚性愈伤组织经13个月的继代培养仍具有再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1cm左右的幼穗为较合适的外值体。2mg/l2.4—D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发现一种特殊分化现象。即小花结构的分化。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1BS染色体上带有T.Spelta小麦R f3恢复基因的普通小麦1031与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通过杂交F1代的育性观察,结果表明普通小麦1031能保持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的不育性,同时染色体C—分带显示普通小麦1031是属于非1B/1R型保持系.这是一个新发现,扩大了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保持系极少的资源,为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在北方春麦区利用,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_3”×硬粒小麦“人民麦”杂种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2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再生植株。胚性愈伤组织经17个月的继代培养再生植株的频率仍高达95.6%。利用实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表面结构。研究了植株再生方式及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变异,对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及其与愈伤组织再生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该项研究考查了39个冬小麦(Triticam aestivum L)基因型组织培养应用的可能性。组织培养材料是12日龄未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发在每升含有1.0mg2.4—D的改性Mwrashige和Skooge培养基上进行,在每升含有0.5mg2.4—D的同一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然后转移到2.4—D含量0.1毫克/升培养基上诱发茎,在不含2.4—D培养基上形成整株小麦。本研究对小麦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愈伤再生体形成、(继代培养以及对分培的反应和再生植株的能力几方面的变异性作了观察。在4次分培(90—125)后,有18种基因型具有再生能力。240天后有五种基因型的培养材料仍保持全能性。420天后ND7532和Roughrider的组织培养物仍具全能性。选系ND7532,愈伤体诱导,愈伤再生体形成百分率、离体培养下的生长速度和具有全能性的愈伤组织的比率,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如果选用适当的基因型材料,是肯定能够由未成熟种胚组织诱导出来小麦植株的。本研究的结果,由愈伤组织再生出532株,其中510株结实。看来栽培小麦对组织培养中的反应因材料的基因型而异,因而适于用做组织培养的好品系是可以鉴选出来的。由禾谷类作物体细胞和性细胞形成植株的技术,为作物改良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目前,主要禾谷类作物的细胞培养,已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些禾谷类作物包括玉米、燕麦、珍珠粟、高粱、水稻、大麦和小麦。尽管如此,从体细胞愈伤体(Calli)形成大量的期望再生植株是困雄的,只在玉米和燕麦上有过报导。由作物组织培养形成大量再生植株,是作物改良运用的前提。植株细胞可在体外培养,且其再生株可育,这是禾谷类作物细胞水平上选种是否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六倍体小麦(2n=6×7=42)的许多组织能迅速形成愈伤组织,但其茎分化率低,据最近报导,由未成熟种胚培养再生植株成功,并观察在被试小麦栽培种中,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有差异。我们相信,既然观察到在组织培养或原生质体培养中有种内变异的存在,只要对大量的基因型进行试验一定能鉴定选出适于用作组织培养的小麦栽培品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冬小麦基因型对离体培养的各种反应及由愈伤组织诱发、培养和再生为植株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斯大林在其执政期间曾经对苏联科学界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导致大批科学家无辜蒙难,但是恰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苏联科学在这个年代取得了一大批辉煌的成就,因而也就产生了所谓的“科热伏尼科夫佯谬”,笔者将通过对科热伏尼科夫问题作出解答来解释这个特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美国《中学物理教程》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该教材的特点,为我国编写适合大多数中学生学习的高质量物理教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引入Beta函数,在更弱的条件下,给出了第一积分中值定理“中间点”的渐近值,其结果非常完美,作为本文的结论在相当大幅度上推广和概括了文[2~7]中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跳传技术在比赛中多方面的实际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跳传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引入Beta函数,用统一的方法继续探讨了第二积分中值定理“中间点”的一些渐近性质,得出一系列新结论,作为本文的结论在相当大幅度上推广和概括了文(1-6)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要介绍《飞向宇宙》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课件的制作过程,经了多媒体课件的通用制作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多媒体CAI课件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加速了教学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数字城市"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数学地球”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建设“数字地球”从何突破的初步设想-建设“数字城市”。主要论述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内容,同时,对“数字城市”的建设途径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假日经济"下旅游业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假日经济出现以来,旅游业逐渐成为推动假日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即从假日经济下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其解决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多媒体技术及试题库系统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小型考试系统”的相关问题.全文重点论述了“小型考试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并结合数据库开发技术及网络应用技术对“小型考试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晶种水化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工合成C/S=1.0的C-S-H作为晶种,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对水泥水化程度的影响及对水泥石的增强作用。得出了晶种最佳掺量范围。通过晶体生热力学分析,探讨了加入晶种后水泥水化加速的原因,从而从理论上解释了晶种促进水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